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待装的组装生产线)
体验电动汽车感受新能源作用
□浦家文苑
前几天电视直播了女航天员王亚平的完美授课过程,展现出了科学的美好与神奇,使得很多青少年也突发奇想,提出了各种问题令我们也大开眼界,感觉科学就是这样新奇,令人很想探索很想亲临其境。看来高科技的科普工作很是必要,而科技的精髓就在于亲临其境地去感受去体会,因此我们就不得不感谢那些整日里围着科普而忙碌的人们。根据我的工作特点,其实与科委的人们打交道还是不少的,早就听说有一大批人围绕着科普的开展进行着努力的工作,那就是市科协的一大批老师们。
有位姓钟的大姐是我多年的朋友,她在科委兢兢业业工作了几十年,退休了还想为科普做些事情就到了科协去,就因为她去了科协,我也就了解了更多这方面的事情。那日,她来电话问我想不想去看看北京出产的新能源汽车?我想了一下手头的事情基本完成就立即答应了。其实我是一个较懒惰的人,钟大姐已经叫过我好几次了,都是因为有事或者懒得动弹而被我推掉了。不过,这次到也开了眼界,虽然电动汽车制造过程仅在电视里看过,国外新能源的利用早已普及,而国内启动的较晚,到也想看看北京是怎样做的,就随着一大批专利发明人去了京郊的生产基地。
北京电动汽车的生产正在准备进行中,不过国家投资建设的基地已经有些摸样了,高大的厂房以及国家级的实验中心,还有周边的配套产业也都就位,我们很幸运提早参观了。大家兴致勃勃地观看了新型的北京牌电动汽车,不过,我认为价格还是贵了些,相同的外观要是烧汽油的车子估计也就不到十万元。可是人家厂子里的人介绍却说,这样的一辆车价格在20几万,当然国家、北京市和市科委一起可以补贴将近一半的费用,而真正开起来了,那用电的费用可比汽油省的不是一星半点,而充一次电仅要10元钱,就可以跑140公里,最快120迈。由此介绍,也就引起了诸多人的重视,轮番轰炸下居然有人也动了心思。
走进了展厅,看着烁烁发亮的新车,几个姑娘去做模特也是荧光灯频闪,我的驾驶本没带,因此有人尝试着去驾驶,我就蹭了个座位,车子仅有三个挡,倒车档、空挡和前进挡,启动倒是简单,与其他自动挡车子相比差个P挡,只不过车内无味车子行走起来声音极小,倒是有些优势,起码污染小了噪音也小了。不过速度提到50迈后踩刹车却感觉有些肉,要是上百迈了那可是有些悬了,看来还有许多完善的地方。据介绍,目前这种电动汽车所配的电池可用5年左右,跑10万公里,而最快充电速度是半个小时,当然,充电越快耗损越大电池的寿命肯定有所影响。不过,每次充电得等待,而市内充电的大棚建造得还是有限,这些都是问题,假若电池充电解决了,估计推广起来就容易了不少。像欧洲的电动车子,走在马路上随时可以找地方充电,充电的方式也是极其方便,而我们国家刚刚开始推广,与欧美相比距离还是有些的。
在宽大的厂房里,我们看到巨长的生产线却也很震撼,可是又立即发现上面并无物件,工人们全都围坐在一起并没有开工,奇怪中一问,却原来正在等待配件。未来准备工作就绪,生产线就要忙碌了,厂子里的领导介绍说,下半年北京就要全面推广电动汽车了。看目前的趋势,能源越来越紧俏,石油已知的储藏量乐观地测试也就够百年的了,因此挖掘新能源势在必行,而电动汽车却也是目前代步的工具之一,更是人们关注的方向。现在北京已经开始了出租电动车业务,一天99元钱,登记的人不少还挺火,看来还是有一些人喜欢开。当然,北京市要想让市民们了解电动汽车的功能与未来的发展趋势,科普是必须进行的。


△正在等待启动的生产线
△建设世界级的北汽
△体验一把电动汽车
△里面装置与普通汽车没啥区别
△跑了几圈,感觉一下
△厂内充电的大棚
△正在充电的汽车
△介绍一下,大家听得津津有味
△前盖状况
△后盖状况
△再打开车门看看,原来如此,期望北京电动汽车推广成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