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雙延館主
雙延館主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2,549
  • 关注人气:13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個瑜伽節(結) – Three Granthis

(2017-08-12 09:16:44)
标签:

瑜珈

摩錄多穴

梵穴

分类: 瑜伽


 

雙延館主

 

           在昆達利尼(Kundalini)瑜伽的中脈內有三個節() – (Granthis),這三個節()是阻止炁(Prana)上升的障礙,有這個阻礙,炁就不能順利上升中脈和串通中脈的輪。這三個節()就是(圖一):

(一)         梵穴節(Brahma Granthi)

(二)         毗濕奴穴節(Vishnu Granthi)

(三)         摩錄多穴節或濕婆穴節 (Rudra Granthi)

 

在譚崔瑜伽()一湘盈,有以下的說法:

           「其實要掙脫Kundalini 的枷鎖並不難。難的是,Kundalini 設下的障礙。被迷惑的Kundalini 不但把Shakti 困得快要窒息,而且為了預防萬一Shakti 逃脫,它恨恨地把導航線Brahma Nadi 搞亂。原本的歸家路現在被Kundalini 設了三大障礙。

這些障礙被統稱為Granthi 《節》。每一個Granthi 《節》代表了一個考驗。

Brahma Granthi

在離開Kundalini 沒多遠處,Shakti 會碰到第一個Granthi 《節》—- Brahma Granthi。在人體內,此《節》涵括我們臀部的範圍。如果Shakti 不設法衝破這關卡、把節套解開,Kundalini 很快地就會把Shakti 抓回城堡囚禁。要通過這《節》,Shakti 必須要有拋開過去在城堡裡高枕無憂的生活、面對未知、勇於創新的心理準備。


Vishnu Granthi

假如Shakti 勇敢地通過了Brahma Granthi 的考驗, 在接下來的回家路上,她會(在人體內的上腹部和胸腔)遇到第二個Granthi —- Vishnu Granthi。此Granthi 考驗的是Shakti Shiva 的愛,她是否有要再見Shiva 的恆心、決心和耐力。

 

Shiva Granthi

通過被愛融化的Vishnu Granthi 以後,Shakti 將會來到第三個Granthi 面前 —- Shiva Granthi。正如其名,只要通過這Shiva Granthi, Shakti 便能再見Shiva。在這裡,Shakti 必須消滅她對塵世的眷戀和情懷、徹底地打破對以往的依戀,做到鳳凰自焚,浴火重生。」

 三個瑜伽節(結) <wbr>– <wbr>Three <wbr>Granthis

圖一



  這三個節和印度古代哲學自然本源或本因(Prakriti)有關的三個古納(古娜)(Gunas – 特質導向),他們就是答磨Tamas (自動或被動性 )、羅闍Rajas (自發或主動性 )和薩埵Sattva (自存自)

 

三個節():


(一)         梵穴 (感覺或觸覺與行動) – 這結是在海底輪 (Mulahara)和腹輪(Svahistha Chakra)的區域內,有些人稱它為會陰結 (Perineal Knot)。這結又和答磨古納Tamas Guna有關 (海底輪和腹輪) – 暗或宇宙的破壞力。另外奧地書內認為梵穴結應在海底輪,但無上瑜伽經典將其位置列在臍輪處。


(二)         毗濕奴穴 (行動和炁 – Prana)

這結包括在臍輪、心輪和喉輪之間,有時人稱它為臍結。這結和羅闍古納Rajas Guna有關係 懮或宇宙的活力。有人又說,這結是在心輪上,所以心亦是一個大輪結,所以炁的上升,心輪結的阻力是很大的。


(三)         摩錄多穴 (Jnana圓滿智慧- 真定的智識)

這結在頂輪和眉心輪之間,有人稱它為前額結。眉心輪和其他五輪不同,它和脊髓是不連接的,所以摩錄多穴結是直接阻塞頂輪和眉心輪炁的流動,就是說炁從眉輪上升到頂輪是受了大大的阻礙。這結和薩埵古納()有關 (喉輪和眉輪) – 它是宇宙的創造力。

 

           功能上,我們怎樣解釋這三種結呢? 對摩錄多穴結說,它是在脊髓和眉心輪之間,它沒有直接通道,所以不難了解炁從脊髓到眉心輪是受阻了,這就是一個結(圖二)。那麼梵穴結又怎樣呢?我們認為這結與副交感神經有關,副交感神經上部是迷走神經,而下部是盆部的骶神經(S2-S4) ,從圖可以立即看到兩者之間是空缺的,那就是說梵穴結將腹輪(海底輪)和臍輪(及以上的輪)分開,另句話說,梵穴結擋住炁從海底輪和腹輪上升到臍輪(圖三)。


 

三個瑜伽節(結) <wbr>– <wbr>Three <wbr>Granthis

圖二


三個瑜伽節(結) <wbr>– <wbr>Three <wbr>Granthis

圖三



  從圖四,我們可以看到交感神經是連貫的,本來應該沒有結的,可惜在交感神經(自主神經)T4的區域以下變為內臟神經系統。



 三個瑜伽節(結) <wbr>– <wbr>Three <wbr>Granthis


圖四


           那就是說,從T4向下突觸前神經Presynaptic改為後突觸神經Postsynaptic(內臟神經系統Splanchnic) ,換句話說,這裡T4左右是一個結,所以我們認為毗濕奴穴結是在心輪和臍輪之間(或心輪本身)

 

           有趣的是,在霎哈瑜伽通訊有以下一段:

           「輪的中心就是脊髓申延出去的神經叢….從外面看,我們能看見太陽神經叢和迷走神經(Vagus)中間的鴻溝。這個鴻溝在禪宗裡叫作「空」(Void)在印度宗教思想中叫Bhava Sagar即「摩耶」幻想(Maya)。(http://www.earcandling.info/greg-webb/shashumna.research-condesed/kundalini.org.hk(霎哈瑜伽中文通訊第三期- 昆達利尼 - 靈量知識的歷史源頭)

 

            從解剖學簡單來說,結的產生是多方面的,從副交感神經轉為交感神經或突觸前神經改為後突觸神經(圖五)

 三個瑜伽節(結) <wbr>– <wbr>Three <wbr>Granthis

圖五



           最後,望讀者指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