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乡村治理现代化理念与中国式现代化

(2023-02-08 15:21:26)

   实行村民自治以来乡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政治意识、思想观念、行为模式、生活方式都与以往大为不同,现代化程度明显提高。不过也应该承认,这种乡村治理现代化与“中国式现代化”有较大距离。
    一是对“中国城镇化发展道路”理解不深,忽略乡村长远战略发展。自从我国开启城镇化发展之路,城镇以几何数字增长,改变了中国城乡固有格局,这为现代化建设开辟了广阔道路;但另一方面,人 们较少思考乡村治理特别是乡村治理现代化问题,反而以忽略、无视甚至“去乡村化”方式对待乡村,即中国城镇化就是全力以赴发展城镇,将农村农民变成市民,以城镇化率作为现代化发展指标。
    二是对“乡村振兴”缺乏深入理解,必然影响乡村治理现代化方向。习近平总书记201710 18日在中共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不是权宜之计,而是一个长远的发展“战略”。换言之,未来中国现代化建设不能只有城市现代化这一极,它离不开乡村现代化这一基础和根本力量支撑。认识不到这一点,乡村治理与整个国家治理现代化都会成为空中楼阁。

三是对中国城乡统筹发展有所误解,阻碍乡村治理现代化实现。中国城乡统筹发展就是兼顾平衡、并行不悖、相得益彰。然而事实上,许多地方的城乡发展只是片面追求城市发展,对于乡村社会不以为然。究其因,仍与城乡二元对立的思维定式有关。按照国家有关政策,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就要反哺乡村,支持乡村现代化发展;然而,许多地方不断从乡村摄取资源,加速将村民变成市民、侵吞农民土地、资本下乡、 廉价购买农民宅基地和住房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