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1.《圆明园的毁灭》教学案例  (第二课时)

(2015-11-15 11:05:42)
标签:

教案设计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21.《圆明园的毁灭》教学案例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 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

教学重点:

1、 理解“凡是、统统、任意”等词语。

2、 通过“闯、掠、搬、毁、放火”等动词感知侵略过程,

通过“凡是、统统、任意”感知侵略者的肆意践踏

教学难点:

1、 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

2、 想象侵略者惊讶、贪婪的神态或心理。

    教学准备:ppt课件

    学生准备:预习理解“掠、统统、任意”等词语搜集有关惊讶和贪婪的成语预习130页的读后感。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

1、 揭题,(板书:圆明园的毁灭),生齐读课题。

2、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圆明园不但建筑雄

伟,而且还收藏着珍贵的历史文物,用文中的话评价就是——出示句子“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是我国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生齐读。

3、 出示法国作家雨果对圆明园的赞美,齐读。

4、 师:圆明园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骄傲和自豪我们深

深的爱着它。(板书:

    二、初读课文

1师:但是,1860106日,是令每一个中国人都不能忘记的日子,圆明园遭遇了历史上令人发指、惨不忍睹的摧毁!圆明园发生了什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116页,齐读第五自然段。

2、师:圆明园被谁摧毁了?(英法联军)

3、出示雨果写给巴特雷上尉的信,雨果愤怒地称英法联军是什么?(强盗)

    三、细读、品味

一)品味“闯”

1、 英法联军是怎么进入圆明园的?用一个词语概括。指

名回答(教师相机板书:闯)

2、 结合日常生活做客引导学生通过“闯”字感悟英法联

军不文明野蛮的强盗行径

3、指名2——3人感情读文;齐读。

    (二)想象英法联军见到圆明园心生歹念的丑恶嘴脸。

1、师:英法联军进到圆明园后看到了什么?让我们借助图片一起回顾。分别指名看图复述34自然段(教师相机板书:有······也有;有······也有;不仅······还;上自·····下至)

2师:有记者曾说,“法国所有的王室城堡、所有教堂的所有珍品加起来都顶不上一个圆明园;即便两百辆汽车也弄不走宫殿里的好东西”,见到这样一座万园之园,英法联军会是怎样的神态和心理?课文并没有描述,你能想象一下吗?

3、指名描述,(如:垂涎三尺、垂涎欲滴、目瞪口呆、见钱眼开······)想象英法联军的贪婪的丑态,为下文“掠”做铺垫。

(三)理解“掠”、“搬”、“毁”、“放火”一连串动词和 

“凡是·····统统”、“任意”,感悟侵略者的肆意践踏和野蛮行径。

1)再次读文完整感知抢夺过程。

  1、师:于是,他们闯进园内做了什么?

  2、指名朗读第五自然段“他们把园内······一片灰烬”,

其他学生默读。

2)理解“掠”、“凡是······统统”,感知抢夺过程。

1、教师:他们把园内能拿走的东西怎么办?指名接着读

句子;用一个动词概括?指名回答(教师相机板书:掠);引导学生理解“掠”的含义(掠夺,抢劫,不管同不同意)。

   2师:“统统”掠走是怎么掠走?加上“凡是”呢?

结合生活例子引导学生理解“全部抢走,一点不剩。”

 3、指名2——3人感情读文,齐读。

(3)理解“搬”、“毁”,感知抢夺过程学习运用动词的写

作方法

1、师:拿不动的怎么办?指名读。用动词概括(教

师相机板书:搬)。

2、师:实在运不走的怎么办?指名读下文。用动词概括

(教师相机板书:毁)。

3、师:英法联军是怎么毁坏圆明园的?用一个词语概括

(任意);任意毁坏又是怎样毁坏?(随便,随心所欲,想怎么样就怎么样毁坏)

4、师:英法联军号称是世界上文明的军队,我们从这一系

列的动词来看,能感觉到他们的文明吗?(不能)

5、师:中国人民的心血和智慧,中国人民的骄傲与自豪,

就这样被这群号称文明军队的侵略者轻易地毁于一旦!他们是彻头彻尾的——“强盗”!

6、师:这种感受是从哪来的?(动词)今后写作中要学会

用动词描写人的行为借以表达自己的感受。

4)引导感情读文,再次整体感知抢夺过程。

1、出示拓展资料据参与的目击过劫掠现场的英法军官、

牧师、记者描述。指名读。

2、师:现在你的心情怎么样?(愤怒、憎恨)

3、师:把愤怒的感情融入到课文中读一读。指名读文。

5)由“放火”升华学生对侵略者的憎恨之情。

1、师:掠、搬、毁还不够,为了销毁罪证,证明他们是

文明的军队,1018日和19他们又做了什么?指名接着读下文

2、师:英法联军又做了什么?动词概括(教师出示图

片并相机板书:放火,简笔勾画火焰)

    3、播放视频《火烧圆明园》片段。

4、师:大火连烧了三天三夜,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

引导学生结合板书关联词复述34自然段。(教师相机板书“没有了······也没有了、没有了······也没有了、不仅没有了······还没有了、没有了上自······也没有了下至”再次对比感受圆明园“没有了一切”的荒凉与惋惜。

    5师:一切都没有了,圆明园成了一片废墟。(相机出示图片)

    6师:这座耗资五亿三千万两白银、耗时一百多年建成的举世闻名的万园之园;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在三天三夜,4320分钟的大火之后,化为灰烬,圆明园被彻彻底底的——学生齐读课题:毁灭了!

    7师:它的毁灭,是——(出示第一自然段,学生齐读)

    6)以读激情

1出示《火烧圆明园》电影里的一段话,教师感情诵读。

2师:此时此刻,你又是怎样的心情?板书:恨把对

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控诉融入到你的朗读中吧。指名1——2名学生有感情地完整朗读第5自然段.

3教师:一个人的控诉力量是单薄的,两个人的控诉力量

也是单薄的,让我们团结起来,大声控诉英法联军犯下的不可饶恕的滔天罪行!生有感情的齐读第5自然段。

7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

1、 师:课文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但文章中描写圆

明园的辉煌多于毁灭,你理解作者的用意吗?指名回答。

2、 师:没有得到的幸福就没有失去的痛苦,我们要牢牢

记住这段屈辱的历史化悲痛为力量。(相机板书: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8)以情激情

 师:落后就要挨打,不能忘记历史的屈辱,我们把历史的

屈辱化作了今天的动力。(结合图片香港回归、2008北京申奥成功、神舟五号升天、科考队员登上珠穆朗玛峰顶、奥运健儿为祖国争得荣誉,以情激情,把学生对侵略者的痛恨转化为振兴中华的动力。

    9以写激情

1、 师:圆明园的毁灭带给我们的是深深地惋惜和痛恨,

打开课本130页,一个小朋友通过学习写了一篇读后感,请同学们结合今天的学习火读后感谢谢你的感受。

2、播放背景音乐《圆明园的毁灭》,教师巡回指导。

3、学生分享交流感受。

4师:这把火烧毁了举世闻名的圆明园,但是,这把火烧

不毁英法联军的滔天罪行,烧不毁炎黄子孙的刻骨仇恨,更烧不毁中国人民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顽强精神!让我们谨记——(出示勿忘国耻,振兴中华!勿忘国耻,圆梦中华!学生齐读

21.《圆明园的毁灭》教学案例 <wbr> <wbr>(第二课时)     四、教学结束。

五、板书设计:

21.圆明园的毁灭

勿            没有了·······也没有了          

忘            没有了·······也没有了          

国           不仅没有了······还没有了        

耻            没有了上自·······也没了下至    

恨           闯   掠   搬   毁   放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