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虐童事件”,缘于“钱少活多”?

(2012-11-03 23:44:19)
标签:

虐童事件

教师

道德

钱少

杂谈

分类: 生活随想

“虐童事件”,缘于“钱少活多”?

李军会

近期,频频曝出的幼儿园的虐童事件,再次让舆论聚焦中国的学前教育。此前有媒体做了一个调查,用钱少活多来概括了学前教师的现状。

据中新网报道,首都某师范大学教授就当下中国学前教育的困境做出深入剖析。 其在中新网《新闻大家谈》时表示,当前学前教师钱少活多,归根到底还是因为政府投入不足, 一语即出,众人哗然。

报道称教授是做出“深入的分析”。既然是“深入的分析”,说明是权衡所有的条件,理应全方位分析“虐童事件”的内因和外在因素,怎能以“钱少活多,政府投入不足”,论定是引发“虐童事件”的根源呢?而且是“归根到底”,言外之意,“虐童事件”的频发就是政府的不是了,这样的措辞和定论未免太轻率了吧,并非笔者故意挑剔,更不是对专家教授的斥责,或许是记者为了加大专家教授的影响了而添上 “深入分析”四个字,或许是专教授一点个人的“很独特见地”而已,但总不能认为专家说的都是真理吧。如果这样,那么国人是不是都成了趋炎附势,随声附和,低头哈腰之类的“俯臣”,别人说是,自己跟上高喊,赞成。由此,专家罢,普通人罢,仅仅是一堂言,仅仅都是从自己的思想认识中,所感悟得出的,一切并非真理,如果没有质疑,那就没有创新,没有创新,就没有进步。这样长期以往,还有多少创新的思想出现,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吗?正如笔者在此大谈阔论,也仅仅是自己的一堂言,并非真理。自己还是把握自己的原则,这里,功过是非,读者自明,也权作喜欢我文章的读者给予一点素材。

说到这儿,有读者疑问,到底在说啥,明说,我们要透过一系列的现象挖掘事物的本质,给予读者真实的,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科学事实。当前学前教师的确是“钱少或多”,这是事实,不可否认,这也是由我国的国情所决定的,“虐童事件”的频繁曝出,“钱少活多”仅是一个外在的因素之一。并非是最为根本的原因,当然说此话时,好多网友不赞成,也许大家都会说:“正因为教师的钱少,所以就会出现虐待儿童事情”,这样的结论是否合理,有待思考。是的,政府投资是不足,但也是在竭尽全力啊!并非是坐视不管,熟视无睹。正如贫困的家庭,家长总是尽力满足孩子需求,和其他富人家的孩子一样快乐成长。当孩子的总不能无视家庭状况,无力取闹吧。谈政府投入太少,显得有点无理取闹之感了。

钱少,说到实处,就是工资低,低了就是“虐童”的原因,按照大家的意见,笔者不妨谈谈自己一点拙见了。过去,教师的月工资仅仅是几十元钱,默默奋斗在一线的教师大有人在,不计个人得失,把教育工作作为一种高尚事业,去追求,把一生奉献给了教育事业,清贫一生,流芳百世。此时,如果有些教师嫌钱少,生活拮据,家庭困难,于是把所有的不满发泄在学生身上,当时看来就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虐待学生也就不足为奇了,这里,我们权且是因为 “钱少,教师体罚学生,而现在呢!我们的工资仍然是几十元钱吗?最少的工资也达到1500元以上,按照道理钱算是可以了吧,就不应该会出现虐待学生的事情。但是事实是咋样,不仅是出现“虐童”,而且是频频曝出,让人痛心啊!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相当一部分“虐童事件”是发生在青年教师的身上,这说明,“虐童事件”曝出,并非是“钱少活多”直接引起的。

好多人的欲望是没有底线的。越是有钱的人,他的需求欲望越高。有了十万想百万,有了百万想千万,有了千万想霸占世界。欲望需求与人的道德水准并非成比例关系,如果说“虐童事件”,是“钱少活多”,那么我们把教育者“奢望钱多”看做一种欲望追求,在一定的条件下,满足他们的欲望,你能说永远就不会有“虐童事件”出现吗?笔者以为,满足教师的物质欲望需求,并非是钱能够解决的。

“活多”,这是事实,既然选定教师这份神圣的职业,那么注定“活多”。注定忙碌一生,因为面对的是鲜活生命,是一个个活蹦乱跳的个体,所以教师就不得有一丝的懈怠。“误人弟子如杀人之父兄”,故而教育教学是“良心工程”,既然入教育圈,就要做好无怨无悔的打算,如果教师单纯地把教育看成是“混饭吃”的工作,说不定哪一天,自己将会“无事可做”了,自然回归于自己所谓的清闲生活中了 ,“活多”才是真正的好事,正因为“活多”才不至于“无事生非”,也就不会出现“虐童事件”了。

综述之,笔者以为遏制“虐童事件”的源头,首先,师范院校要加强对学生的职业道德养成教育,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学会感恩,教会学生如何解决实际教学突发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爱人爱己的思想意识。通过各种渠道为师范生开展心理咨询。解除他们的内心焦虑和障碍,培养幼教学生甘于清贫,乐于奉献的思想。其次,解决教师的福利待遇。逐步提高教师的工资,解决他们对生活的困惑。消除他们的生活压力。第三,建立健全合理的评价机制,全方位地减轻教师的课程负担。只有这样,“虐童事件”才不至于频频曝出。即使未来有,那也是“个例”中的“特例”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