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记叙文“五笔叙事”写作法要点

(2014-10-17 09:20:22)
标签:

高三

语文

作文

练习

记叙文“五笔叙事”写作法要点

语文老师    编制

一、“五笔叙事”概述

   故事一般有开头、发生、发展、高潮和结尾。如果平铺直叙,文章就缺乏感人的魅力。但若能运用“五笔叙事”法,情况就可能大不相同了。这“五笔”就是“概述一笔”“交代一笔”“叙述一笔”“巧转一笔”和“深化一笔”。

   概述一笔:就是在文章的开头用简洁的语言概述能引起悬念的事件,目的是让读者在开篇就知道文章要写些什么;也可以勾画鲜明的人物形象,或 者展现出一个生活画面,点明难忘的情景或场面;还可以概述自己在特定情境下的心理。这类概述的目的,在于引入入胜。“概述一笔”要求写得醒目。

   交代一笔:就是交代事情发生的背景或原因,或交代人物的特点、与事情的关系。这一笔要求写得简明。

   穿插一笔:这一笔根据故事内容而定,可有可无。可在“交代一笔”之后灵活插进这一笔,描写事情发生时的环境、天气、氛围,引出事件或为故事发展作铺垫,或为下文某情节埋下伏笔;也可以灵活插入下面“叙述一笔”来写。这一笔要求写得生动。

   叙述一笔:按事情发生的过程叙述事情开始的情景和变化发展过程。这一笔要求写清楚。一般可简要一些,也称为“简叙一笔”;如果内容较多或过程较复杂,可以具体叙述,一切以叙述清楚明白为目标。这一笔要写得合情合理。

   巧转一笔:这是全文的重点与亮点。一要写具体,生动再现生活情景;二要在自然的叙述中写出事情的变化转折,写出事情意料之外的结局,写出曲折波澜,写出故事味;三要把变化转折写得自然巧妙,符合生活的情理,真实可信,让人细想,事情的结局又在情理之中;四要注意“叙述一笔”与“巧转一笔”的前后呼应。

   深化一笔:主要是抒发自己对上面叙述的故事产生的感悟,或描述情感心理;感悟与情感心理既照应故事内容,又明确体现题意,突出主旨。也可以根据文意再现某一特点情景,让人回味,但仍要体现题意。这也是全文的重要一笔。这一笔,目的在于揭示主题,提升文章品位。这一笔要写深刻,有意蕴。

   但要注意的是,“五笔叙事”只是为避免平铺直叙而设置的变化行文的小技巧,切不可将它看作一种刻板的行文模式。在实际写作中,要灵活运用“五笔叙事”法,不可机械呆板。

    首先,“五笔”的运用要根据故事内容而定,要服从文章的整体安排,不能刻意设置。其次,宜变通使用,例如,“交代一笔”后可以增加“穿插一笔”,也可以将它们结合起来写;“概述一笔”可以是富有抒情味的概括描述,也可以将下文的“穿插一笔”提上来与事件结合,形成具有浓厚氛围的“概述”;“深化一笔”可以写得含蓄一些,再现一个令人回味的情景。如果生活故事有多次曲折波澜,则可以在第一个“五笔”或前“四笔”之后,按“叙述一笔”“巧转一笔”继续叙事,也可以将这两笔合并起来,写出第二个第三个波澜,但结尾部分的“深化一笔”则不可省略。

 

二、灵活运用“五笔叙事”,巧妙讲述生活故事之例文1

更重要的事

    我一直以为我自己的事最重要,然而有一天,这想法被一件小事颠覆。

[概述一笔。开头点题,进而逆转,引出悬念。]

   那天,当妈妈接过我给她拍了照片的手机,她忽然沉默了。

   尽管窗外的虫儿仍不知疲倦地演奏着它们的音乐,大马路上的汽车鸣笛依旧尖锐刺耳,我只觉周遭的空气凝固了,时间也凝固了。粲然的笑消失在她的脸庞,而五分钟前她还像个孩童央我用新手机为她照相。

终于,她淡淡地叹道:“老了。”

   轻轻的两个字如同电流穿透我心房,一阵颤,一阵疼。

   我偷偷望向她,那双颊的褐斑与眼角的细纹何时变得这样明显?还有那额前黑发间藏着的银丝竟也如此晃眼。她的眼眸里正闪着特别的光亮。

[交代一笔。交代主体事件:我帮妈妈拍照,妈妈发现自己老了许多,妈妈的沉思引发我情绪的震动。]

    曾经偶然在抽屉的一隅发现一本笔记本。每一页都留着她娟秀的字迹,而内容,都与我有关。她是何时恁般细致地记下了我成长的点滴?就是这样的她,把我当成她生活的中心,甚至忽视了自己容貌的点点变化。

[穿插一笔。妈妈对我多年来的持续关心,让人震撼。]

    “赶紧做作业吧,你学习更重要,我去把你的校服洗洗。”她转身离开,瘦削的背影带着些许落寞。她就那么缓缓地踱出房间,那脚步踏着岁月的长河,每一步都踏出回忆,每一步都唤起怀念,怀念曾经青春的模样,怀念当初年轻的心。

   鼻子蓦地发酸,我把湿润的双眼转向窗外。夜空中泻下的月光仿佛九天涌流而下的泉水,它就是我的眼泪。所有的情绪化作一个念想:她的世界里我最重要,以至于她忘了自己,只为我,一天天地老去。

[巧转一笔。写妈妈借口离开,打破这份尴尬。但是,妈妈的掩饰引起了我进一步的反思。]

    犹记得上海的那个夜晚,她在冰冷的医院大厅通宵未眠。为了我,她站在挂号队伍的前列。去医院前她对我说:“我不睡没关系,重要的是你能健康!”深秋的风已夹着砭骨的寒,我不知道她怎样忍着头痛,捱过了漫漫的孤寂的夜。第二天,当她高兴地攥着一张上面有我的名字的小纸片,她那憔悴的脸上却堆满了烂漫的笑容。

[再次穿插一笔。讲述一个小故事,强化妈妈对我的爱,再次表达心灵的震撼。]

    哪一个母亲不曾是穿着羽衣的仙女?只是她用最黯淡的粗布把自己掩藏了。她不再注意到自己,她的眼中只剩下我,她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我曾经不耐烦地打断她关切的话语,只为埋头于一张卷抑或一本书;曾经无数次地拒绝同她一道散步,只用一句“我很忙”来搪塞。一直以为自己的事最重要,当我看到妈妈日渐老去的背影时,我的“中心”崩塌了。

    妈妈,于你而言我最重要。于我而言,更重要的是你!

    妈妈,让我抚去你眼中流转的哀伤。即使韶华逝去,在我心中,你依然美丽!

    妈妈,今天我清楚了,体会你爱的方式,理解你爱的言语,回你一个温情的拥抱,对我,是更重要的事。

[深化一笔。由反思而反省,水到渠成地进行抒情。通过抒情,揭示文章中心,深化情感认知。]

[总评:文章叙述了“我”颠覆“我最重要”这一思维定式,得出“体会你爱的方式,理解你爱的言语,回你一个温情的拥抱,对我,是更重要的事”这一感悟的心路历程,以婉曲的笔调道出浓厚的母女亲情。

本文堪称“五笔叙事”的典范。“概述一笔”,巧妙点题,引人入胜;“交代一笔”,说明事因,引入正题;“巧转一笔”,自然过渡,衔接自然;“深化一笔”,水到渠成,画龙点睛。最妙的还是“穿插一笔”的反复运用,不仅极大地丰富了文章的内容,还使文章的叙事变得摇曳多姿。]

 

例文2

2013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Ⅱ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高中学习阶段,你一定在班集体里度过了美好的时光,收获了深厚的情谊。同窗共读,互相帮助,彼此激励,即便是一次不愉快的争执,都给你留下难忘的记忆,伴你走向成熟。

某机构就“同学关系”问题在几所学校作了一次调查。结果显示,60%的人表示满意,36%的人认为一般,4%的人觉得不满意。

    如果同学关系紧张,原因是什么?有人认为是自我意识过强,有人认为是志趣、性格不合,也有人认为缘于竞争激烈,等等。

    对于增进同学间的友好关系,营造和谐氛围,72%的人表示非常有信心,他们认为互相尊重、理解和包容,遇事多为他人着想,关系就会更加融洽。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下面是2013年全国新课标卷Ⅱ的一篇优秀作文。请从灵活运用“五笔叙事”的角度对文章作点评和总评。

她与新同学

    父母送她到学校,安置了一切后就回去了。她 独自一个人坐在床上,心想总算如愿以偿了:第一次走出山沟,第一次来到县城,第一次到外地读书,第一次独立生活了……

点评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既是“概述一笔”,点出事件,又是“交代一笔”,呈现背景。四个“第一次”让读者迅速进入作者设置的问题情境。]

    对面是一个又矮又小、脸上长有两处黑痣、让人看了一眼就不想再看的女同学,正在有滋有味地吃着晚饭。陌生的寝室,陌生的同学,她只是双手紧抱着那只小提包,拘谨地盯着对方。

   “你是刚到吧,同学?”小个子抬头,一边收拾碗筷一边似乎讨好地微笑着问道。

   “嗯。”她只作简单的回答。

   “是不是还没吃饭呢?应该赶快去打,不然就来不及了。”小个子很热情。

   “谢谢,谢谢!”她站起来,却不免有些犹豫——小提包的拉链没有锁,怎么办?

   “怎么,没领到饭卡吗?”小个子放下手中的碗筷,伸手摸自己的衣袋。

   “不,不,不用。谢谢!我有,有饭卡。”她一着急把提包往床上一摔,取出了饭盒,转身就走了出去。

点评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巧用对话,“叙述一笔”,展开情节。]

    可是当她走出寝室,就后悔了——“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自己在外面生活,可要时时都多长个心眼呀……”妈妈临走时千叮咛、万嘱咐的话像电影的画外音,清晰地萦绕在耳畔。她越想越不放心,快步往回赶。门“砰”的一声撞开了,然而,寝室里连个人影都没有,小个子不见了。

点评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穿插进妈妈的叮咛与嘱咐,烘托人物心情,同时为“误会”的产生作铺垫。]

   “去哪儿啦!”她心里一惊,一头扑到自己的床上,紧张的双手抖动半天也没拉开小提包的拉链。

    正在这时,小个子从床底下爬了出来。

   “你?”小个子满身是灰土,用疑惑的眼光直直地盯着她。

   “我,我没有找到食堂,不,我……回来取一件东西。”她慌乱地擦拭着额头上的汗珠。

   “噢……你走时我看见床不停地晃动,刚才钻进里边帮你垫了一下床脚。”小个子说,“你没打来饭吧?刚来这儿不熟悉,我正好要去打壶水,就顺便帮你打回来吧。你在宿舍里好好地待着。”

    望着小个子含笑出去了,她没有说话;伸手摇了摇床架,果然,刚才还晃荡的床现在一点也不动了。

呆呆地、呆呆地愣了足有三分钟,她才打开自己那珍贵的小提包,只见六张伟人的头像似乎正冲着她笑呢。   

   “唉,真是虚惊一场,早知如此……”

点评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巧转一笔,用“误会”的解除显出故事的波澜。]

   过了一阵,小个子端着为她打的饭菜走了进来,而且含笑憨厚地对她说:“我知道你很不放心,刚从农村来的同学一般都这样。现在我们成了同寝室的舍友,以后就知道我这个来自乡镇的是什么样的了。”

   “哦……哦……”面对小个子的友善和宽容,她只是“哦哦”两声,再也没说出什么来。

点评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结尾这“深化一笔”,余味无穷,提升了文章品位。]

总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总评:这是一篇很有特色的叙事文。叙事简洁平实,心理描写细腻,读来真实可信。

   文章虽然短小,情节虽简单,但有波澜,有可读性,这得益于“五笔叙事”的妙用。在“误会”形成的波澜中,揭示了欲建立和谐友好的同学关系,不仅要“学会尊重、理解和包容”,还要“信任”这一主题。]

 

三、练习巩固提高

请根据下面设置的情境,灵活运用“五笔叙事”的方法设计出故事梗概。

1.情境:天气转冷,妈妈到学校来给我送衣服,顺便捎了一些土特产,我却怕同学笑话而责怪母亲。

故事梗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这应该是一个“爱”与“被爱”的故事。故事的矛盾焦点在“我”的虚荣心,故事的结局就是“我”的虚荣心被“爱”融化。运用“五笔叙事”时应把握好以下几点:一是用好“概述一笔”“巧转一笔”,保证故事叙述完整、顺畅;二是用好“交代一笔”“穿插一笔”,突破时空限制,充分表现“爱”的无处不在与无微不至,丰富故事内容;三是用好“深化一笔”,使文章主题得到升华。]

2.情境:一场辩论会正在激烈、紧张地进行。

故事梗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这场辩论会应该是了解中学生学习生活的一个窗口。通过这个窗口应该可以窥见中学生生活的许多方面:知识含量、思想水平、精神风貌、人际关系、团队精神……。突破特定情境的限制,灵活运用好“五笔叙事”很重要。]

 

从下面作文题中选择一题,运用“五笔叙事”写作。

1.有人说,在这个世界上,有种感情一直都是不动声色的,它站在那里从不刻意靠近你,却又从来没有离开过你。

    在现实生活中,你感受到过这种感情吗?请以“藏在深处的爱”为题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800字。

[写作提示:在思考这个文题时,要特别注意题目中的“藏”和“深处”这几个字,它提示我们,这种感情的特征是内敛的,这种感情的表达是含蓄的,而这种感情的本质是真挚而深沉的。]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红尘滚滚,人海茫茫。面对熙熙攘攘的人群,凡•高只把他们分成两类:一类人总是千方百计地让自己活出“样儿”来,一类人则怀着平常心只图活出“味儿”来。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提示:材料中凡•高所说的“样儿”应是指“体面风光的生活”,“味儿”则是指“自得其乐的生活”。活出“样儿”和活出“味儿”是两种不同的心态、两种不同的追求,也是两种不同的生存状态。前者追求的是外在的(包括物质上的)风光,而后者追求的是内在的(主要是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

  依此题写作记叙文,应该写记人的文章。作者对人生追求的认识,应该通过文中的具体人物形象表达出来。文中的人物可以有多种选择:①不求“活出样儿”,只求“活出味儿”的人;②不求“活出味儿”,只求“活出样儿”的人;③“活出样儿”的人和“活出味儿”的人;④在“活出样儿”的同时,也体味人生的“味儿”,以求“活出味儿”来的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