垛子屋“十大碗”饮誉八方

标签:
守望乡愁 |
分类: 天地之间 |

童市镇月坳村是一个偏远小山村,常居人口七百人左右,这里环境优美,空气清新,山青水秀,有世外桃源之称。大山深处有一片开阔地,一幢距今140年历史的清代古建筑雄踞于开阔地中央,青砖黛瓦,画栋雕梁。说起这幢古宅,上了年纪的人总是眉飞色舞。古宅大名“垛子屋”,建于清光绪五年(1879),由本地名人钟霞秋兴建。钟霞秋光绪壬辰年在湖南宁远县训导晋教谕,县学。据钟氏家谱记载,垛子屋原有皇帝诰封金牌三块,前坪东边为马厩,西边是轿间。破四旧,古宅遭到严重破坏。所幸一些匾额、“八仙祝寿”“空城计”等故事彩雕现在还保存完好。垛子屋总建筑面积1600平方米左右,正门祁阳石雕琢,梁柱门窗精雕细刻,是县域内保存较完整的古建筑之一。随着居住人口向城镇搬迁,垛子屋有很多住房无人居住,凄冷落寞,损毁十分严重。

2013年新春,岳阳市作协副主席潘刚强、平江风景名胜管理办公室主任余湘群与摄影师皮皮一行走进了垛子屋,他们被古老建筑古色古香的风韵和正月初一传统舞狮的文化氛围深深感动,久久不愿离去,一呆就三天,一来就三年。他们呼吁有关部门重视,加强对古宅的保护和利用。潘刚强还写下了散文《月坳的晚秋》。
2014年,垛子屋的保护利用提上了月坳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议事日程。几次邀请文物保护部门的专家和上级有关领导对垛子屋的维修利用进行指导。2015年县文广新局出资由村委组织农民对破损的房屋进行维修,并从2015年起每年在月坳举办文化艺术节。2017年5月《舌尖上的中国》拍摄组,对月坳传统舞狮、传统饮食“平江十大碗”情席进行了拍摄,养在深山人不识的“垛子屋”名声大振。

2017年,月坳人乘势而上,徐玲玲、钟壮凡等垛子屋住户,在童市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在合旺村村委的关心下,投资120万元,成立了平江县月坳朵子屋生态农林农民专业合作社,再度对垛子屋进行修缮。为了传承非物质文化,他们还成立了农民夜校,暑假少年舞狮培训班,建立了平江县垛子酒业有公司,带动贫困户及农民开展种、养殖业,将垛子屋空有的房间布置成农副产品、民俗礼仪、农耕文化展示厅。现在,特色餐饮已初具规模,人来车往,络绎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