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寅年 十一月初七日
吉祥,(2022年11月30日)醒来背禅诗
一、原文
【宋】惠崇禅师(?—1017)
《书林逸人壁》
诗语动惊众,谁知慕隐沦。
水烟常似暝,林雪乍如春。
薄酒懒邀客,好书愁借人。
有时行药去,忘却戴纱巾。
二、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隐士生活和心情的诗。难能可贵的是,寥寥八句,不仅写出了隐者林逸人的身世、生活环境,还细致地刻画出了他复杂的心态和高尚的人格。
从诗的前四句我们可以得知,林逸人原本是个诗句动众的才子,如果在仕途上走下去,未必不可以有一个锦绣前程。但是,他把这些都捐弃了,栖隐山林。
惠崇来拜访他时,正是冬末春初。只见他的居处,烟水苍茫,林雪初降,于严寒中透露出春天的气息。
五、六句则写他的孤独、好学。如果说 “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陶潜 《移居》)
和“不好诣人贪客过,惯迟作答爱书来” (吴伟业 《梅村》)
是一般知识分子好客慕友的习惯,那么,“薄酒懒邀客,好书愁借人”的心态则别是一种境界。
在这里,世俗的应酬都抛弃了,人只生活在完全属于自己和书本的世界里。薄酒独酌,奇书自珍,在孤独中与好书“对话”,自有一番深醇的人生滋味。一想到这番
“恋情” 可能被借书人夺走,痴情而敏感的读书人难免有 “好书愁借人” 的
“心病”。就发掘知识分子的“奇癖”而言,惠崇这一联,真可谓体察入微,入了巨匠阃域。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有此 “奇癖”
的人已决绝世情。
七、八句笔锋突然一转,通过对林逸人急如星火、光着头顶风冒雪赶去医治病人这一行动的描写,又把他急公好义的古道热肠刻画得栩栩如生。这样,一个超凡脱俗而又具有深厚的人道主义精神的隐者形象就矗立在我们心上了。
钱易曾评惠崇诗曰:
“步骤高下,去古人不远。释子之诗,可相等者不易得。”读了这首诗,我们会觉得钱易说得真不错。
三、作者简介
惠崇禅师(?—1017),淮南人,列属宋代著名“九诗僧”之七。诗以五言见长,画以山水小景为佳,工画鹅雁鹭鸶,寒汀远渚,意境荒率虚旷,世称“惠崇小景”。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