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5《咏雪》《陈太丘与友期行》
(2015-12-22 13:36:10)
标签:
教育 |
分类: 习题集 |
《世说新语两则》复习
(一)咏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解释加点的词语。(2分)
⑴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
⑶俄而雪骤( ) ⑷与儿女讲论文义( )
2、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⑴白雪纷纷何所似?
3、在这篇小短文里,作者为我们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请谈谈你的观点,并用文中的关键词来支撑这一观点。(2分)
5、编者以及谢太傅对于二人比喻得高低优劣都没有表态,你认为他们更赞成谁的比喻?(删去结尾一句好吗?)(2分)
《咏
1.①聚会;②相比;③不久,一会儿;④指子侄辈
2.①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
②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
3.从“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可以看出,作者营造了温馨、愉快(和谐、欢快、轻松、融洽等正确说法)且文化气息浓厚的家庭气氛
4.明确:柳絮说好。(a)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b)柳絮有好的意象,比喻传神。(兄子谢朗把雪比喻成撒盐空中,虽然形似,但是谁把盐撒在空中呢?只有物象,没有意象。)
谢朗的比喻好。(a)雪的颜色和下落的情态与盐都很接近;柳絮的颜色和飘舞的方式与雪不相同。(b)写物必须先求得形似然后达于神似,形似是基础。
5、结尾一句,补充交代了谢道蕴的身份,暗示他们更赞赏谢道韫的才气。(谢太傅大笑乐,他发现了谢家又多了一位大才女。)
(二)《陈太丘与友期》练习(18分)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一、解释加点字。(3分)
⒈太丘舍去:
⒋陈太丘与友期行:
7.入门不顾
二、翻译(3分)
1、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2、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3、待君久不至,已去。
三、写出下列句中省略的内容(2分)
过中不至:_________
四、回答下列问题:
1、作者写元方责客“无信”“无礼”的用意何在?(1分)
2、文中塑造人物的主要手法是_________描写。本文主要写的是哪两个人?分别归纳他们各自的性格特征。(3分)
3、“君”、“尊君”、“家君”的称谓有什么不同?(3分)
4、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2分)
5、阅读上文后,你明白了一些什么道理?(2分)
《陈太丘与友期》参考答案:
一、⒈放弃 ⒉同“否”,句末语气词,表询问。 ⒊拉 ⒋约定 ⒌才 ⒍丢下,舍弃;离开;房屋 7.回头看;拜访。8.感到惭愧。
二、1.不是人哪!和别人约好一起走,把别人丢下就走了。
2.你中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人家的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失礼。
3.等你好久,你不来,父亲已经走了。
三、①那朋友;②太丘 那朋友
五、⒈元方则针锋相对,指出对方“无信”“无礼”,义正辞严,逼得对方无言可答。
2.对比。元方——聪明、勇敢、识礼、有节。友人——无信、无义、无礼,但能接受批评。
3.君,有礼貌的称呼他人;尊君,对别人父亲的尊称;家君,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4.不失礼。友人无信、无礼,对他这样的态度,理所当然;况且,元方那年才七岁,不应该求全责备。(失礼。有人已经接受批评了,可以宽容他,况且,他是父亲的朋友,是元方的长辈。)
5.(1)做人做事情要用,要讲礼貌。
(2)为人要言而有信,不讲信用自食苦果讲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