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心灵故乡---陕西

(2012-03-18 10:00:16)
    陕西我们已走过多次,每一次行走都留下不同的记忆。
    陕北漫无边际的黄土高坡,粗犷、雄浑,生生不息的黄河水,充满了灵气。古长安城的遗迹、秦始皇陵、兵马俑、大小72座帝陵,无不蕴含着丰富而博大的中华文明;灵秀险峻的华山、激流澎湃的壶口瀑布、高亢的陕北民歌、秦腔,无不体现厚重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黄土风情。
    我们驾车驶出新疆,经甘肃到达西安,重访了西安古城及周边逐一名胜古迹。
    在登上华山北峰,饱览了华山景色后,下山沿G65高速向北直奔下一个目的地---黄陵县。
心灵故乡---陕西

心灵故乡---陕西
                                           黄帝陵景区
    黄土高原上有处古老的陵墓---黄帝陵。它深藏于乔山古柏之中,世称“天下第一陵”。
心灵故乡---陕西
                                            黄帝陵
    黄帝为五帝之首,名轩辕。生于陕北黄土高原,即今日的黄陵县,亦生长于此,葬于黄陵乔山。黄土高原,坦荡浑朴,博大雄沉,山丰土厚,土色呈黄。黄,地之正色;土,五行之尊,万物之本。黄土,祥翠地脉,有土德之瑞。故轩辕天下号曰黄帝。黄帝居位百年。
    跨越沧桑岁月五千年,追寻炎黄子孙的根与源。
心灵故乡---陕西
                                         中华姓氏图腾
心灵故乡---陕西
                                        
    黄帝陵景区外有一片由五千块石头铺成的场地,象征着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
  心灵故乡---陕西
   
    世人皆有祖,岁岁祭黄陵。这让我想起了张明敏的那首歌: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国印,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在我心中重千斤,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心中一样亲---,不由顿生感慨。
    黄陵县至壶口新建了高速公路,路况非常好,但由于每公里收费高于0.5元,全程83元,所以路上车辆很少。途中的厢寺川是国家原始森林景区,正在修建中。我们经过时,正值九月底,秋意渐浓。满山的绛红色、深橙色,一簇簇地掺杂在绿色的树叶之间,层层叠叠,斑斑斓斓,犹如浓墨重彩的油画,从厢寺川一直绵延到宜川县。
心灵故乡---陕西
                                      这是看来还很平静的黄河水
    黄河流至壶口,巨流从宽300余米的两山之间汹涌奔腾而下,在龙王一带河槽猛缩为30余米,聚拢的河水坠入深潭,落差达20米,有如茶壶注水。
心灵故乡---陕西

心灵故乡---陕西
                                            壶口瀑布
    河水从高处横面泻下,浪涛滚滚,水花飞溅,声如雷鸣。一团团水汽上升,在阳光下,变成道道彩虹。
心灵故乡---陕西

心灵故乡---陕西

心灵故乡---陕西
                                           壶口瀑布
    我们这次到壶口瀑布的时间很凑巧,陕西刚刚下过暴雨,壶口瀑布的水量非常充沛,震撼心魄。“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的诗句和这奔腾的黄河水一样,绵绵不绝,荡气回肠。
    从壶口到延安,一路景色宜人,201和303省道的路况都很好。高原、山林、田地不断从车窗外掠过,一路顺畅来到南泥湾景区。“如今的南泥湾,是陕北的好江南”。
心灵故乡---陕西

心灵故乡---陕西
   
    延安是中国革命的摇篮。在这里我们参观了王家坪、杨家岭、枣园等革命遗址。
心灵故乡---陕西

心灵故乡---陕西
                                           枣园遗址
心灵故乡---陕西
                                          延河水
    如今的延河水几近干涸,很令人担心。
    清凉寺景区很值得一看。特别是万佛寺中的一万尊佛像,雕塑得栩栩如生,保存基本完好。
心灵故乡---陕西
                                          延安清凉寺
    面对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手捧滔滔的黄河水,寻根祭祖与黄帝陵前,一种历史的厚重感油然而生。
    陕西对我来说不仅仅是旅行的目的地,更是心灵的驿站。这片纯朴而神秘的土地是我祖祖辈辈生长的地方。
心灵故乡---陕西

心灵故乡---陕西
                                家乡的那道沟、那座山、那片塬
    我的父亲出生在陕西北部的一个偏僻的大山里,从小靠放羊接济家里生活。十三岁那年,偷偷从家中跑出来,参加了陕北刘志丹的游击队,走上了革命的道路。1935年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父亲加入了中国工农红军,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三大战役)、湘西剿匪、抗美援朝,走出了他革命的一生,精彩的一生。
    我记得第一次到陕北,那时的我还很小。当时的陕北也很贫穷,从山西过了黄河之后,根本就没有汽车可以通到乡里,是母亲带着我们姐弟三人徒步走回家乡,路途的艰辛可想而知,令我终生难忘。
    多年后,父亲离休了,我们陪着父亲回到陕北。在一望无际的毛乌素沙漠上,父亲给我们讲他的战斗故事。父亲母亲为家乡做好事,参加植树造林,治理沙化;用自己平时的节省的钱,为山区里的孩子购买学习用品,为他们讲革命传统。这里的孩子喜欢他们,家乡的老百姓喜欢他们。
心灵故乡---陕西
                                  陪父亲去学校看望孩子们
    当我们自己驾车再走陕西时,父亲已经不在了。他说过,要叶落归根,要回到生他养他的那片土地上。他把自己留在了那里。一年后的清明,我们又来到陕北,祭拜父亲。
    家乡所在的榆林地区由于石油、天然气和各种丰富的地下矿产资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宽阔的柏油马路、豪华的五星级酒店、频繁出入的国外客商---,老百姓生活水平也提高了,到处都能看到一张张笑脸。榆林市完全是一座现代化的国际城市,再也看不到那低矮破旧的窑洞了。
    可是不知为什么,面对眼前的灯红酒绿,我依然会想起过去,想起乔石畔父亲曾经住过的窑洞;想起在微弱的煤油灯下,奶奶那布满皱纹的脸庞;想起头上扎着白羊肚毛巾的爷爷下山背水的身影;想起我们回家乡时,山里娃娃那怯生生的眼神和被高原紫外线照射出的红红的脸蛋儿。
    更会想念家乡那香喷喷的油糕,甜甜的黄米酒,还有老窑洞上面的枣树。每到枣子熟了的时候,人们就会上树打枣,已经熟透了的紫红紫红的枣子洒落一地,拾起一棵放在嘴里,那才叫甜哪,甜的醉人心脾。
    我是一个生长在城市里的孩子,从小家庭条件优越,受到良好的教育。可我始终对陕北情有独钟,始终把自己看成是一个陕北的娃娃。这也许就是割舍不断的血脉亲情和浓浓的乡情吧!我深深的思念和眷恋着这片土地。
    每一次重走陕西,都会感受一份厚重;都被浓浓的乡情所包裹;都会产生情感的悸动;都是一次对心灵的洗礼。我还会再来的,心灵的故乡---陕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温暖新疆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