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名著导读】——以《骆驼祥子》为例

(2020-07-05 21:50:47)
标签:

课题

                       【名著导读】——以《骆驼祥子》为例

《骆驼祥子》是老舍先生的著名小说。小说描写了祥子作为普通人力车夫的一生,反映对底层劳动人民生活状况的关注和同情。同时还塑造了祥子、虎妞、小福子、刘四爷等一系列人物形象,展示了一副具有老北京风情的世态图。部编教材中与《骆驼祥子》相匹配的读书方法是:圈点与批注。
    语文统编教材总主编温儒敏指出:整本书阅读的教学目的主要是让学生养成阅读习惯、掌握阅读方法。
  设计原则
  1.立足文本特点
  《骆驼祥子》是老舍先生的著名小说。小说描写了祥子作为普通人力车夫的一生,反映对底层劳动人民生活状况的关注和同情。同时还塑造了祥子、虎妞、小福子、刘四爷等一系列人物形象,展示了一副具有老北京风情的世态图。此外,创造性地运用北京市民的口语也是这部小说的特色之一。
  2.结合教学内容
  部编教材的编写理念,阅读意在构建一个从教读课文自读课文再到课外阅读三位一体阅读体系。因此,在设计导学单时,要重视对学生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的培养,学以致用。此外,部编教材中与《骆驼祥子》相匹配的读书方法是:圈点与批注。
  3.关注学生学情
  现状来看,学生在进行名著阅读时存在不会制定阅读计划、不懂得阅读方法、对文章主题思考不深入等问题。且《骆驼祥子》反映的是旧中国城市底层人民的苦难生活,学生读来有一定障碍。
  板块设计

【阅读寻

1.祥子买上新车才半年,北平街上就流传的消息,因为这个消息,涨价了,开始出逃了,拉车的。

2.祥子照常拉车,并不因为谣言而偷懒。他听说车都不敢出城,因为。而祥子和一个年轻的光头矮个车夫为两块钱的车费,还是去了。
  3.祥子和光头矮个车夫连车带人都被兵捉了去。
  4.意味着祥子自食其力的理想第一次破灭了。
  设计意图:小说是以刻画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本题意在检测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引导学生在阅读小说时,关注小说的三要素以及小说中的其它关键信息。
【阅读概括】
  请概括本章节的主要内容,100字左右。
  设计意图:概括能力是指一个学生对文章内容所具有的归纳、简要复述和总结能力。本题意在检测学生的概括能力,通过对信息进行筛选和整合,以促进学生对文本的整体感知。                                

【阅读赏析】

运用批注法,圈画出下面语段的重点、难点或疑点,从内容、结构、写作手法、语言特色等方面,写下自己的阅读体会,提出自己的见解或疑问。

设计意图:部编教材中《骆驼祥子》相关的读书方法为圈点批注。圈点批注在教材的自读课文中已有所体现。文本框左侧内容为文章中相对典型的语段,右边留白,方便学生圈点批注,力求让学生在多次实践中掌握圈点批注的阅读方法。在圈点批注的过程中,品味文本的独到之处,感受作品的魅力。

【阅读思考】

 

大个子,你怎样?一个年轻的光头车夫约祥子一起拉车出城,祥子想的是凭这样的赞美,似乎也应当捧那身矮胆大的光头一场;再说呢,两块钱是两块钱,这不是天天能遇到的事。危险?难道就那样巧?况且,前两天还有人说天坛住满了兵;他亲眼看见的,那里连个兵毛儿也没有。这么一想,他把车拉过去了。试分析一下祥子产生这种心理的原因,你如何评价祥子的这种心理?
  设计意图:此版块的设置意在培养学生的深度思考能力,让学生在阅读时学会质疑与探究、激疑与论证、评估与判断。同时,逐步推进学生对《骆驼祥子》主题的理解。
  实施目标
  1.督促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你怎样对到经典,经典也将怎样对待你。良好的阅读习惯是保证整本书阅读质量的重要前提。
  2.掌握圈点批注这一读书方法。圈点的内容应该是文章的重点、难点、疑点,或者自己深有体会之处;批注可以从作品的内容、结构、写作手法、语言特色等方面着手。
  3.通过分享展示,增加阅读深度。阅读成果的展示,以结果引导过程,让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所得,与老师、同学一同探讨自己阅读中的困惑,在交流中加深对作品的解读。
  实践策略
  1.制定阅读计划
  《骆驼祥子》这本小说一共24个章节,让学生以章节为单位制定自己的阅读计划,明确自己每天要阅读的章节数量。学生完成每天的阅读任务后,以”或“√”等多种形式记录,表明自己已经完成当天的阅读计划。
  2.及时完成导学单
  老师设计的导学单以小说的章节为基本单位,《骆驼祥子》整本书阅读,一共设计了24张与之匹配的导学单。学生利用每天中午半小时的阅读课时间,在落实书本阅读的基础上,完成导学单上的内容。
  3.成果分享与交流
  阅读分享,有助于形成平等交流的阅读氛围,有助于改善学生对阅读的态度,有助于互相启发、互相激励,也有助于提升阅读的质量。在学生完成导学单后,就阅读赏析”“阅读思考两大板块进行阅读成果的分享与交流。
【阅读赏析】成果展示
【阅读思考】成果展示
  实施建议
  1.导学单问题的设计要有梯度。关注学生能力的提升,从信息的提取、筛选到信息的整合归纳,从信息的理解分析,到拓展延伸,体现语文学科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2.切实推动学生的整本书阅读。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有目的地自主阅读,结合多种形式,不断激励其进行持续阅读。真切的读书体会,好过网上搜集的一切信息。
  3.重视阅读成果的交流与分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