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舞与大师 Else Klink

标签:
艺术舞eurythmysteiner文化 |
分类: 元舞 |
元舞与大师Else Klink
元舞的诞生
在西方的艺术史,我们看到人类在其演进中如何不断往新的方向发展,从形状陆续进入颜色、音声和言词的范畴,在各个新范畴的不同艺术形式里创造。这样,随着人类的演进出现了各种艺术,它们在不同的文化时代并各自达到其高峰期,让西方的各文化时代有了自己在艺术上的代表性,使得我们到了今天还为它们而惊讶。
在各文化时代出现的伟大艺术品,有如古埃及的建筑、古希腊的雕塑、意大利在文艺复兴时代的画,然后是歐洲的心脏——德国的古典音乐和伟大诗词。虽然我们今天学会了怎样复制其中的一些伟大作品,它们的细腻和生命还是我们无法抄作的。我们在中国没有显明的艺术史,因为中国的文化使命不是发展,而是保存这个文化本有的高度,希望人类一天能通过其意识的发展,理解到它的珍贵内涵。
从艺术史我们看到,每当人类进入一个新时代,一个新的艺术形式跟着出现。到了二十世纪,人类已经在“形状”、“颜色”、“音声”和“词”等带出了各个范畴的艺术作品,此时,人类的意识已经达到一定的高度,西方艺术便再次进入一个新方向,更深入艺术本身的灵性范畴。这新的方向是“动态”,带来的是动态的艺术,它通过人在时空的领域对生命活动的意识,带出一种显示生命动态的艺术——元舞(Eurhythmy)。
元舞是通过儒道夫·石太纳(Rudolf Steiner)在1912年诞生,石太纳借助于一个想学舞蹈的女孩的机缘,介绍了这新的艺术形式。之后,他在培训和安排表演方面得到他的夫人Marie Steiner的协助。石太纳是欧洲在20世纪初的一位著名才子,他令人惊讶的,在各方面的深入理解、丰富的学识、其采取的嶄新方法与高效,在过去的一百年来不断处理人类在各方面的疑难。他对艺术的贡献除了元舞以外还有建筑、教育、治疗、和农业等等方面的艺术。这渊博的学识却是一般人难以理解,因此没被广大传流。到了今天,它才慢慢被欧洲以外的国家发现这些对人类的极大重要性。出于同样的原因,深奧的元舞到了今天还不被认识,往往被误导。
当元舞诞生的时候,五岁的Else Klink(埃莎·克琳克1907-1994)在新几内亚,母亲是一位族长的女儿,父亲是一位被德国北部派出的殖民地督察。冥冥中,命运好像早已知道埃莎·克琳克带有的使命;在她出生的一年,石太纳便在一次大会里首次奠定了艺术的灵性基础。他在木板上画了一些显示形状变化的图案,把它们挂在大会会堂的柱子上端。之后,这些形状便成为在瑞士Dornach的人哲学总部“歌德馆”的柱子首端的图样,呈现着出于阴阳两极在互动中的动态。
http://s12/small/9c2a8d3ctdb9eb88d9c2b&690Else |
http://s7/small/9c2a8d3ct7c5cac3f9516&690Else |
婴儿埃莎·克琳克和她七岁离开新几内亚时的欢送典礼 |
当埃莎·克琳克七岁时,父亲把她从新几内亚带到德国去上学,让她在弗赖堡(Freiburg)的一个朋友家寄养。不久,寄养父母去世,她被转到父亲的另一个朋友Wolffhügel老师家。因为她的父亲过早去世,自此,她便留在欧洲,没再看到她的母亲和弟妹。
http://s13/small/9c2a8d3ctdb9eb7131c3c&690Else
埃莎·克琳克与她的父亲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埃莎·克琳克的养父Wolffhügel先生从战场回家,成为当地的人哲学会会长,并在1919年8月邀请石太纳到弗赖堡作演讲,在这机缘下,石太纳认识了这十二岁的小女孩,即时确认了克琳克的使命为元舞的保育人。石太纳立即计划她搬到德国人哲学发展中心的城市—斯图加特。两年后,克琳克随着养父的一家人到了斯图加特,进读石太纳引导的Waldorf学校。石太纳给克琳克另外单独安排了儿童元舞的学习,并向老师们说:「特别注意这孩子,她将会为我们的工作带来许多贡献。」石太纳也预知元舞在其发展过程中将会面临的许多困难;一个新艺术的诞生有如一个脆弱的婴儿,当它还没长成,它会面临多方面的挑战,因此需要最细心的保护。石太纳曾经向克琳克的元舞老师预言:「这孩子(指克琳克)将会把元舞救回来。」
两年后,克琳克中学毕业后,开始在斯图加特的元舞学院正式接受元舞培训。随后,她被石太纳夫人玛丽召唤到瑞士歌德馆参加元舞演出。可是在当时的环境下,尽管她元舞的超凡,她的肤色还是给她带来了不少伤害。1928年,因为歌德馆的内部分裂,石太纳夫人脱离了人哲学会总部,克琳克也就离开了瑞士,开始帮助荷兰的元舞发展。到了1935年,她被石太纳 |
http://s2/small/9c2a8d3ctdb9ebc03bc71&690Else |
夫人授权,领导斯图加特的元舞学院。可是到了1936年,德国的第三帝国便向元舞学院下禁令,克琳克还是勇敢的去了柏林,向教育部申请继续她的元舞课程。她的第一批学生终于在1941年完成他们的学习,可是因为元舞学院和其他私立学校都被納粹的秘密國家警察取締,让他们得到的元舞证书变得毫无价值。克琳克更被迫作为一个“为战争而努力的妇女”,在一个制造降落伞的工厂里工作了三年。1944年,斯图加特元舞学院被一个轰炸突袭摧毁,克琳克便离开了城市,到山上的一个村子避难。她继续在村子的一个空置的谷仓每天练习,与此同时,她与钢琴家Gertrude Födisch和人哲老师Otto Weimar,一起编制了一套重大的元舞表演節目。
战争在1945年结束后,克琳克重回斯图加特,开始她的职业生涯。由于斯图加特元舞学院在战争期间被摧毁,她便在一个离开斯图加特不远的Köngen找到一个空置了的军营,与Otto Wiemer成立一个私立的临时“Köngen元舞学院”,培训人才,并在一个工厂内呈献元舞演出。
1946年,克琳克和她的一群学生被邀请参加荷兰国家歌剧院 De Nederlandse Operastichting音乐节,演出Christoph Glück的《Orfeo ed Euridice奥菲欧与尤莉迪丝》。这一次的演出轰动一时,导致随着的元舞演出门票被人拿到黑市售卖。
1947年,玛丽·石太纳把一个“在所有未来元舞活动的全权”授于克琳克 。在这一年内,克琳克带着不同的节目在省内和省外演出了二十五场。
1948年,克琳克的友好们建立了一个“元舞促进协会”来支持她的元舞学院。
1950年,她在欧洲各地的演出数量开始快速地增长,每年超出五十场。
1964年,元舞学院搬回斯图加特市内,并继续在欧洲各大剧院演出。表演团舞者连同自己的交响乐团共六十多人,在美国各地表演。此外,它被邀请参加歌剧的演出,如Christoph W. Glück的《Orfeo ed Euridice奥菲欧与尤莉迪丝》、Richard Wagner的《Parsifal珀西瓦爾》、Krzysztof Penderecki《Paradise Lost失去的天堂》的世界首演。克琳克的舞团亦曾被邀请参加欧洲的音乐节,如荷兰国家歌剧院音乐节De Nederlandse Operastichting,和巴黎的舞蹈节Festival de la Danse。
对元舞表演的一个评论:
“斯图加特元舞馆的舞艺引起着迷的观众雷鸣般的热烈掌声。它与哑剧、舞蹈或者体操完全不一样,但却带有某些共同点... 至于节目的哪部分比其他部分更优越,这真的不容易挑选。没有目睹到这场演出的人是无法欣赏到,任何动态与音乐所能显示的境界,是可以比元舞呈现的更为伟大和崇高的。”
– Westfallen Blatt(德国报纸)
克琳克在八十多岁时献出她最后一次的个人表演。她常说,她的精力来自她幼年在森林里长大,得到森林给予的许多精华。只是到了八十四岁,她才因病把学院的培训和表演团的领导交给了跟随她多年的几个学生,回到她在Köngen的友人的别墅,直到她三年后离世。
http://s12/small/9c2a8d3ctdb9ec94a15ab&690Else |
http://s5/small/9c2a8d3ctdb9ecb13e3d4&690Else |
|
||
Marcia Haydée |
|
Marcel Marceau |
元舞入门
尽管元舞曾经被国际艺坛视为高深的新艺术,随着克琳克的去世,它又很快从国际艺坛上消失,到了今天,观众难得看到元舞本有的光泽,元舞者当中还产生了许多争议。元舞究竟是什么?石太纳解释:“进入元舞的境界如同打开一道门,前面看到的是一片白雪。”一片白雪代表什么?它像无形无状,但其中都是有规律的形状,可比喻不可见的灵性世界,但其中都是宇宙的规律——天道。由此我们知道,真正的元舞是处于肉眼看不到的超自然世界,真理的境界,生命本身所处的世界,它并不发生在物理存在的空间。因此,元舞学生必先能进入元舞之门槛,让自己能领悟到它的境界——生命在其中流动的非可见领域,即“气”的领域。
石太纳曾经为元舞学员写了几首冥想诗,其中有这一句话:“在我内里寻觅创造能量的运作、创造力量的生命。”它意味,元舞不是外表上的舞蹈,而是生命本身之舞,它也在我体内进行。舞者“阴阳”是创造天地的唯一真正艺术家,可是这舞也在我体内,因此我可通过对自身的觉知,意识到宇宙赐予的生命创造力与其规律和活动,通过我的宇宙体而呈现创造天地者的艺术。为此,元舞对舞者的要求是通过元舞的修炼达到深层自觉,意识自己为宇宙体,让身体转为纯清、通透,让它的动态能与宇宙的规律、音频的创造活动,达成一致。更之,当舞者能让他的心成为通道,深入聆听,他就能让生命本身的活动与“道”之深奥话语,通过其动态成为可见。如何入门,让身体渐渐觉知到其中的宇宙规律,是学习元舞最关键的。如果不能领悟小宇宙与大宇宙的连接,元舞会被误传而变相。
为了元舞对人类的重要性,石太纳不断为它努力,一生做了八十多次的元舞介绍演讲。在其生命的最后两年,他再度整理他曾经带来的各方面学习,并详细解释学习元舞的方法,其出发点是聆听自己体内的无声音语。无声音语无处不在,它是伟大的作曲家所接收到的音乐,如失去听觉的贝多芬给人类带来的《第九交响乐》,重震人类的伟大精神。元舞的学习如是,一方面是对体内音频的觉知,一方面必须进入非物性空间去意识生命的动态。如果这个学习元舞的基础被忽视,元舞就会被外部的模仿取代。
何为元舞
为何石太纳那么重视元舞,一生不停为它的传播努力?
石太纳说:「当上帝运动元舞,祂创造了宇宙。」这一句话也可以从道德经的角度理解。老子《德经》:「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即话语、元则创造了一个包含一切的整体。整体分化为阴阳两极,如天地、父母、呼吸、大小调、放与收....等等。阴阳产生互动。动即生,不动即死,阴阳之互动产生频率,频率是生命的能量,它呼出了万物。现代科学家已开始承认宇宙始于音频,它不仅是能量,而是不断在运行中的无色无声的“道”。约翰福音第一章亦说:太初有道,道即语,语中是音、规律。古希腊哲学-数学家毕达哥拉斯并让我们明白:音乐、数学、天文学等都是“道”的本质。道创造了宇宙,同时让其本质充满了宇宙,因此道德经曰:“天綱恢恢,疏而不漏”。上帝的元舞即阴阳之互动,所展示的是音频的活动。
“道”是法则,是宇宙之音,其音频是各种能量或生命创造力。万物为“道”所创,因此万物的问题必需通过认识宇宙的法则与其活动来解决。古希腊神谕:「要认识你自己,你必需认识宇宙;要认识宇宙,你必需认识自己」。要解决人类本身问题,人必需认识宇宙的规律。由此,基于“道”的中国传统医学治本,能彻底解决问题。中国文化传承了古人的智慧,但仅在物质层面做研究的西方医学却无法理解人为宇宙体的复杂活动,人的无知使人的问题始终无法解决。元舞便让人通过自觉的修炼和观察,渐渐觉知到构造了万物的规律。它提升人的敏觉度,让人认识音频的动态,即生命创造力的活动。
元舞的发展方向
从歌德的一句话:「只有能结出果实的,才是真实的。」,我们知道事情的后果可辨出其真实性。
元舞的范围包括:
音频疗法;像医生利用各种草药里的各种效能,元舞利用各声音含有的各不同能量作为治疗媒介。因为声音比药物直接,它的能量也就比较渗透。为了元舞的疗效,此音频疗法被一些欧洲国家的医保包纳在它们的系统内。
儿童教育是元舞的重要发展方向,它在全球三千多所石太纳学校里是一门必修课,用以培养儿童的多元思维、主动力和行动力,并调节其身心,使之合一,给予神经系统所需要的滋养,避免现代生活和电子玩具普遍地引致的儿童身心分离症状。
元舞亦被应用为一种保健工具,调整和活化人的身心机能,各界职业人士以此促进自己的能力。一些大机构以它作为活化思维、启发互动和调整人际关系等训练,为行政人员提供服务。
在舞台上,元舞演出为可见的音乐和话语,当它发挥其最高的效力,它感动过观众,唤醒观众内心的高尚存在,带来身心的转变和疗癒。
尽管元舞处于其婴儿阶段,由于它用上人的机体——一个在其本身包含着所有宇宙秘密和宇宙律法之缩影的最完美仪器,它在其本身有着无限的发展可能性。
http://s4/small/9c2a8d3ct7c5cb396ecb3&690Else |
http://s7/small/9c2a8d3ctdb9f3b8510f6&690Else |
http://s8/small/9c2a8d3ctdb9f3fff61f7&690Else |
|
|
《芬格尔洞窟序曲》 |
埃莎·克琳克 |
歌剧《失去的天堂》 |
「修之身,其德乃真」
科学证明了物质可化为能量,亦证明了能量可成为物质。那么肉眼中的人也是一个非可见的能量组合。宇宙的能量就如大海,人的能量就如这大海中的一滴水。水与海是分不开的;水属海,海属水;水在海里,海在水里;人在宇宙中,宇宙在人内;人就是一个被能量创造,被它填充并包围的存有。在人里面的宇宙是一最伟大存在,只是,人还没有发现自己的庞大力量。
宇宙本体——生命本身——完善而智慧,在其永恒的活动中不断变化,老子称他为“道”,为“食母”,歌德亦称她为“母亲——唯一的艺术家”。她再次又再次地整顿,均衡又重新地均衡,在她的舞动中不断滋养着她怀抱里的万物,用她的法则调理和调整她的孩子。人在她里面,她在人里面,永远不分离。
虽然万物之母创造了人,在人的整体继续运作,人有了自我后不再意识到生育他的母亲,与母体分离,以便发展其独立性。离开了完美完善的家,人失去了健全性和满足感,因此有了欲望,争取完美,可是在物质世界追求的完美缺乏他所需要的滋养,只有当他提升自觉,再次连接上完善生命之更高频率,与自己本有的高尚灵性结合,发现自己为一个宇宙体而实现自己的宇宙能力。只有这样,人才不会再有所缺乏,盲目地犯错。
回归“大道”是修行者的目标,它也是元舞者必需经过的修炼!
作者简介:
元舞导师文环是文艺大师–恭亲王孙子溥心畬先生入门弟子。她1965年在美国纽约Adelphi大学攻读博文科,主修艺术教育,随着在英国艾默森学院跟随其创始人Frances Edmunds学人哲学和石太纳教育法。在学习期间,一个令她非常震撼的一分钟元舞演出在她身上发挥的灵性力量起了深刻的净化作用,并让她得知自己的毕生使命—元舞的传承。不久,她被她从未谋面的元舞大师Else Klink召唤到德国斯图加特学习元舞,并即得其极之罕有的全部亲自教授,由此得到大师的真传,被大师首肯为其一生中最优秀学生,并担任其表演团的首位主角,在世界各地演出,又被邀请在欧亚各国教授元舞。她在意大利结婚后,学生便从德国来到意大利向她学习。
文环的新浪博客:“玫瑰读书会”和“元悦 bejoyo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