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由汤汉斯主演的2004年电影《机场客运站》示範了一个人如何在一夜间因政治缘故丧失自己的国籍,变得无家可归,滞留异地。虽然电影情节纯属虚构,但主人翁所面对「被隔离」与「被异化」的处境,相信我们在人生的某些阶段都曾经历过。在以色列,一群二等公民几代以来都在面对如戏中般的「被隔离」与「被异化」,他们名叫Mizrahi。
Mizrahi,米兹拉希,是希伯来文中「东方」的意思,而Mizrahi Jews指的是那些自圣经时代居於中东、中亚、北非、高加索等地区的犹太人,他们很多都居住在以伊斯兰为宗教的阿拉伯国家,後来1948年以色列成立之後,很多米兹拉希犹太人在被穆斯林国家驱逐或自愿迁移的情况下回到以色列本地居住。
http://wx3/large/9c6beb89gy1fd778xyjiaj20im09rju4.jpg
据2005年统计,以色列超过一半犹太人家族中都有米兹拉希祖先。儘管如此,米兹拉希犹太人长期以来受到双重歧视:虽然自中世纪已经受穆斯林领袖统治,会说流利阿拉伯语,自小浸淫於阿拉伯文化之中,但阿拉伯社会从来都不将米兹拉希视为一份子;而在以阿什肯纳兹犹太人(Ashkenazi)当道的以色列,米兹拉希犹太人因为「不够犹太和「不够优越」而被社会排挤,只能从事低下阶层工作。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兹拉希犹太人到最後竟发现自己陷入了两头落空的状态。
http://wx3/large/9c6beb89gy1fd779516z9j20im0ah75z.jpg
兹拉希犹太人为了融入主流以色列社会,为了让下一代能够被接纳,他们开始抑压自己的阿拉伯文化和语言,重新学习希伯来语,做以色列人会做的事情,自我清洗历史。兹拉希犹太人在以色列落地生根,已经去到第叁代了。随著第一代逐渐离世,兹拉希犹太人的阿拉伯文化和历史亦渐渐被新生代兹拉希犹太人遗忘。
幸好近年得到以色列文化部长Miri Regev推动(她本身也是米兹拉希犹太人),米兹拉希文化在今天的以色列社会渐渐经历复兴。文学界代表有以色列诗人兼学者Almog Behar,曾创作新诗〈我的阿拉伯是无声〉(‘My Arabic is Mute’),述说兹拉希犹太人抑压阿拉伯文语的共同经验。
http://wx2/large/9c6beb89gy1fd779dznxej20im08k40z.jpg
音乐界代表有乐团Ecoute和Firqat Alnoor 。Ecoute由第三代米兹拉希犹太人组成,善於创作以中东旋律和希伯来歌词所写成的「Fusion」音乐,表达自己的米兹拉希犹太人身份。中东旋律正是祖父母年轻时在阿拉伯国家所听的音乐,而希伯来语就是第三代兹拉希犹太人所说的语言。
Firqat Alnoor由一群接受西方音乐训练的乐手组成,他们透过西方乐器演奏「东方」乐曲(「东方」在这里指中东、中亚、北非、高加索等地区),例如那些由六十年代阿拉伯女歌手Umm Kulthum所唱的作品,还有一些源自「东方」用阿拉伯语所唱的犹太宗教歌曲Piyut,复兴米兹拉希逐渐消逝的文化,同时希望在犹太和阿拉伯两者充满分歧的年代传递和平的讯息:
I hope we can show how people can live together by bringing Jews and Arabs together to recognize that there are things we share.
—Hana Fataya,Firqat Alnoor乐团创办人
(译:我希望我们的音乐可以向人们示範何谓和睦共处, 犹太人和阿拉伯人是有共通点呢。)
http://wx3/large/9c6beb89gy1fd77akeoofj20im0b6wha.jpg
今天的米兹拉希犹太人依然面对以色列主流社会歧视,但不同的是新生代不再像祖父母和父母一样害怕自己的过去,相反,用「以色列米兹拉希犹太人」这个新身份寻找自己的阿拉伯根源,拥抱和保存属於米兹拉希的历史。
http://wx1/large/9c6beb89gy1fd77b3mg2oj20im02n74c.jpg
阿什肯纳兹犹太人(Ashkenazi Jews)是欧洲历史悠久的犹太群体,近两个世纪从欧洲移民到美国等地。他们接受过教育,视自己的文化较米兹拉希犹太人「优越」。
美国电影大师Stanley Kubrick的家族都是阿什肯纳兹犹太人。
Reference: The Guardian & Wikipedia
文字:FLORIELLE/HOKK FABRI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