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鉴赏古诗词的形象----人物形象的鉴赏

(2013-05-19 21:39:15)
标签:

理1

古诗鉴赏

人物形象

鉴赏古诗词的形象

高考指向:

文学作品(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鉴赏

评价文章(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鉴赏诗歌的形象就是要把握中艺术形象的特征、品味其内涵进而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鉴赏诗歌的语言就是品读诗歌语言的意蕴,体味诗歌的语言性格和语言魅力;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就是明辨诗歌中所用的表达技巧,指出它运用的形式和运用效果,即品味诗歌表达技巧运用的用什么”“怎么用”“怎么样的问题。

近几年的命题取向:

1.从体裁来看,诗、词、曲都有涉及。

2.从内容上看,这些诗词曲的体裁涉及到田园、山水、用咏怀、送别、羁旅行役、边塞、风物和咏史等

3.从作品的时代来看,上起《诗经》,下至清代以至近代,都有选用。

4.从题型来看,以简答题为主,有时会有选择题与填空题。(我们浙江200620082009第一小题为填空题)题目采取多题(浙江一直为两大题)。

5.在五个子考点中,评价性题目较少,表达技巧和思想内容涉题最多。

6.试题指向明确,便于考生思考和答题,语言鉴赏一般具体到某字,,表达技巧的鉴赏也比较具体,如虚与实的关系,情与景的关系,哪种修辞手法等。

7.有一定的地域性。

例如:(2012浙江卷)(二)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21—22题。(7分)

              未展芭蕉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其一)

             (唐)钱珝                          ( 金)元好问

 冷烛无烟绿蜡干   芳心犹卷怯春寒。       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

 一缄书札藏何事,会被东风暗拆看。      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

 

21.这两首诗描写的都是            状态的植物,均以             一词表达诗人的爱怜之情。(2)

    【解析】还未展开    芳心

22.简要分析这两首诗的表现手法。(5分)

    【解析】答案示例:第一首巧妙运用比喻,如将未展芭蕉比作未燃的蜡烛、未拆封的书札,又把它比拟成芳心未展的少女,用东风暗拆想象芭蕉终于展开,不仅传神,而且传达出美好的情思。第二首运用衬托、比拟、对比等手法,不仅表现了海棠的天然之美,更赋予海棠一种沉稳独立、自主自爱的品格。

 

请看下面的几首诗,说说分别塑造了什么形象

于易水送人  骆宾王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答案:人物形象:不畏强暴,大义凛然的忠义之士荆轲的形象。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答案:抒情主人公形象:胸怀大志却报国无门而感到孤独悲伤的诗人自己的形象。

 

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答案:生性高洁、啜饮清露、居高自声远的蝉的形象。

 

(一)、什么是形象?

        形象是作者根据现实生活的各种现象加以艺术概括所创造出来的具有一定思想内容和艺术感染力的具体生动的生活图景。

二)、形象的特点:

①客观性:形象是可以感受到的生动的客观生活图景。

视觉感受有:明暗 阔狭 虚实 动静 强弱 急缓等.如:月落呜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明暗相衬,动静结合。

听觉感受有:闹 美妙动听 不堪入耳等。如:千里莺啼绿映红,一片莺歌燕舞,春意繁闹。

嗅觉感受有:香 臭等。如: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味觉感受有:酸 咸等。如腊月草根甜,天街雪似盐。

味觉感受有:寒冷 温暖 凉爽 燥热 疼痛 舒适等。如沾衣欲湿杏花雨,吹

②抒情性:一切景语皆情语。形象中蕴涵了作者的主观思想:感情喜怒哀乐、爱憎、敬仰羡慕、向往、思念等等。

③感染性:对读者具有强烈的感染、陶冶作用。

柔媚和谐、安静秀雅的美能给人以轻松愉快、心旷神怡的审美感受,如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婉约感伤的美带给人淡淡的哀伤,《雨霖铃》;粗犷激昂、刚健雄伟的美能给人以惊心动魄的审美感受,使人受到鼓舞,从中得到力量,如《念奴娇.赤壁怀古》。

(三)、诗歌形象的分类:

        诗歌中的形象是个广义的概念,包括人物、景色、事物(后两种合称景物)。人物又分作品中人物形象和抒情主人公。但在诗歌中,多注重形象的,即内在的精神形象。

1)人物形象。诗中的诗人形象,一般指的就是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有别于小说中的(非作者本人)。诗人之外的特定形象或五的形象。

    叙事诗或有叙事成分的诗多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主,如《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

    抒情诗大多是诗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诗人运用奇特的想象,为我们描绘了一个神游无极的形象。

人物形象的分类:

1.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登高》陆游《书愤》等)。

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王维《山居秋暝》孟浩然《夜归鹿门歌》等)

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陈子昂《等幽州台歌》陆游《书愤》等)

5.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陆游、辛弃疾的诗词《示儿》《破阵子》《京口北古亭怀古》)

6.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

7.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凉州词》《出塞》《兵车行》等)

8.爱恨情长的形象。(柳永《雨霖铃》)

 

人物形象鉴赏题的一般问法:诗歌刻画了一个什么人物形象或者概括诗歌中人物形象的特点。

★大体的一般格式:(1)本诗刻画了一个什么什么的人物形象(特点加身份)

                 (2)例举特点后点明身份

练习巩固

例题1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梦江南 温庭筠

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

 ⑴词中恨极在天涯是指什么?(2分)

 学生答案是指思妇对于远在天涯的丈夫的思念。由于丈夫久远不归,思妇这思念便上升为一种怨恨,越怨恨,越见思妇思念之深之切。

标准答案:思念远隔天涯的心上人的怅恨之情。

 ⑵词中三、四两句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请简要分析(4分)

学生答案:悲戚哀伤、愁思难遣、孤独寂寞、青春流逝的主人公形象。主人公夜深望月寄相思,而山月无情,全然不懂主人公一腔心事,自然也就无从传递相思情了;眼前百花白白飘落,水风全然不知也不觉更无怜,却依然催落一地华英,暗喻主人公的青春消逝却无人怜的哀怨。情景交融,委婉含蓄。

 标准答案:主人公满腹哀怨,对月怀远,月却不解;临水看花,花自飘零,无人怜惜。刻画了一位孤独寂寞又自哀自怜的主人公形象。

⑶请简要赏析这首词的结句。(4分)

学生答案:碧云在空中飘忽不定,最终消沉在天边,结句利用象征的手法,用碧云斜象征人的心情消沉;用碧云的飘忽不定象征人的心神不宁。以景结词,委婉含蓄,蕴味悠长,而又情景交融。

标准答案:借景抒情。把天涯之思投向无边天际,以碧云摇曳表现心绪的不宁,以碧云斜落表现心情的低沉。

 [解析]

此词属于小令,短小精悍,完全解读得细细品味其中每个字。同时得注意其中的中学课本常遇见的天涯天涯共此时山月不知乘月几人归落花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碧云碧云天,黄叶地)等意象以及情景交融的诗句、词句。

 

例题2.    阅读下面的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怀天经、智老,因访之

陈与义

今年二月冻初融,睡起苕溪绿向东。客子光阴诗卷里,杏花消息雨声中。

西庵禅伯还多病,北栅儒先只固穷。忽忆轻舟寻二子,纶巾鹤氅试春风。

                              (选自《陈与义集校笺》)

【注】天经,姓叶,名德;智老,即大圆洪智和尚。诗中禅伯指大圆洪智,儒先指叶天经。

1)请简要概括诗中诗人的形象特点。(3分)

考点:鉴赏诗歌人物形象

答案:诗人客居他乡,在吟诗作赋中淡泊度日,情趣高雅(1分);在杏花春雨时荡舟寻访”“老友,珍视友情(1分);在二月春风时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风流俊逸(1分)。

解析:光阴诗卷,生活情趣;寻多病”“固穷二子,重友情;试春风,飘逸。

2)请对这首诗第二联进行赏析。(5分)

考点:鉴赏诗歌表达技巧

答案:①此联以客子杏花,以雨声诗卷,一我一物,一景一情,情景交融。(3分)②上句写客中吟咏度日的宁静淡泊,下句写杏花春雨的清丽顺适,表达了诗人的淡泊、闲适之情,意境和谐。(2分)

解析: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表达技巧,宁静淡泊、顺心适意的感情。

 

例题3    阅读下面词,回答问题

浣溪沙   (清)纳兰性德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思往事细思量,被

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注】本词为纳兰怀念其早逝的妻子卢氏而作。被酒:醉酒。赌书泼茶:用李清照、赵明诚典,形容伉俪情深,志趣相投。

(1)词的上阕刻画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是如何刻画的?请简要分析。

(2)你认为当时只道是寻常一句有何深意?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一个形单影只、陷入对亡妻无限哀思的词人的形象。(2)既有直接描写,也有景物的烘托渲染。(1)先以西风"中独自悲伤奠定一种感伤的基调,继而以萧瑟的黄叶’’、紧闭的疏窗’’和即将坠落的残阳与之呼应,渲染怀念之苦。(1分,意思对即可

(2)当时只是寻常情景,只有失去它之后才懂得珍惜。往日的幸福未能珍惜,今天却再也无法挽回,表现了作者的伤心与无奈。(2)这一句字字含泪,深刻表现了亡妻之痛。(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