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实景人物光线处理:以《花样年华》《七宗罪》为例

(2013-01-17 11:46:31)
标签:

灯光

灯具

光线

花样年华

七宗罪

教育

分类: 光线

由于实景打光不方便,就要充分发挥每一个灯具的照明作用,往往一灯多用。在照明方法上采用整体布光法,一次就把实景空间的各部分光线布置好,环境的主光也是人物的主光,同样环境副光也是人物副光。只是在拍摄具体镜头时,如果人物所处位置光线不适合时,可以临时调整,或者局部加光修饰。常规情况下,不是十分必要时尽可能不单独对人物打光处理,这是与摄影棚光线处理的不同之处。以上是实景中人物光线处理主要特点。
 
例:《花样年华》
 《花样年华》在日景中对混合光灯光型色温胶片的运用,相对夜景气氛反差较小:
 

http://www.pmovi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212/25/110020trkr9nh9n9nvnckh.jpg

 

http://www.pmovi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212/25/110020dk99ylcdyfn1y18j.jpg

 

      第一主光光源模拟屋内自然光光效,既是环境光源也是人物第一主光;第二主光光源是装有高瓦数(250W—300W)灯泡的顶棚吊灯,既是环境光源也是人物主光。
       人物副光来自画左门内,可以使用镝灯加上柔光片,或钨丝灯加蓝纸与柔光纸打在相对的墙面上产生反射光,为局部环境光,同时也是人物副光。反差相对夜景气氛较小,日景气氛明显。
 

 

http://www.pmovi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212/25/110339ejfgf8luuqzf12f8.jpg

 

      同样是《花样年华》的此处场景,打上夜景光效后,依然运用混合光与灯光型色温胶片,相对夜景气氛反差较大:
 

http://www.pmovi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212/25/11033944zfk7mf1m75o7xx.jpg

 

 

http://www.pmovi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212/25/110339x6a6u6zv00v5usav.jpg

 

 


      第一主光光源来自房间内的低色温光,第二主光光源是装有高瓦数(250W或300W)灯泡的顶棚吊灯,既是环境光源也是人物第二主光。
       当第一主光光源即来自房间内的低色温灯关闭后,人物只靠微弱的环境散射光做副光照明,呈剪影形态。身后第二主光即远处壁灯和吊灯照明了环境,并起衬托前景剪影的作用,使画面影调明暗变化丰富,夜景气氛特点明显。
 

http://www.pmovi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212/25/110340oioxhzup2ahu1j0p.jpg

 

 

 

http://www.pmovi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212/25/110340s48lzugxxgxlcpbx.jpg

 


      第二主光光源是装有高瓦数(250W或300W)灯泡的顶棚吊灯,既是环境光源也是人物主光。人物副光只是来自第二主光对环境照明的漫射光,而非专门的光线。
 

 

http://www.pmovi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212/25/110337l5p8s6e5vl5xzppl.jpg

 



接下来我们来看《花样年华》中另外一个日景场景中一个镜头光效的变化。这个场景依然是靠混合光照明,使用灯光型色温胶片,相对夜景气氛反差较小。
 

http://www.pmovi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212/25/134605wd9n832g2abeb23d.jpg

 

 

http://www.pmovi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212/25/134606kkyy32e2x8yyt0wr.jpg

 

 


      人物从远走近,先是走到无光源区域呈剪影形态并产生明暗对比变化。      然后被人物第二主光照明,第二主光来自画外模拟窗外自然光透过暖色窗帘的效果,形成明显投影,与后景单纯的光效形态形成对比;亮度和色温较低,与后景明亮的影调和较高的色温形成对比。
       最远处背景墙壁的光线模拟窗外自然光光效,光线形态单纯,没有过多投影,亮度和色温较高。人物第一主光为房间内模拟窗外自然光效的光线,与背景光方向相同,既照明人物也照明环境,亮度和色温也与背景光相同。
 

http://www.pmovi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212/25/134639akf8kj557kkjwfig.jpg

 

 

      这些方法使人物光效与环境光效保持高度统一,真实感很强。但是人物光线形式往往与传统造型要求、某些戏剧表现格格不入,从传统的用光观念来看不利于人物形象的表现。特别是光源位置较低或较高时,形成脚光和顶光形态,与传统造型要求出入更大。因此在拍摄之前,从选景开始就要注意实景中的光源位置、光源和灯具种类对不同内容与风格影片的气氛和造型的影响。          
       但也要注意,有时人物处在某一位置上时,环境主光不起作用,或者主光太弱,不能达到技术上曝光的要求时,需要用灯光重新模拟以加强。某些时刻环境光源照在人物脸上不符合造型要求,就要适当调整主光位置、强度、方向,也可以另用灯光给予照明。

 

例:《七宗罪》
 
      警察局长在办公室较小的百叶窗旁,距窗较远,而他脸上是较均匀的直射光源。这时的人物造型是不需要很强的百叶窗投影光效的,而在窗外打较强聚光灯的话,人物和环境就会呈现明显的百叶窗投影光效,同时又会出现大面积的亮而破坏整体气氛。
 

http://www.pmovi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212/25/135019qulc6cuajhrm2jmq.jpg

 

 

http://www.pmovi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212/25/135020osopnvnsx1ssjnyh.jpg


      摄影师在此处采用的照明方法是这样的:警察局长的人物主光来自画外上方的聚光灯加纱模拟再现百叶窗光效,而画右百叶窗只是被单纯地打亮以产生局部小范围的投影光效。
 

http://www.pmovi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212/25/135021vbnz3qaax3xadqea.jpg

 

 

接上例的反打镜头:
 

http://www.pmovi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212/25/1350228daggd3aa33g52z3.jpg

 

http://www.pmovi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212/25/1350220g6qgfqigr2qz06n.jpg

 

 

http://www.pmovi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212/25/135022j5e2px22jurv3qe2.jpg

 

      探长的人物光照明:主光来自两个方向,一是画左其身旁的发射散射光的工作灯,以侧光照明人物;二是画左上方较弱的直射光从逆光方向修饰人物。

 

http://www.pmovi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212/25/135024qrw530ci3zswct6t.jpg

 
      下面谈谈两人或多人调度的光线处理。
       效法自然光的布光法,要求如实地再现每个人物与光源特有的明暗和色彩关系。当多人在同一个实景环境时,每个人物的空间位置,与光源相对方向、距离都是不同的,因此每个人物身上的光线效果也皆不相同。
 
见下例:
       《七宗罪》的办公室内景中,环境主光是画左的办公光源,由于甲乙两人与办公主光源距离不同,身上的光效也不相同:年轻警长靠近窗子,处在光区里,光线较强,有显明的受光面和背光面;老警长处在后面,处在台灯照明区域,光线较弱。
       光线处理见下图,聚光灯在窗外模拟直射光光效透过窗子做新警长的主光,窗外另一聚光灯照明距离较远的老警长,在他转头时因距离较远而亮度较暗。而当老警长接电话并靠主光较近时,脸部亮度明显增加。

http://www.pmovi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212/25/135025mgutsds1i1iuw40s.jpg

 

 
      用聚光灯在摄影机后,照在白色反光板上产生散射光,作人物和环境的副光使用。

 

http://www.pmovi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212/25/135019eduddbs6m7in15vd.jpg

 
      实景多人的传统布光法相对就简单多了,人物光处理主副光并不按其位置与环境光源的距离远近布光,其亮度和光比在不同位置没有明暗强弱变化。
 
选自:《电影摄影照明技巧教程》 (插图版)
 

 

                                                                         本文来自: 拍电影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