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戴尔的经验之塔,谈自己在学习中的感受
一"塔"基的学习经验最具体,越向上越抽象。它根据不同教材和方法所提供的学习经验的具体程度将它们分类,是教师根据学生需求和能力,根据教学任务性质选择合适媒体的理论指南。
二"塔"的分类基础→具体或抽象的程度与学习的难易无关。各类学习经验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各种学习途径,使学习者的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产生有机联系。
三 教学应从具体经验入手,逐步升级到抽象,有效的学习之路应该充满具体经验;
四 每个人的经历都受时空限制。位于"塔"腰阶层的视听教学媒体能为学习者提供一种戴尔所谓的"替代经验",有助于突破时空的限制,解决教学中具体经验和抽象经验的矛盾,弥补各种直接经验的不足。http://s2/mw690/002RIlk7zy7avjhGoQF41&690
谈谈我自己的感受
我觉得我们在教育上最大的失败,在于使学生记住许多法则和概念却没有具体经验作它们的支柱。 学习间接经验应尽可能以直接经验作为充实的基础。同时,也要适时引导学生向抽象思维发展。
比如,我们在上学时就被逼背了很多概念和公式,这些死记下来的知识点短时间来看用于考试或许很有效,但是在实际生活中的可运用性却非常小;这些概念和经验都是前人的,我们本身并没有自己体验过,只是死记硬背了下来,对我们来说只是一些遥不可及的。所以中国学生普遍的动手能力真的就不强。长期接受这种填鸭式教育下,容易让学生们陷入一种思维僵局。到工作中生活中,遇到了问题往往不是主动去运用创造性思维去解决问题,而是习惯性的做伸手党去找人要现成的经验/套路直接套用。
另一个极端就是,有些人很容易陷入到必须要获得一些具体经验的误区,过分追求具体直接经验。但是现实生活中,不是所有的教学都来自直观教学,也不是每个人都能直接参与到某些特别的活动中去获得第一手的体验。 同时,一个人也不可能学会所有的知识技能。这个时候,电视,电影等其他途径(特别是视听媒体)得到体验就非常重要了。 如果把具体的经验看得过重,使学习过于具体化,则是很危险的,很容易进入一个片面的区域,容易使思维狭隘,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格局太小。
其实,教育(学习)都应该是由具体的经验向抽象化发展,要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不要只局限于学习某个具体的技能(知识),而是应该从这个学习中抽离出来,使具体经验普遍化,最后形成一种概念,这就是学习的高级阶段。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