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课题研究】教学案例——圆的整理与复习

(2012-02-24 15:49:51)
标签:

“四步”复习

教学步骤

分析反思

杂谈

分类: 课题研究

复习课——圆

                                珠海市香洲区香华实验学校    刘晶萍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圆”的相关知识。

教学目标

⒈ 使学生经历“圆”的知识分类和整理的过程,让学生体验到分类整理在单元复习的作用,形成较为系统的认知结构。

⒉ 经历自主整理及小组合作,将知识“化零为整”,形成完整的“圆”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促进知识的增长。

⒊ 通过对“圆”这一单元知识的查漏补缺,使学生经历反思性学习的过程,扫除解决问题方法的障碍,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⒋ 通过分层训练,巩固单元知识、发展数学思维、提升学习自信。

重、难点与关键

1.教学重点:明确“圆”的有关知识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2.教学难点:在整理中构建“圆”的知识网络。

3.     键:根据学生在认识上存在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和指导。

教学方法:“目标定位—知识梳理—查漏补缺—应用拓展”四步复习模式

教学准备:教学图片、课件、学生配套训练题

学生准备:熟记概念、公式,自主思考知识结构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圆在生活中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整理复习圆的知识。老师相信通过我们的整理和复习,同学们一定会对圆有更多的了解。(板书:的整理和复习)

二、知识梳理

1.再现知识——梳理知识

师:回忆一下在本单元中,我们都学习了关于圆的哪些知识?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依次板书:圆心O、半径r、直径d、圆的画法、圆周率π、圆的周长C、圆的面积S、圆是轴对称图形等等。

2.整理知识——构建网络

师: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同学们掌握了圆的相关知识。现在请大家将

这些内容进行分类、整理,使这些知识更具条理性,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

    ⑴ 学生独立思考后分组讨论,互相补充,教师适时指导。

    ⑵ 小组成员互相交流,讨论完善整理结果,构建新的认知结构。

    ⑶ 小组代表汇报,自评、互评、补充。

⑷ 交流、梳理呈现:

圆心O(决定圆的位置)

             半径r (决定圆的大小)r = d÷2

圆的认识   直径d (所在直线是圆的对称轴)  d = 2r     

           从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

轴对称图形

 

                  圆周率π(π= C÷d

      圆的周长   C=πd    C= 2πr

公式推导(把圆分成若干等份拼成近似的长方形)

 圆的面积   S = πr2     S=π(R2- r2

 

评价:条理清晰、板块清楚,体现知识的前后联系。

 

3. 所学的方法

①师:圆周率是怎样得出来的?

引导学生回忆:通过测量圆的周长和直径,并计算它们的商,进而发现规律。

②师:圆的面积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

师生共同总结:通过剪拼,将圆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根据边的关系而得出。

小结:动手实验、自主探索是探究新知的有效途径。

4.  提出疑难点。

师:在本单元学习中,你遇到哪些困难?

    根据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教师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三、查漏补缺

教师根据单元学习的实际情况,寻找学生的缺漏处和能力薄弱点,有针对性地选择、确定重点内容,集中时间和精力进行查漏补缺。其具体做法分三个步骤进行:收集错题(题目略)、错因分析及分层训练。

㈠根据学生产生错误的原因,将错因分成以下几类:

    概念特征不理解  画一个直径是4厘米的圆,圆规两脚间的距离是( 4 )厘米。

                     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是圆的直径。                 

                      圆内最长的线段有( B )条。

                      A.无数                B1                  C.没有

⑷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 A )叫做直径。

                        A.直线                B.射线               C.线段

⑸画一个周长是28.26厘米的圆,应该把圆规两脚尖的距离定为( 9 )厘米来画。

  ⒉对称轴的概念不明确:⑴圆有(无数)条对称轴,(直径)是圆的对称轴。

                         一个圆的半径扩大2倍,它的直径扩大( 4 )倍。

       一个圆的半径扩大3倍,面积就扩大( 6 )倍。

    ⒊圆的半径、直径与周  大圆的直径是小圆直径的2倍,大圆的半径也是小圆的2倍。 (×       

     长的倍数关系不明确   圆的周长扩大5倍,它的半径和直径也扩大5倍。          ×

                         一个圆的半径扩大3倍,它的周长扩大( B )倍。

                            A3                   B6                  C9

                         如果一个半圆的直径是8厘米,这个半圆的周长是( 12.56 )厘米

                            半圆的面积是整个圆面积的一半,半圆的周长也是整个圆周长的一半。(

     ⒋半圆形的特征没掌握 一个半圆的半径为r,则它的周长为( A )。

                            A.πr                B2πr              C(2+π)r

    ⑵在同圆或等圆中,直径是周长的( B )。

                            A3.14              B.π倍               C

     ⒌用字母表示数不理解 一个半圆的半径为r,则它的周长为( A )。

                            A.πr                B2πr              C(2+π)r

                         一个环形的内圆直径是8厘米,外圆直径是12厘米,这个环形的面积是(251.2)厘

      2

     ⒍环形面积的特征及   一个圆环,外圆的半径是5厘米,内圆的直径是4厘米,求这个圆环的面积。

       计算方法未掌握       正确列式是( A                     A3.14×52-3.14×42

                            B3.14×52-3.14×(4÷2)2         C3.14×(5÷2)2-3.14×(4÷2)2

                         人民广场有一个直径是20米的圆形花坛,在它的周围铺设2米宽的水泥甬路,这

                            条甬路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⑶在一个边长为10米的正方形中放置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面积是多少?

   在一个长6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纸片里剪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面积是多少?

      ⒎解答几何问题的分析  一个长方形的长是9厘米,宽是6 厘米,在这个长方形中画一个最大的半

        方法没有掌握          圆,这个半圆的直径是多少厘米?半径是多少厘米?

      ⑵一个运动场跑道的形状与大小如图。两边是半圆形,中间是长方形,这个运动

        场的周长是多少米?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㈡分层训练

l       基本训练:

1. 反复斟酌,正确判断:

⑴ 两个端点都在圆上的线段是圆的直径。                                           

⑵ 一个圆的半径是2米,那么它的周长与面积相等。                                 

⑶ 大圆的圆周率比小圆的圆周率大。                                                   

⑷ 一个轴对称图形至少有一条对称轴。                                                                      

⑸ 半圆的面积是整个圆面积的一半,半圆的周长也是整个圆周长的一半。                                          

2. 认真思考,仔细填写:

⑴ 画一个直径是4厘米的圆,圆规两脚间的距离是(     )厘米。

圆周率是(      )除以(  )的商,它是一个(            )的小数。

⑶ 一个圆的半径扩大3倍,它的直径就扩大(    )倍,面积就扩大(     )倍。

⑷ 如果两个圆的半径相等,那么这两个圆的(     )一定相等。

⑸ 在边长是6分米的正方形纸板上剪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周长是(  )分米。

3. 慎重选择,填写序号:

⑴ 圆内最长的线段有(    )条。

   A.无数                    B1                    C.没有

⑵ 车轮转动一周所行驶的路程是求车轮的(     )。

   A.周长                    B.直径                 C.半径

⑶ 在下面的图形中,(     )有两条对称轴。

   A.平行四边形              B.长方形               C.等腰三角形

一个钟表的分针长8厘米。从11时到12时,分针针尖走过了多少厘米。正确列式是(  ):

   A3.14×82                B2×3.14×8            C3.14×8

⑸ 把圆分成若干等分,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长方形的长相当于(   ),宽相当于(  )。

   A.圆的半径               B.圆的周长               C.圆周长的一半

4.耐心细致,动手操作:

画一个直径是4厘米的半圆,并用字母          画出下图的所有对称轴。

   标出圆心、半径和直径。

 

 

四、应用拓展

教师通过对学生的单元作业进行分类调查,然后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难易适度的练习,体现学习的针对性,学生的思维才能有所提升。

 

  •       提高训练:

1.认真审题,细心计算:

计算运动场的周长和面积;                 求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厘米)

 

 

 

2.开动脑筋,解决问题:

六(1)班举行元旦晚会,同学们围成一个圆圈,这个圆圈的周长是50.24米,小红站在中心点为大家演唱,你知道同学们和小红之间的距离吗?

世界上最大的树是美国加利福尼亚的一棵巨杉,高达100米。在离地面1.8米处,树干的周长约为31.4米,在这个高度树干的横截面面积大约有多少平方米?

⑶ 如图所示,将一个圆形纸片分成若干等份,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                        

这个圆形纸片的面积是多少?

  •  拓展训练:

观察推理:你见过捆木头吗?仔细观察一下,想想铁丝长度与木头根数及其周长、直径有什么关系。(不并排捆,铁丝的接头不计)

 

 

 

铁丝长度 = 周长 +       条直径;

铁丝长度 = 周长 +       条直径;

铁丝长度 = 周长 +       条直径。

你的发现:                                                            

如果把六根直径10厘米的木头像这样捆两道(每个接头用8厘米铁丝),至少要用多长的铁丝?(得数保留整米数)

五、总结知识

今天,我们对圆的知识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复习,并解决了我们身边遇到的数学问题。在复习阶段,我们可以利用今天学习到的方法对知识进行总结,这样不但可以梳理知识,还可以提升认识,不失为一个事半功倍的好方法。

 

反馈分析

1.数据的分析

 

基本训练

提高训练

拓展训练

 

判断

填空

选择

操作

图形计算

解决问题

观察推理

正确率

94.6%

92.4%

88.7%

42.9%

88.1%

87.6%

8.92%

2.知识与能力的分析

⑴ 基本训练:

   “基本训练”的题目选择都来源于学生作业中的易错题,教师将题目进行调整,采用填空、选择、判断的形式进行练习,目的是为了在课堂上能及时反馈训练的结果。从数据分析的结果看,学生的正确率以达90%以上,充分说明经过系统的复习与训练,学生的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有了很大的提高。

从操作题的分析结果看,学生的正确率不足50%,其主要原因是第一小题要求学生“画一个直径是4厘米的半圆”,而有42.9%的学生没有认真审题,将半圆画成一个圆;另外还有32.1%的学生画图不够准确,半径的数据有出入,其原因是画圆的方法不得当。另有10.7%的学生对有关圆的组合图形的对称轴的画法没有掌握,说明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没有掌握。

由此反映出在操作题的教学中,还应该进行方法的指导。比如为了准确画出圆形,应先画出半径或直径再用圆规画圆;画一个图形的对称轴时,应该先分析图形的特点再画对称轴,然后再利用对折的方法进行检验,这样就不会出现错误。所以,对操作练习还需加强训练,以逐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另外,第一小题的结果还是反映出学生不能够认真审题,这是平时学习中经常出现的问题,还需多在审题方法上进行指导。

⑵ 在“提高训练”的练习中,我选择了知识重点内容与计算技巧方法相结合的题目,目的在于巩固基础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训练的结果可以看出,学生对图形周长概念的理解仍存在问题,例如求操场的周长,有35.7%的学生将长方形的宽也加上了,另外还有两个学生没有认真看题目,没有计算周长;求阴影部分的面积时,有两人记错梯形面积公式,有23.2%的学生半圆的面积没有除以2。在利用圆的知识解答生活中的问题中,仍体现出分析问题能力的欠缺。第2题的⑵题中,我将已知条件增加了多余的数据,就有10.7%的学生不会做或用错条件;第⑶题中分别有7.1%的学生不会做或将12.56cm理解为圆的周长。

这些问题都说明学生识图的能力仍有待提高,对公式在理解的基础上要强化记忆,对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待加强。

⑶ “拓展训练”本次选用了“观察推理”来解答问题。本题的思维跳跃性大,看来学生基本上没有找到分析问题的方法,全班只有8.9%的学生理解了题目的含义,并能正确进行分析、推理,进而解答问题。今后应逐步加强这方面的训练,以培养学生抽象思维及合情推理的能力。

 

教学反思

本单元的复习,我采用了“目标定位—知识梳理—查漏补缺—应用拓展”四步复习教学模式。目标定位就是进一步理解、记忆、总结,融会贯通,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形成系统知识。知识梳理就是指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主动建构知识网络体系,使之“竖成线”、“横成片”,达到提纲挈领的目的。查漏补缺就是根据实际情况,寻找学生的缺漏处和能力薄弱点,有针对性地选择、确定重点内容,集中时间和精力进行查漏补缺。应用拓展就是在原有的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发展,同时向外延伸拓宽,且方法灵活,有利于学生发展。

通过教学实践,我感受到师生的共同进步和协调发展。在教师层面,加强了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研究,提升了自身的教学理论和实践预见能力,并逐步掌握科学操作和科学思维的教学模式,进而触类旁通;在学生层面,让学生学会了整理、总结和归纳,构建了知识网络,使学生对圆的认识在层层建构、层层提升中,更加深刻,更加系统,促使学生头脑中的知识结构系统化,让学生从接受、模仿到自主地进行知识的复习,促进了学生知识的增长和能力的发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