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到思格森下场,应该是今年在北京的最后一次下场球了。12:30开球,4:30结束,天气寒冷且前9洞有不小的风,但感觉偶尔在恶劣天气打球也别用情趣。
第一洞长5杆洞,第四杆离果岭60吗,切薄了穿过果岭落入沙坑,第五杆20多码从沙坑切球直接入洞,尽管只是保帕,感觉十分好。第二洞3杆洞,第一杆打到果岭边深沙坑,由于离沙坑边左边缘很近,站位很难,不过又顺利切上果岭,2推。还有,第七洞是最深的沙坑洞,第一杆落在最深的沙坑内、距离壁边1米且沙冻得很硬,如在水泥地上一样,只能回推,但回推到球道上停不住,第三杆离果岭50吗打高抛球,击倒沙坑壁上球“悍然”弹回沙坑,好在落到沙坑向阳处,第四杆奋力一切球跃上2米多高的果岭,此洞打爆但心情并不沮丧。
一场球打完,感觉如下:
1、球场不如原来那么美了,好处是长草很少、不容易丢球。
2、发球台插梯是难题,下午4点后球道上覆盖薄薄的冻层和冰,沙坑中阳光照不到的地方全部上冻,果岭边缘上下坡和果岭上都上冻。
3、身体容易发硬,手容易发僵。穿多了转不了身,穿少了太冷。
总体上感觉,球道和果岭都不容易停球;球道上冻后打球难度加大,打薄点比打厚点好;果岭上冻后,走线不容易,太精确了意义不大;要特别注意安全,一是很容易滑倒,二是损坏球杆,三是在球道上开车要小心。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