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古梵语语音研究》第七课:磨擦型子音0a 、=a 、sa 、ha

(2016-10-05 22:52:51)
分类: 梵语初步

 

梵文字母发音示意图(出自美国梵语协会)

《古梵语语音研究》磨擦音


第七课:磨擦型子音0a 、=a 、sa 、ha

0 、= 、s 、h 四个音都是磨擦型的辅音也就是说发音时对气流形成磨擦力。

(说明: 0 就是 s 上面有“/”, = 就是 s 下面有“.”。)

1、0a

0a 是口盖(舌根)音型磨擦音,发音时对气流形成磨擦力的位置在舌根部,也就是梵文字母发音示意图中2的位置,它的发音近似汉字“夏”的发音,也就是近似国语拼音“ㄒ一ㄚ”的发音。

(说明: 0 就是 s 上面有“/”。)

2、=a

=a 是反舌(卷舌)型磨擦音,发音时对气流形成磨擦力的位置在梵文字母发音示意图中3的位置,它的发音近似卷舌的“萨”,也就是近似汉字“沙”的发音,也就是近似国语拼音“ㄕㄚ”的发音。

(说明: = 就是 s 下面有“.”。)

3、sa

sa 是齿音型磨擦音,发音时对气流形成磨擦力的位置在梵文字母发音示意图中4的位置,它的发音近似汉字“萨”的发音,也就是近似国语拼音“ㄙㄚ”的发音,但却不是和“萨(ㄙㄚ)”的发音完全相同,因为汉字“萨(ㄙㄚ)”的发音位置在舌尖与上齿龈之间,而梵语中 sa 发音时对气流形成磨擦力的位置在舌尖与上齿之间,所以梵语中 sa 的发音更近似英语 thank 中 th 的发音(也就是英语音标中那个椭圆形的“日”的发音)。

4、ha

ha 是喉音型磨擦音,发音时对气流形成磨擦力的位置在梵文字母发音示意图中1的位置,它的发音近似汉字“哈”的发音,也就是近似国语拼音“ㄏㄚ”的发音。

0a =a sa ha 夏 沙 萨 哈 ㄒ一ㄚ ㄕㄚ ㄙㄚ ㄏㄚ

关于 sa 的发音的说明:

准提咒的开头“南无飒多喃”的梵语原文是 namah. sapt2n23 (其中的 h. 就是 h 下面有“.”), namah. 的原形是 namas ,因为是在 s(sapt2n23)的前面,根据梵语的 Sandhi-rules(连音规则),所以变成 namah. ,在读诵的时候, h. 必须和 s(sapt2n23)保持连贯性,有很多人因为不能掌握 sa 的正确发音而失去这种连贯性,也就是说如果把 sa 的发音读成和汉字“萨(ㄙㄚ)”的发音完全相同,namah. 和 sapt2n23 就无法实现发音上的连接,中间必然会出现“脱节”现象,如果掌握了 sa 的正确发音,知道 sa 的发音近似英语 thank 中 th 的发音,这种“脱节”现象就会消失,从而实现了发音上的连贯性。

0a、=a 、sa 在几种不同的语言中的发音:

在古代梵语中, 0a、=a 、sa 三个字发音时对气流形成磨擦力的位置分别在梵文字母发音示意图中的2、3、4的位置,发音分别近似汉字“夏(ㄒ一ㄚ)”、“沙(ㄕㄚ)”、“萨(ㄙㄚ)”的发音。在当今的北印度语中, 0a 和 =a 的发音已经失去了明显的界线(见下表)﹔而在巴利语(由古代印度的俗语Prakrit发展而来,是当今南传佛教的一种专用语言)中, 0a、=a 、sa 三个字发音根本没有划分界线,这也是古代印度的俗语(Prakrit)的一个主要特征,目前一些研究南传上坐部佛教的学者在念诵梵语时就会流露出 0a、=a 、sa 三个字发音不分界线的问题﹔在目前西藏的佛教徒所念诵的梵语中, 0a、=a 、sa 三个字发音虽然有明显的划分界线,但其中 =a 的发音却变成了“卡(ㄎㄚ)”的发音,也就是说藏族人念诵的咒语中, =a 和 kha 发的是同一个音,从藏传的《药师佛心咒》把 bhai=ajya 读成近似“排卡则雅”的问题上就能明显的体现出这一点。

0a、=a 、sa 在几种不同的语言中的近似发音对照表:

0a =a sa 古代梵语 夏(ㄒ一ㄚ) 沙(ㄕㄚ) 萨(ㄙㄚ) 北印度语 沙(ㄕㄚ) 沙(ㄕㄚ) 萨(ㄙㄚ) 巴利语萨(ㄙㄚ)萨(ㄙㄚ) 萨(ㄙㄚ) 西藏咒语 夏(ㄒ一ㄚ) 卡(ㄎㄚ) 萨(ㄙㄚ) 唐代译音 设、舍 杀、沙 娑、萨

说明:唐代译音中的“设”和“舍”两个字必须按粤语(广东话)的发音(ㄒ一ㄚ夏)去读才符合古代梵语的发音。

梵语语音基础知识──全阻力型辅音、半阻力型辅音、磨擦型辅音

我们以前接触过的喉音(ka 、kha 、ga 、gha 、nga)、口盖(舌根)音(ca 、cha 、ja 、jha 、n~a )、反舌(卷舌)音(6a 、6ha 、7a 、7ha 、5a)、齿音(ta 、tha 、da 、dha 、na)、唇音(pa 、pha 、ba 、bha 、ma)等25个音都是全阻力型辅音,也就是说在发音时气流受到明显的阻力,古人把这25个字称为“发声”﹔而 ya 、ra 、la 、va 四个音属半阻力型辅音,也就是说在发音时气流受到的阻力不明显,古人把这4个字称为“半声”﹔0a 、=a 、sa 、ha 四个音属磨擦型辅音,也就是说在发音时气流受到磨擦力,古人把这4个字称为“气声”。

如果说,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个无穷无尽的智慧和觉悟的宝库,那么,正确的梵语发音将是打开这个宝库的一把钥匙,我们纠正自己以前的错误发音,实际上也是在纠正自己以前错误的身语意业,当我们在用正确的梵语发音念诵真言咒语的时候,诸佛觉者的智慧也在不断的加持着我们,从而使我们得到真正的智慧和觉悟。

但愿一切有缘接触到这篇《古梵语语音研究》的同修,都能和我一起共同研究和学习正确的梵语发音,一起来开发我们内心深处的智慧和觉悟!

增吉祥!

《古梵语语音研究》由高波居士编写并授权《悉昙梵文网》使用,欢迎转载流通,普利群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