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育儿的同时育己
(2012-06-06 19:56:52)
http://s6/middle/9c9486d4gc1cd40f1aee5&690
当妈后才算成大人了,没有结婚时是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结了婚也是当天和尚撞天钟,直到有了女儿才开始正儿八经的过日子,呵呵,才和孩子一起慢慢长大。
我以前觉得我是最没有耐性的人,做什么都半途而废,也很容易喜新厌旧,可当妈后,我怎么变得好像很有耐性,也越来越有经验,哈哈哈,人真是不可貌相啊。当初的傻姑娘今天成了淡定妈。是女儿锻炼了我。上次有位爷爷说自己的女儿为了照顾孩子把好好的工作辞掉了而且嫁得老远,他让女儿把孩子带回来他们帮忙带,女儿照样上班就是,但是女儿执意辞掉工作自己带孩子,这位爷爷感觉女儿白养了。我想说‘养儿方知父母恩’,你女儿自己带孩子就知道当初你们养她是多么不容易,更何况生子不代表成熟,只有自己亲手养育孩子,每天吃喝拉撒都亲历亲为才慢慢成为大人,养育孩子是一门艺术,做父母的应该支持儿女才对。
说远了,最近去育儿广场遇到点疙瘩事。妈妈S是个非常时髦也很善言词的女人,儿子小S是一岁十一个月的调皮小子,其实孩子调皮是好事,至少说明很有精神很健康也很聪明。但是进入两岁,是个麻烦的阶段,孩子开始扔东西,当然不是每个孩子都会这样,其中压力积压的孩子会以吵闹扔东西作为发泄方式以及引起妈妈和周围人的注意。小S就是非常典型的代表,每天都会闹得鸡飞狗跳。一天下午,他开始吵瞌睡,于是她妈妈把他放进婴儿床,孩子并没有很快入睡,在里面不停的翻滚玩耍,很是精神,没有丝毫睡意。RIN吃完奶就睡着了,婴儿床不够用,小S继续在里面翻滚,她妈妈打算抱他下来,死不肯,于是我大方得说没关系,在软垫上铺了床单就放下RIN,其他孩子都在不停的嬉笑玩耍,非常吵闹,RIN居然睡得十分香甜,太厉害了,要鼓掌。我到旁边去看书,小S也没有睡,跑下来到我旁边来玩了,她妈妈给我道歉,我到没有觉得不好,反正RIN在哪都睡得很好。今天也带RIN去了,下午他们也来了,小S拿着纸团砸了RIN好几次,他妈妈就在旁边看着,不紧不慢得说‘何でそんなことするのーー为什么做这样的事?’我已经很不耐烦,实在有点可气,如果是其他妈妈早就把孩子训了一顿,还必须道歉,后来再去玩过家家时,小S又很粗暴得要从RIN身上过,并且要把一盘子链子倒给RIN头上,我二话没说狠狠得瞪了他一眼把RIN拎走了,后来他妈妈再道歉时,我就全当放屁了。
说实话很多家长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但是如何引导孩子是关键,对于两岁的孩子是该训话的时候了,是对是错,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如果不给孩子讲清楚只会导致孩子被人厌恶,更会让孩子分不清对错,找不到伙伴。
我来分析一下,小S的情况以及如何处理。
吸引注意力:小S一直都很活泼,我不想用调皮来形容,每个孩子都非常可爱,爱动爱闹的孩子就是活泼可爱,而且非常还爱笑,但是这么活泼可爱的孩子为什么会屡屡暴躁呢?我观察了一下,一进来,S妈妈就和别的妈妈不停得聊天,完全没有注意小S在哪里,在干什么。小S扔东西,打人,吵闹完全是为了吸引妈妈的注意,然而这位妈妈每次都是要么马马虎虎得看一眼,要么是走到身边说为什么要扔东西,然后马上又和另外的妈妈聊起来。看多了日本妈妈育儿,像她这样的很少见,大多数妈妈都会跟着自己的孩子以防摔倒或者误伤他人,有的虽然没有直接跟到旁边,但是也会在远处观察孩子的动向,做错了事就马上教孩子道歉,或者抱抱孩子问清原因等等。
发泄不快:很早就听S妈妈说S便秘很严重,几乎要隔四五天才便出一点点,每次都非常吃力但却没有收获。不要说孩子,就是大人便秘都是非常痛苦的事,我就是便秘很重的,吃了很多便秘药,喝牛奶喝蜂蜜,甚至开塞露都试过了,这几天又便秘得不行,昨晚居然便秘得肚子痛不说还引发头痛,半夜一点多才睡着,今天也一点精神也没有。大人尚且如此,何况孩子,每天都看到小S鼓鼓的肚子,一模硬得不行,我真的想知道他妈妈每天给他吃什么,怎么会如此便秘。身体不舒服必然导致心情不好,自然需要发泄,小孩子能做到可能就是扔东西,打打闹闹了。
小S妈妈没有定规矩:人是生活在社会里的,自然要遵守一定的规矩,就学前孩子的规矩是父母言传身教的。小S扔东西我们可以原谅,但是伤害他人的事是绝对不能纵容的,作为妈妈,这是教孩子的最基本的道理。可以说‘如果下次再犯的话就要挨打了’,孩子一般都会试探妈妈说的话是否是真的,再犯得话,请不要手软,坚决执行到底,当然打的轻重要拿好,既不能伤到孩子又不能让孩子觉得你是在跟他闹着玩。现在很多人提倡不要打孩子,我也认为不能毫无理由的打孩子,但是两三岁的孩子在听不懂你的道理时,你讲十遍他犯十遍,那么又来怎么办呢?对与错要分清楚,让孩子知道妈妈的底线在哪里。
养孩子其实是在锻炼我们,如何和孩子周旋,如何教导孩子,任重道远啊,人类的下一代在我们手里,千万不要以为孩子是个人财产,你拥有孩子的年数实在太少了,而孩子最重要的任务也不是来孝敬父母,他们有他们的路有他们的责任。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