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九旬老顽童话家常

标签:
浦家文苑原创与九旬老人话家常 |
分类: 生活故事 |
□浦家文苑
清早起来到颐和园逛逛,上山来有些累本想歇歇脚,却看到一位坐在这里吃早点的老爷子,看那年岁不小就上前问道:“您今年高寿?”“前儿个刚过的生日,91岁。”一拉开话匣子这才知道却原来人家还是地道的老北京。 我也算是北京人的后代,地道的北京话从老娘那里学到不少,上学后跟着老师有所改变,尽量地说着普通话,但是骨子里却还是有着北京腔。胡同里长大的我很喜欢北京味道,也就是胡同味道。就像这位老爷子一样,听了我的问话他反问道:“小伙子,您也是北京人?”俺用尽了力道点头,生怕老爷子不信,还用正经的北京腔打着招呼:“早啊,您哪,吃着那。”呵呵,老爷子听我这样说就笑了起来。接着他却咂摸着嘴瞥着我道“我说,您还不如我的腿有劲啊。”我尴尬地笑了笑,北京人不论多大岁数都习惯用“您”字做着称呼,别看我与老爷子相差好几十岁也是如此,我回道:“长期坐办公室,还真不如你们常来爬山的老人们。”老爷子笑着点点头道:“不锻炼,小心抽抽了(北京话:缩水的意思,矮了)。”我暗道,惭愧。 望着老爷子穿着像“青花瓷”般的衣服,感觉很有趣,一时间到想起了家中的那几个大海碗,不就是这样的花色。老爷子啃起烧饼来也还算是不含糊,他瘪嘴吃东西的样子确实很有趣,他察觉到了我的盯视,立马嘿嘿地笑着说道:“咱这牙齿虽掉了不少错,但是却不挡吃不挡喝。”见状到令我不禁莞儿,于是立即伸出大拇指表示赞许。 问起老爷子来颐和园的目的,人家老爷子说:“来呼吸新鲜空气的。”又接着道:“早年间,我爷爷的爷爷那前儿就知道颐和园,可这里是皇上老佛爷的地界儿,谁也不能靠近,就是走近了城墙都会有被砍头的危险。现如今,咱就整天在这里打油飞(北京话:无目的的游荡),就坐在这墙头里面,看谁敢来砍?”我听了立马笑了起来,还真像是个老顽童呢,于是说:“现如今,谁还敢砍您的头,祝福您长寿还来不及呢。”“那倒是。”说罢,老爷子拾捯了一下衣服,看着到很珍惜这身“青花瓷”。看我在他身上打转转,立马笑道:“这是咱那孙媳妇给买的,说是穿了年轻长寿。还别说,自打我穿上了还就真的没得啥病,咱的孙媳妇不错。”“那您可算是抄上了。”我笑着逗闷子道。老爷子没生气而是看着我回道:“我现在也抽抽了,还省了孙媳妇不少布钱呢。”“哈哈,不管高矮如何,那商场里卖的成衣都是一个价儿。”我解释道。“那我这是为国家做贡献了呗。”这老爷子还真会调侃。 “您的生活起居谁照顾?”我继续问道。“还不是孙子和孙媳妇,儿子岁数也不小了。”老爷子高兴地咧咧嘴: “我那孙子媳妇可是好人那,见天儿地给我做好吃的,知道啥是蜜罐儿么?嘿嘿,这就是了。”看着老爷子满足的微笑,真是知足者常乐啊,我也笑道:“老爷子,您很有福气啊。”“可不是么。”老爷子抖抖衣襟,利索地站起身子将那些饭渣子抖掉,然后用很稀奇的语调对我说:“我早就四世同堂了,哈哈!”“啊,那就祝福您老长寿了。”听罢我笑着祝福道。 看着老爷子吃完早点,我歇得也差不多了,于是对老爷子说道:“得,不跟您聊了。”我摆摆手准备离去,只见一群人看到老爷子也凑了过来与他打着招呼,看来也是经常到颐和园来逛游的。看着老爷子耳不聋眼不花的样子心里好生羡慕,想着不知俺能不能活到这般岁数。 往山下走去,回头再看看,只见“青花瓷”的身影依旧在那里闪动着,一阵阵笑声传来,飘到了很远,我惬意地迈着步子向前走去。京城里现在九旬的老人不少,还是生活水平提高了,北京人的平均寿命也已过了八十岁,祝福这些老人们,祝愿人们都长寿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