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的认知特征和心理特征
(2014-03-17 12:49:03)
标签:
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的情况性格特征自控能力前期 |
有一个逐步适应新环境的问题。对一个一年级新生来说,教师是陌生的,同学之间也不熟悉,
一下子上那么多的课,还有作业的压力、考试的威胁、组织纪律性的约束等等,这一切,构
成了新人学儿童心理上面临着的一场严峻的挑战和考验。小学生的认知能力、自我意识、
社会化发展都达到了一定水平。一般来说,这个水平意味着一个正常的儿童在入学时,已经具备了成为合格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程度。
在整个小学阶段,小学生的感知觉发展很快。随着教学过程的深入,小学生的感知能力有了很大提高,感知觉有了充分发展,知觉的有意性和目的性明显发展,他们已能从知觉对
象中区分出基本的特征和所需要的东西,对于时间单位和空间关系的辨别能力也渐次增强,
其准确性、系统性都不断地提高。
刚刚进人学校,小学生的注意力水平是有限的,注意的目的性还很低,无意注意仍起重
要作用。随着学习活动的进行,大脑不断成熟,神经系统活动的兴奋与抑制过程逐步协调起来,有意注意逐渐在学习和其他活动中占据主导地位。四五年级小学生在课堂上可以根据学习活动和教师的要求将注意指向学习对象,有意注意由被迫状态提高到了自觉状态。小学生的注意品质也在不断发展,主要表现为注意的集中性和稳定性增加,注意的范围有所扩大,注意的分配和转移能力逐渐提高。
(三)记忆的发展
从学龄前期的无意记忆占主导地位发展到有意记忆占主导地位,是小学生记忆发展的一个特点。随着小学生的有意记忆逐渐超过无意记忆成为主要的记忆方式,意义记忆所占的比例逐渐超过机械记忆而在记忆活动中渐居重要地位。由于理解意义与逻辑思维的理解能力有密切
关系,因此,意义记忆占主导地位的关键年龄,往往与理解力发展的关键年龄一致,大约在
三四年级。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有很大的发展,即逐步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儿童的思维活动逐步摆脱对具体思维的依赖,开始运用概念来进行判断推理。思维的基本过程日益完善,概念的掌握趋于丰富、精确和系统,判断、推理和理解能力逐步发展。
在言语方面,小学生对口头言语中语音的细微差别逐渐掌握,并开始进入书写言语发展
时期。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想象力十分丰富。在他们的头脑中,
现实与想象之间往往没有明确的界限。其想象的主题易变性还比较明显,想象不能有效地指向于某一特定目的,尤其对于缺乏必要的知识经验或不熟悉的事物,他们的想象往往显得简单而贫乏
十一二岁是儿童产生急剧心理变化的年龄,这个年龄称做“危机年龄”。在初中阶段,学生的生理会发生变化,伴随着生理上的迅速成长,初中生心理的发展上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明显变化,他们的心理活动显得激烈、动荡,开始对异性感兴趣;此时,他们正处于心理上的断乳期,逐渐脱离对成人的依赖,开始加速探讨种种角色模式及生活经验。少年期的初中生实际上正处于一种半幼稚、半成熟的状态,这一时期是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矛盾的时期。
(一)初中生的认知特点
初中生的抽象逻辑思维日益占主导地位。同时,初中生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得到明显发展。初中生的观察能力好像突然提高了许多,不仅深入全面,他们还会在观察活动中发现成年人也容易遗漏甚至提出成年人连想都没有想到的问题。初中生的短时记忆广度也已经相当完备,同时,初中生注意的稳定性迅速发展,注意的广度逐渐接近于成人水平。
(二)初中生的情感和意志特点
1、初中生的情感特点
初中生的情绪活动具有两极性,表现强烈而且转化迅速。
(三)初中生的自我意识
在这一时期,初中生个体自我表现的欲望空前迫切,愿意在他人面前展示自己的才华、能力,吐露内心的想法、情感并且强烈期望得到理解和认同。从根本上说,这一时期的自我意识仍然是不稳定和不成熟的。
(四)初中生的人际关系
他们愿意进行广泛的人际交往,渴望与他人沟通思想感情,渴望得到他人的接受和尊重,渴望在人际交往方面得到成功,热切地希望自己具有比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
三、高中生的心理特点
高中生处于青年初期阶段,他们情感丰富,意志力增强,兴趣更加广泛和稳定,学习兴趣更强烈,理想、世界观开始形成,行为的自觉性更高,这一切都给认知发展以强大的推动力。同时,高中生思维的成熟、自我意识的发展,对于情感、个性等心理因素的发展也起很大的作用。因此,高中生的认知结构和情感、个性等心理因素形成协同发展的新局面,使心理发展的整体水平得以提高。
(一)认知能力进一步发展
高中生认知结构的各种要素迅速发展,各种认知能力不断完善,认知的核心成分——思维能力更加成熟。在整体上,他们思维的抽象概括水平明显地从经验水平向理论水平转化,抽象思维占了优势地位,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有了很大的发展。高中生认知系统的各种因素基本上趋向稳定状态,智力的品质和个别差异基本定型。
(二)高中生的情感
高中生在情绪表现上有两大特点:一是内隐文饰性。随着高中生社会化的逐渐完成与心理成熟,高中生能根据一定的条件或目的表达自己的情绪,形成外部表情与内心体验的不一致性。二是两极波动性。尽管高中生的自控能力提高了,但情绪表现的两极性还比较明显。
(三)高中生意志的发展
1、高中生的意志行动在目的性的确定、行动手段的选择、行为动机的取舍等环节上,主动性和计划性不断提高。
2、高中生比初中生更能控制自己的情感、支配自己的行为,克服行动中的困难,使意志行为具有更大的自制性、坚持性。
3、高中生意志的自觉性有了大的发展。
(四)自我意识进一步发展
(五)高中生个性的发展
友谊的需要、独立自主的需要、理解尊重的需要、发展自我的需要在高中生的需要结构中占优势地位。高中生的性格趋于基本定型,不仅性格类型相对稳定,性格的组成部分,如性格的理智特征、情绪特征、意志特征,对现实态度的性格特征,也日趋稳定。
(六)高中生的人际交往
高中生非常重视友谊,对友谊意义的理解更深了,在这一时期建立的友谊往往是深厚、长久而牢固的。高中生对人际交往方面的要求更高了。高中生选择异性朋友的情况增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