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处理账务上出现存货负数的情况
(2014-12-12 14:51:40)
标签:
财经 |
分类: 账务处理 |
在我们做完帐对账务进行检查时,可能会出现账务上存货会出现负数的情况,这是不符合会计制度的。那么,如果账务上存货出现负数,我们应该怎么处理才合理呢?要知道处理方法,我们必须知道出现负数的原因,再进行不同的账务处理。
第一种情况:外购的存货实际已经入库,但是因为未能收到发票,所以未能按会计准则的规定及时入账。由于销售存货或耗用存货导致存货已经从账上转出,因此使得存货账面产生未进先出而形成负数数量和负数余额。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应该在出现负数的当月对实际已经入库但尚未收到发票的存货做暂估入库处理,在收到发票时再正确入账。
第二种情况:存货已经出现盘盈,由于没有及时盘点并及时进行账务处理,因而导致实际发出的数量超过账上验收入库的数量,出大于进,从而使得账面存货结存的数量和余额都是负数,出现这种情况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盘盈的相关规定处理即可。
第三种情况:会计人员算账记账出现差错,导致存货多转发出数量和少转发出成本,从而使期末存货账结存数量为负数。出现该种情况正确的处理方法:如果数量账实相符,只是金额出现负数,可能是以前下账时单价有误(过高),此种情况下如按企业会计准则相关规定,应作为会计差错进行调整。不规范的做法就是调整(降低)本期及以后各期下账单价,将存货单价调整正常,调整的部分直接进入本期损益。
以上就是导致存货出现负数的三种原因及对应的处理方法。我们在检查账务时如果发现存货出现负数,要仔细分析出现负数的原因,根据不同的原因选择不同的账务处理办法,使账务合理、合规,准确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