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S-T教学分析法

(2016-12-27 15:22:26)
分类: 读书有感

国内外课堂教学过程的分析研究方法:S-T 教学分析、弗兰德斯分析方法(FIAS)、TIMSS和基于信息技术的互动分析系统(ITIAS)等。

1. S-T 课堂教学分析

S-T 课堂教学分析是通过实际观察教学过程或观看教学录像,以某一确定的采样频率对教学过程进行采样, 然后对样本的行为是否源于教师进行判断,并以相应的符号ST 记录形成S-T 数据。根据数据表可以绘制成S-T 曲线,计算教师行为占有率Rt、师生行为转化率Ch, 绘制Rt-Ch 图以确定课堂教学的模式。S-T 分析的目的在于,得到对教学过程中教师行为及其他行为分布情况的量性分析数据并支持客观的指导性意见,从而找到完善教学的具体方法。S-T分析只将教学中的行为分为非教师行为和教师行为两大类,不对具体是什么行为进行界定和分析,因此尽管标记的数据类型少,但容易做到准确判断,受分析者主观影响小,计算简单,还可确定课堂教学模式。但由于仅从教师行为和非教师行为两个维度作判别,不对行为的具体表现和特点进行描述,分析数据颗粒度较大, 难以对教学模型中具体教学行为的特点、不同类型行为的分布情况等进行分析,因此难以反映出整个教学过程的具体表现和特点。

S-T 教学分析法适合于进行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行为的分析,是目前国外研究较为成熟的教学分析工具。

S-T 分析法即Student-Teacher 分析法,主要用于对教学过程的定量分析。它将教学过程以图形表示,使得研究者可以采用可视化的方法对教学过程加以研讨,是一种有效的定量分析方法。

S-T 教学分析法的主要步骤是:(1)对教学行为进行划分。(2)观摩教学,按照相同的时间间隔进行采样并记录行为数据。最好是观摩教学录像,因为教学录像可以进行反复回放,保证采样和记录的准确性。(3)根据记录数据建立S-T 图和Rt-Ch 图(具体介绍见后文2.4)。(4)根据S-T 图进行教学过程分析,根据Rt-Ch 图进行教学模式分析。

D 是指教师与学生交互对话的行为(我们认为在化学教学中师生合作完成的教学实验也应该标记为D)。并指出在绘制S-T 图时,STD 有所区别,但计算RtChD 当作T 处理。

S-T 曲线及教学过程分析:;一个T 对应30秒的水平线段,一个S 对应30 秒的垂直线段,而一个D对应30 秒的45 度倾角的线段。

Rt-Ch 图及教学模式分析:

Rt ChS-T 分析法中两个重要的参数,它们分别表示教师行为占有率和行为转换率。Rt 值是指统计的教师行为(含DT)数在统计的数据总数中所占的比率。Rt 值越高,表明课堂中教师活动越多。Ch 表示在统计记录的数据中,教师行为与学生行为之间发生转换的次数。Ch 值越高,说明课堂中师生的对话与互动就越多。 

运用S-T 曲线来分析教学过程,能够较为准确、直观地了解课堂教学中师生教学行为的情况。

S-T 分析法是一种能够直观表现教学模式的教学分析方法, 它可用于对教学过程进行定量的处理和评价,获取客观信息,判断课堂教学模式,有利于教师进行深刻的教学反思,完善课堂教学。它将教学结果以图形表示,以采用可视化的方法对教学过程加以研讨。通常情况下一节45 分钟的课程可以按照每30 秒间隔取样,15 分钟内的课程每隔10 秒钟取样。

通过该S-T 图可以看出教学全过程中教师行为与学生行为随着时间是如何变化的,可以看出师生的教学情况。分析其教学活动中存在的优点与不足,从而可以进一步就教学设计和教学行为进行修正。

S-T 分析法是一种比较科学的教学分析方法,对于评价教学活动、改进教学过程、优化信息的传递和处理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启示作用, 能够客观地描述分析教学过程, 并以图形的方法直观地表现出了教学性格,利于教师进行自我评价和反思。

人的认知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光靠量的评价难以得出满意的结果,我们应该以人为本,从多角度对教学过程进行综合评价,既要有理性的分析,又要有感性的认识,从而实现教学的优化。

S-T 分析法即Student-Teacher 分析法,主要用于对教学过程的定量分析。S-T 分析法将教学中的行为分为学生S 行为和教师T 行为两类,通过对教学过程的观察,以一定的时间间隔(30 秒)对观察内容进行采样、记录,然后根据教学过程中T 行为所占比例情况和T 行为与S 行为的转换情况分析其教学模式。它将教学分为四种不同的教学模式:练习型、讲授型、对话型和混合型。

S-T 教学分析法进行量化的教学过程进行评估。

教学过程是指师生间的信息传递过程,这种过程在时间轴上展开和变化,复杂而动态,所以人们在评价教学时,往往掺杂很多主观因素,而S-T 分析法可以避免这样的弊端来提供定量且客观的指导性

意见。它通过有效地记录、处理和分析教学过程中的数据,然后将所得信息用于评价和完善教学过程,基于S-T 分析法对美国名校视频公开课进行定量分析,判断其教学模式,能够促使中国高校升华教育理念,进一步完善现行教学模式。

ST(StudentTeacher)分析法,主要用于对教学过程的定量分析和评价。

研究步骤:第一,选取课程时长为50min;第二,设定采样时间间隔为20s;第三,S 行为定义为师生问答这种互动行为,T 行为定义为非S 行为之外的所有行为;第四,若采样时刻为教师行为,则在表格中记入T,否则记入S,并由这些符号构成一个S-T 数据列;第五,计算T 行为占有率和师生行为转换率;第六,按照教学模式标准参数对照表,分析该课程教学模式。

2. 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FIAS

1970 年,美国学者弗兰德斯(Ned.Flanders)提出了互动分析方法(FIAS),它以师生语言的互动行为作为分析元素,并对每一类语言行为进行操作定义。实际应用中通过对教学过程进行定时抽样获取分析样本, 然后根据语言类型列表对样本进行编码处理,把课堂教学过程的样本量化。通过对数据矩阵分析反馈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提出改进方案,具有诊断性。该系统包括三个组成部分:一套描述课堂互动行为的编码系统,即量表;一套关于观察和记录编码的规定标准;一个用于显示数据,进行分析,实现研究目标的互动分析矩阵。

FIAS 在课堂教学分析中被广泛地应用,它能够量化课堂教学中师生的言语交互行为,并进行统计和分析处理。同时,结合课堂观察中所得到的对教学描述的资料,可对课堂教学进行全面分析,诊断性强。

不足之处如分析中只针对语言行为进行分析因此一些没有语言发生却有重要教学意义的行为被当作沉默行为处理 如学生进行操作实验学生练习教师演示媒体等这影响了分析数据的可靠性和分析结论的合理性其二它重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语言行为表现忽视了学生方面的因素无法真实地了解课堂中学生的学习行为其三信息技术的使用已经是现在课堂教学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在FIAS 里无法反映出这一类的交互行为只是将其作为沉默其四分析系统中沉默这一类语言行为,由于具体所代表的情形很复杂,观察者无法对其进行准确的区分和认识。

弗兰德互动分析系统(Flanders interactionanalysis )是一种课堂行为分析技术, 用于记录和分析课堂中师生语言互过程及影响。

 http://s16/mw690/002RwAolzy77wbuYHMz8f&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