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有意注意
(2018-09-30 22:25:54)
标签:
杂谈 |
学习是一项有目的、有计划的艰苦复杂的脑力劳动,往往不能单凭兴趣来进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运用无意注意规律引起学生对学习的注意外,更重要的是要遵循有意注意的规律,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
(1)明确学习目的任务
有意注意的规律表明:注意的目的越明确、任务越清楚,学习意志就越坚强,就越能在学习中排除各种困难和干扰,从而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教师在讲授每一门学科、每一章节时,首先要使学生明确学习的重要意义,以激发学生的有意注意。如在讲授磁场第二节电流的磁场的时候,首先从电与磁之间有很多相似之处引出很多科学家都致力于研究电与磁之间的联系,当讲到奥斯特实验可以得到电产生磁后,又提出如何增加电流周围的磁场?这样在进行讲课的时候明确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让学生动机明确,在遇到特别复杂的内容的时候更要说明问题的重要性,以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
(2)激发培养间接兴趣
两千多年前 ,孔子就提出过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但是直接兴趣毕竟有限,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间接兴趣。教师在教学中,对那些难以产生直接兴趣的内容应加强引导,激发和培养学生对学习该内容的美好结果的向往和追求,从而产生间接兴趣。这样就会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各种活动上。当在讲解法拉第电磁感应的时候,由于电磁感应是一个难点,而且很多计算题都脱离实际,学生觉得比较枯燥,普遍不感兴趣。笔者在教学的时候把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的过程讲给学生听,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用了十年!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的一点困难又算什么呢?从而鼓励我们的学生,培养他们不畏困难,努力探索的科学品质。
(3)严密组织课堂教学
教师应严密地组织课堂教学。教学安排必须紧凑,有节奏。要善于面向全体学生提出启发性的问题,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再请个别学生回答,并要求学生进行再补充,引导学生自始至终积极思考,使每个学生都投入到紧张的学习活动中,增加所有学生的思维活动量,减少注意分散的机会。同时,要把智力活动和实际操作结合起来。这样,学生的有意注意就能保持更长时间,因为实际操作本身要求有意注意参加,实际操作越复杂,对有意注意的要求也就越高。所以,对复杂的认识活动,应当把智力活动与实际操作结合起来。才能有助于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例如,我们的习题课,需要我们讲练结合,适当展示学生答案,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
(4)适当提醒走神学生
当发现学生注意分散时,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一定的措施,把学生的注意引回到教学内容上来,引导有意注意。调查中有85%的教师会请这位同学回答问题,而46%的学生认为教师讲笑话最有效。实际教学中可以采取的策略还有很多,例如,走到这位学生的边上,敲敲其桌子;或者用眼神与其交流,根据不同学生不同的个性,给予最适合的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