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吃龙子龙耳卷龙皮
□浦家文苑
明儿个是二月初二,要是在过去的老北京,这也算是个较大的民间节日,因为这一天是龙抬头,“二月二,龙不抬头天不雨”。也就是说到了这时节,阳气上升,大地复苏草木萌动,农民要耕地播种了,哪个不期盼着“大囤满,小囤流”啊,皇帝老爷子都得到先农坛或者圆明园举办御驾亲耕活动。你们说那皇帝老爷子一年四季的忙活朝政大事,忙活权势争斗以及将那心眼子放在了驾驭大臣们身上,然而这个农耕却也是他最关注的问题。谁不希望自己勤政时五谷丰登,丰衣足食?不管江山管理的如何也得将那农耕运动进行下去,好歹也得做个样子,也算是从心里头对得起万千老百姓。
然而,就是这个御驾亲耕那也得有浩大的护行队伍,轰轰烈烈热热闹闹,一干闲杂人等都得回避。而老百姓在这一天才不管你皇帝老爷子如何御驾如何亲耕,他们大多数人都在忙活着点蜡烛熏虫子,因为到了二月二,老北京的百姓们有“照房梁,蝎子蜈蚣无处藏”的习俗。当然咱出生时皇帝老爷子早就没了,不过这照房梁的习俗却没有变,记得那时候母亲一早儿就爬高举着蜡烛驱除虫害,要是赶上我们放假在家也一定要参与,其实我挺喜欢这个活动的,看着那些刚刚萌动的虫子四处乱窜到也心欢。不过现在在楼房里看不到那样的虫子了,顶多有些蟑螂什么的光顾,不过那些蟑螂被发现了似乎爬得更欢,看来用蜡烛照一照估计也能被驱除了。
相传“正月里剃头死舅舅”。所以每逢过节前母亲就会带着我去理发,因为要一个月不能剃头,所以进入二月了,尤其到了二月二看那老北京的理发店吧,保准也是人满为患,因为这天还有剃龙头之意,意味着走好运。好在现在许多年轻人也不讲这个,什么死舅舅?咱就是一个剃头了也不见舅舅咋样,其实对那些老话信则灵嘛。
而在二月二这一天,对老北京来说还有一项很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姑奶奶可回门住,俗话讲“二月二接宝贝,接不来掉眼泪儿”。记得我小时候,小姑奶奶每回回家来都对着爷爷泪涟涟的,不懂事的我还以为姑奶奶受了什么委屈呢,爷爷就会抚摸着我的头舒展着皱褶对我说:“正月节,你姑奶奶不能回家,她想家呢。”“那为啥?”我奇怪地问。
“因为媳妇不看娘家灯,看了死公公呀”。爷爷说道。“有那么严重么?”我奇怪而不解地问道。爷爷说:“你还小不明白。”姑奶奶却瞪起了杏核眼“怎么,看到我不高兴么?臭小子。”“没有啊。”我立即将头摇得像个拨浪鼓一般:“我很喜欢您来呢。”于是姑奶奶眉开眼笑地塞给我一毛压岁钱哄着我去玩了。后经母亲解释才知道,却原来老北京有个老礼儿,那就是正月里不能叫男人守空房之讲究,于是就对没有出嫁的小姑说:“你可不能出嫁,否则正月里都不能回家。”姑姑红着脸狠狠地挖了我一眼,爷爷和姑奶奶等全都笑了。
我确实很喜欢姑奶奶回门子,家里更热闹了,那时候母亲忙活着包饺子烙春饼,那饺子可叫龙耳,馄饨叫龙牙,米饭叫龙子,春饼叫龙皮,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我对面条都统称龙须面,其实这些以龙为名全都是为了讨个吉利。我吃一个饺子爷爷就笑咪咪地说一句成龙喽,说得我也是心花怒放的。一个接着一个的吃很过瘾,而啥叫成龙一点也没概念,就知道跟着高兴,因为老龙王的牙啊子啊耳朵啊都被我们吃了,连那龙皮也不放过,能不高兴么。其实,现在看来就是老百姓的一种念想,老北京的一个风俗而已。
怎么样,朋友们,明天是二月二,您准备吃龙子龙耳卷龙皮么?要不来碗龙须面也不错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