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驼祥子》导读教学设计
(2020-10-04 15:47:26)
标签:
微课题 |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1、
2、
老舍(1898—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是中国现代小说家、戏剧家、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被誉为“
(设计意图:学生介绍收集的资料,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
2、她圆脸,眉眼长得很匀调,没有什么特别出色的地方,可是结结实实并不难看。上唇很短,无论是要生气,还是要笑,就先张了唇,露出些很白而齐整的牙来。
4、为人热情,曾三番五次劝祥子去放高利贷,但都因祥子的固执而失败了。高妈
6、她也长得虎头虎脑,因此吓住了男人,帮助父亲办事是把好手,可是没人敢娶她作太太。
7、 他个子很大很高。圆眼,肉鼻子,两条眉很短很粗,头上永远剃得发亮。腮上没有多余的肉,脖子可是几乎与头一边儿粗;脸上永远红扑扑的,特别亮的是颧骨与右耳之间一块不小的疤——小时侯在树下睡觉,被驴啃了一口。
(设计意图:让学生说出有关人物,联系故事情节谈谈对人物认识,进入文本,调动兴趣。)
三、介绍创作背景
1936年开始创作《骆驼祥子》。 1937年一月在《宇宙风》发表。老舍:当我刚刚把它写完的时候,我就告诉了《宇宙风》的编辑:这是一本最使我自己满意的作品 。
作品描写的是20年代末和30年代初北平城内人力车夫的生活,它通过洋车夫祥子买车丢车,攒钱丢钱,劳苦终生,一无所获的悲惨遭遇,表现了在中国半殖民地化过程中,城市下层贫民由“人”蜕化为“兽”的过程。
(设计意图:总体了解作者创作背景与意图,让学生知道作品概要,为深度学习做铺垫。)
四、如何阅读《骆驼祥子》大家谈
1、学生回答问题。
2、教师总结明确并板书
(1)、读题目,思考含义;(2)、读故事,梳理情节;
(3)、读人物,分析形象;(4)、读背景,总结主旨;
(5)、读语言,体验特色。
(设计意图:让学生畅所欲言,谈方法、谈情节、谈人物、谈描写等等,调动兴趣,交流分享。)
五、具体分析
(一)读题目,思考含义
教师引导:题目有几层含义?
学生回答问题。
教师明确并板书:以“骆驼祥子”来命名有三层含义:(1)点明小说的主人公——祥子;(2)概括著作的一个主要情节——骆驼祥子称号的得来。(3)揭示主人公的性格——像骆驼一样吃苦耐劳、沉默憨厚。
(设计意图:学生谈理解,初步了解人物的命运。)
(二)读故事,梳理情节
教师引导:祥子都经历了哪些事情?
学生回答问题。
教师明确:一起:来到北平当人力车夫,苦干三年,凑足一百块钱,买了辆新车。一落:有一次连人带车被宪兵抓去当壮丁。理想第一次破灭。
二起:卖骆驼,拼命拉车,省吃俭用攒钱准备买新车。二落:干包月时,在一次搜捕中,祥子辛苦攒的钱也被抢去,第二次希望破灭。
三起:虎妞以低价给祥子买了邻居二强子的车,祥子又有车了。三落:为了置办虎妞的丧事,祥子又卖掉了车。第三次彻底绝望。
(设计意图:学生谈故事情节,大体了解人物的主要经历。)
(三)读人物,分析形象
教师引导:祥子前后有什么变化?
学生回答问题。
教师明确并板书:他是个勤劳正直、诚实善良、纯洁憨厚、坚强健壮的车夫,狭隘孤立的个人奋斗思想和残酷腐败的黑暗社会使他堕落为吃喝嫖赌、懒惰狡猾、肮脏猥琐、自私麻木的行尸走兽。
(设计意图:让学生深入思考,更进一步了解主人公形象。)
(四)读背景,总结主旨
教师引导:祥子的悲剧原因是什么?
学生回答问题。
教师明确并板书:
20-30年代正是中国现代史上最黑暗、最混乱的多灾多难的年代。新旧军阀不断的争权夺势的混战,再加上各种自然灾害的横行,使得中国农村迅速走向破产。而成批破产的农民,为了谋求生路便纷纷涌入城市。祥子就是这些涌入城市的破产农民中的一个典型。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讨论。让学生结合背景,深入思考,能够进一步领悟主题。)
六、课后作业:
(设计意图:读写结合,加深理解,保持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