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简介:
张传银,字子玉1950年6月生。山东济南人。1978年在沈阳美院国画系进修花鸟画专业,以后又受到著名画家霍春阳先生、张鹤云先生等大家的指导和熏陶。多年来对中国花鸟画艺术不懈追求,形成了“简洁、沉静、淡雅、空灵”的风格。1997年隶书书法作品获中国历史博物馆“孙膑杯”书画大赛铜奖。1998年《鱼乐图》被世界书画家协会评为金奖并收藏。1998年《九龙图》获“滕王阁杯”书画大赛二等奖。1999年《荷塘游鱼》被神州当代书画家评委会评为金奖并被《人民画报》社收藏。2005年8月《微山湖畔》获《中国书画报》社,历史博物馆举办的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书画大赛银奖并被收藏。9月在郑州成功举办个人书画展,《中国书画报》、《河南商报》、《郑州日报》、郑州电视台、济南电视台等多家新闻媒体作专题报道。书画篆刻作品和传略先后载入十几部美术典籍,并出版《张传银书画选》。
现为河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国画家协会理事,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郑州板桥书画院名誉院长。
张传银花鸟画浅读
□王佩飞
中国传统意义上的写意花鸟画是以“鸟欲言,花欲语”为创作要义的。长期以来,它成为衡量一个画家成功于否的标准,这当然无可厚非。但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也约束了画家们的创新,千篇一律,难见新意。很少有属于自己的艺术语言,自己的意象符号。近日,笔者有幸拜读了著名画鸟画家张传银先生的《张传银花鸟画选》,不由产生了耳目一新的感觉。
传银先生在对传统花鸟画的继承上做了可贵的探索和创新,他师古而不泥古,寓意画外,刻意创新,刻意求变,物我相忘。在把握传统精华,突破定式方面作了积极大胆的尝试,融写实与写意为一体,揉和诸多的艺术原素,使笔下的花鸟形成抒情似的写意格局,从而形成自己简洁、清新、淡雅、灵动的风格。先生的写意花鸟大多取材很小,却超尘脱俗。他不流俗,不矫情,不慕虚名。在他笔下,体现的就是生活的真实:乡野的树木、花草、喜鹊、麻雀、狐狸以及院中的小鸡、池中的金鱼等等,信手拈来就是最好的题材。这些乡村常见之物,经他的点染,愈发显得生机勃勃,栩栩如生;美丽可爱,富有生命活力。他吸纳了乡土的质朴,捕获了天地的灵气,为自己开辟了一条洋溢着生命张力的创作之路。看他的画,你绝对会眼前豁然一亮,心灵顿时变得澄澈愉悦。
传银先生的代表作品《锦上添花》、《梅林归雀》、《兰草图》结构严谨,布局精湛,以小见大,将盎然生趣展现于寸缣尺楮素宣之上,实为难得。而在《葡萄熟了》、《荷塘鱼趣》等作品中,他用视觉印象思考笔下物体之具在形式,加强水墨融合的潜作用,水融于墨,化墨于水,形成水破墨,墨破水的艺术特色,使画面充盈着空灵鲜活的水墨效果。
传银先生的另一幅代表作品《金玉满堂》,画面清澈纯净,波光粼粼,充盈着强烈的流动感。可谓妙笔生花,出神入化。给人以欢乐、唯美的享受。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传银先生是一位具有别有见树的个性和艺术表现及艺术主张的美术家,更是一位热爱生活的人。我们有理由相信他能创作出更精、更美更不平凡的画作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