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体育游戏对儿童发展的的价值
(2015-06-11 15:33:16)
标签:
育儿 |
游戏是一种古老的社会文化现象,可以说自有人类就有游戏。对于儿童而言,游戏几乎占据了他们生活的绝大部分。他们在游戏中嬉戏玩耍,获得快乐的同时也使自己的许多方面都得到了发展,为以后更好的发展打下了基础。而民间体育游戏则正是伴随着人类的发展进步逐渐形成和传承下来的,是中华民族瑰宝中的一束奇葩。由于民间体育游戏流传于民间且有着深厚的文化土壤,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娱乐性、大众性和继承性,因而深得儿童的喜爱。不同的地区的儿童往往都会玩属于同一类型的游戏,如跳房子,抢四角、翻油饼、捉迷藏、踢脚板等这样的民间体育游戏在全国各地都很流行,很普遍,几乎所有的儿童都是玩着这些游戏长大的。 中国传统的民间体育游戏是我们中华民族丰富的文化遗产中一颗绚丽璀璨的明珠,历史悠久,内容丰富,是我国社会事业和体育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儿童通过民间体育游戏的参与,可以自然而然地受到本民族传统文化的熏陶,在游戏的过程中愉快而轻松的认识、掌握、学习本民族的文化。而这样的体育游戏代代相传下来,伴随着它的文化也很自然地流传下来。 民间体育游戏不仅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娱乐性、大众性和继承性,同时还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和民族性,深得儿童的喜爱。而且儿童通过参与民间体育游戏,对身体健康的发展、认知发展、情绪情感的发展、个性的发展以及社会性的发展等都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为以后更好,更全面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民间体育游戏的教育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民间体育游戏对儿童身体健康发展的影响 身体的健康发展是儿童全面发展的基础。没有健康的身体,其他的发展是很困难的。儿童年龄越小,身体发展对心理发展的影响越明显。民间体育游戏多为户外游戏,运动量很大。在游戏过程中,儿童的身体的各个方面都可以得到充分而全面的发展。例如:农村的经济发达程度不如城市,农村儿童参与民间体育游戏的机会比城市儿童要多得多。所以,农村儿童的身体素质基本都要明显地高于城市儿童的身体素质。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民间体育游戏对儿童身体健康发展的影响。 (二)民间体育游戏对儿童认知发展的影响 民间体育游戏区别于课堂教学游戏就在于它的随机性,是儿童突然感兴趣的,想玩的,顺应了儿童的心理需要。而课堂教学游戏,则是教师有目的的分派给儿童的“任务”。玩是孩子的天性,可在幼儿园,那些游戏的重复率是很高的。在很多情况下,不是儿童自己需要的。所以,我们在幼儿园可以观察到,虽然幼儿喜欢玩游戏,但是,在大多情况下,他们的兴致不太高,注意力也不太集中。而民间体育游戏则是儿童自己发起的,组织的,是自己感兴趣的活动。所以,在游戏过程中,儿童的专注力是很高的,他们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发挥自己的智慧,他们没有了对大人和老师的依赖,慢慢学会了独立思考,想尽一切办法使游戏变得有趣起来。因此,在玩的同时,他们的创造力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而且,在游戏过程中,儿童之间的交流,沟通是很频繁的,他们已不再是依赖于大人和老师的帮助,指导。因此,他们的语言,思维的发展相对是比较快的;而且,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在游戏过程中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而这些是课堂教学游戏所不具备的优势。 《幼儿园指导纲要(试行)》要求我们“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的概念……”我们可以从幼儿数学学习来了解民间体育游戏在儿童认知发展中的优势。在民间流传很广的“跳房子”游戏。它的游戏规则是:每个人从一级一直单脚跳到九级,且在过程中,踢动地上的石子,使之前行。在中途,另一只脚不能着地,脚和石子均不能压线。石子起初放在一级,当游戏者顺利地完成了从一级单脚跳到九级的过程后,石子即可升到二级,从二级开始跳。以此类推,可升到三级,四级……直到九级。在这个游戏过程中,儿童反复接触并体会到数字的递增,对数概念的形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并且,在此过程中,又锻炼了儿童的肢体平衡能力和协调能力。这远比幼儿园课堂上一个苹果加一个苹果等于两个苹果更有效果。还有“抓子儿”游戏,总共有五个石子儿,当儿童抓起一个的时候,地上留下了四个,抓起两个的时候,地上留下了三个……很明显,这有个分解和组合的内容在里面。在这个游戏中,不仅锻炼了儿童手的小肌肉的发展和手眼协调的能力,而且这种很自然形成的数的组合对儿童以后数的加减法的学习有着潜在的影响。与此同时,儿童的表征思维,推理等能力在此也得到了发展。其实,像这样的民间体育游戏举不胜数。通过这些游戏的例证,我们也更加确信民间体育游戏对儿童认知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 (三)民间体育游戏对儿童情绪情感发展的影响 情绪情感是我们心理活动的重要构成因素,它可以发动,组织与干扰人的认知过程与学习活动,影响人际关系的性质与发展方向,影响人对待生活的态度。关于情绪情感发展的各种研究表明,儿童的情绪情感以先天遗传为基础,在后天以人际交往为基础的社会生活中丰富和发展起来。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以情绪的分化,情感的扩展与丰富,表达与表现形式的多样化与社会化为特征。儿童出生时就具有多种基本情绪,具有适应环境的基本功能。这些基本情绪在后天逐渐显露与分化,并且随着儿童身心发展与交往活动范围的扩大以及教育要求的提高。在基本情绪的基础上,逐步衍生出成就感,道德感,同情心,美感等高级社会情感。 民间体育游戏较之于课堂教学游戏更加生活化。儿童的参与性,积极性很高。且在游戏过程中,他们一般要和同伴共同商量,讨论如何组织游戏,自己俨然是一个主人,这时候成就感和胜任感则油然而生。而道德感也会在幼儿的交往中慢慢形成。民间体育游戏的进行还往往会伴随有儿歌、口令等,如“拍手歌”“编花篮”等,在这样的游戏中,幼儿能够伴随着动作的完成而逐渐地掌握韵律和节奏,且乐感美感也就很自然地慢慢在内心滋生。而情绪反映的是客观事物与主题需要的关系。民间体育游戏往往是顺应儿童的心理需要而开展的,所以,虽然在游戏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困难,发生各种矛盾,冲突,使幼儿产生焦虑害怕等消极情绪。但是,还是以快乐的、向上的、积极的情绪为主的。 (四)民间体育游戏对儿童个性发展的影响 民间体育游戏所给予儿童的是更广阔的空间,更自由的环境。在这样的游戏中,儿童的自主性很强,他们可以发挥各方面的聪明才智,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得自己的身心各方面顺着本身的气质类型和谐的发展。而课堂教学游戏往往是根据制定的某一方面的目标而开展的,所给孩子自由发挥的空间不是很大。 如“捉迷藏”游戏中,儿童有足够的耐心,坚持等待别人来找他,也知道当自己被找到时,怎样用语言描述自己在等待过程中和被发现时的心情。这时,儿童往往用的是夸张和极其形象的语言,以达到渲染气氛的作用。就在这样的游戏中,他们学会了幽默,如何获得快乐。对于听的人来说,他们可以尽情地发挥他们的想象,想象对方当时的心情。而在这样的游戏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活泼,快乐的儿童。他的个性在游戏中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和体现。 (五)民间体育游戏对儿童社会性的发展的影响 社会性是指个体在社会性交往过程中获得的各种人际关系与特征以及在处理各种人际关系时所表现出来的心理倾向性,是身体健康发展、认知发展、情绪情感发展和个性发展的综合体现。社会性发展的水平或状态,可用家庭人际关系、伙伴关系、角色扮演、观点采择、社会性问题解决、群体适应、亲社会行为、道德品质等作为指标来评价测量。游戏是儿童社会性交往的主要形式也是他们社会性发展的重要途径。在游戏过程中,儿童要理解对方动作的意图和意义,理解游戏规则,协调、分享自己与别人关于游戏的构思,想法以及行为。 民间体育游戏大部分是群体性游戏,合作性游戏。在游戏中,儿童要与其他伙伴发生联系,逐渐地发现和了解自我和他人,了解他人对自己行为的反应,并通过努力使自己的行为能为同伴接受。个人作为集体成员要彼此相互适应,服从共同的行为准则,掌握和学习轮流,协商,合作等社会技能。而且,还可以通过一些角色游戏的进行,扮演一些角色,了解角色要求,这对他们的社会化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