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胡岗编辑:李俞慧
事件:商务部近日制定并发布《商务领域一次性塑料制品使用、回收报告办法(试行)》,引导企业、消费者减少和替代一次性塑料制品使用。《办法》中提到的环保替代产品,包括纸袋、可循环使用的布袋、提篮和可降解塑料制品等。
可降解塑料即将放量的催化因子
根据降解机制,通常分为光降解塑料、生物降解塑料和光-生物降解塑料,其中生物降解塑料为主流。

国内生物降解塑料行业发展仍处于初期阶段,目前看需求放量有三大催化因素: 1)限塑立法和执法力度的加强; 2)全民环保意识的提高; 3)技术进步或政府补贴带来成本下降。 在行业发展前期,政策推动是关键,政府补贴给予企业降价空间,通过降价促销释放需求,在行业上游引发规模效应实现成本的下降,进一步降低价格、释放需求,实现良性循环。2020年下半年以来发改委联合九部门加强对塑料污染治理问题的推动,各省市也集中出台强制落地政策,行业有望进入渗透率快速提升阶段。
可降解塑料的市场有多大
全球可降解塑料需求稳步增长,2018年达到36万吨, 相关机构预测到2023年全球需求将增加至55万吨,5年平均增幅达9%。2018年,国内生物降解塑料需求7万吨,行业规模约54.4亿元,2016~2018年需求量增速均保持在20%以上。国内生物降解塑料需求空间巨大,一次性餐具、一次性塑料袋、农用地膜和包装用塑料薄膜四大重点应用领域合计约有1017万吨的潜在需求空间。全球生物降解塑料渗透率普遍在3%以下,中国的渗透率为仅0.62%。

伴随法规逐步明朗,政策推动行业需求有望迎来快速成长期,国内企业纷纷入局,二级市场也将迎来投资机会。
可降解塑料布局企业一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