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跳绳双飞》教学的感受
(2011-12-20 09:43:07)
标签:
教海拾贝杂谈 |
分类: 教海拾贝 |
在2011年11月19日,我上完公开课《跳绳双飞》,体会很深,现与大家共勉。
这节课的重难点我是这样拟定的,教学重点是一摇二跳,教学难点是高起跳、稳落地(脚前掌落地)跳绳时大臂带动小臂,小臂带动手腕快速转动摇绳。
在学习中,我是这样述说的“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快速跳绳,这节课我们先复习”,指名请几位学生复习快速跳绳,指名练习后,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继续引导“还有哪位同学比他们跳的还快的举手?”学生们跃跃欲试,随后,我们共同练习“10秒钟内计数跳”,“20个跳完先举手”,在以上教学环节中,我反复强调的是“快”这个字,因为跳绳双飞最核心的要素是“手要快,脚要快”。
在后面的学习中,我注重的是分层教学,老师先示范二种跳法,一种是手摇一次,脚跳一次,一种是手摇二次,脚跳一次,示范完毕后,我请学生帮着老师给刚刚的跳绳动作起名字,手摇一次,脚跳一次起名叫“单飞”,那手摇二次,脚跳一次名应该是什么?我话音刚落,学生就回答“双飞”。
跳绳最重要的是手与脚的配合协调,我先指导学生练习的是徒手动作,请学生在练习中体会手腕转动的感觉,并举例说明,圆的半径越短,转动越快,要以腕关节做为圆心画圆练习。学生充分体会手腕快速运动后,我教授的是脚部动作,在这个环节中,我是以游戏《跳垫子》的形式进行练习。在游戏中,学生如果想要稳稳地跳过垫子,必须要跳的高一点,所以,这和我们跳绳双飞中的高起跳是不谋而合的。以跳垫子的动作运用到跳绳上来,这个一个转折点,我是这样安排的,用音乐控制节奏,1(小跳)2、3(高跳)进行练习,先体会脚的节奏,再配合手和脚的无绳节奏练习,这样练习的优势是学生重点体会手摇二次,脚高跳一次的节奏。还可以用口哨来控制节奏,1---23,1---23,对于能力较强的同学进行有效分组,采取自喊自练的方式进行学习,通过以上的徒手练习,同学们对于双飞有了整体的了解,我们再进行持绳练习,在持绳练习中我是这样安排的,分为二部分:第一,单手持绳体侧双摇练习,双手持两根绳体侧摇绳练习。第二,持一根绳双摇练习。在第一部分的教学中,重点是释放学生心理压力,对双摇有信心,在练习中体会双摇的节奏感,在第二部分的学习中,事实上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已经掌握了双飞的动作要领,再拿到绳进行演练时,感觉是那么的轻松。在此基础上,再次分组练习。练习后及时请生示范、纠正,练习中也有学生提出为什么手摇第二次时绳还在脚前面,我适时点拨学生,这说明了手腕转动的速度还不够快,如果双飞跳成功时绳子会在脚的后面。还有的学生在练习中发现了绳子越短越好跳,我适时进行了表扬,并请双飞没跳成功的学生缩短跳绳,使绳长不超过头顶3至5厘米。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的感受是跳绳双飞不难,要练习双飞时,学习对于跳绳的节奏感的把握很重要,还有一个重点是速度要提高,才能保证双飞的质量。所以,我在课的最后安排了小游戏《跳绳比快》,方法是将学生分成人数相同的四组,听到教师发令后,每组第一人跑到前方五米处,从圆圈中拿出跳绳,大声数,快速度跳,跳满十个,将绳放回圆圈中,跑回去拍下一位同学的手,下一位同学继续,依次类推,以先完成的队为胜利。
这节课上完后,我统计了一下,全班50人,在课堂上共有20位学生完成双飞,还有大部分学生跳完双飞后绳在脚前方,这说明离成功已经不远,我的设想是在下一节体育上,再次练习,应该可以单独完成双飞。
以上是我对这节课的一点体会和感受,说的不好的请多多请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