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创】善意的谎言
文/李军会
读《善于“作弊”的孙明槐》中国教师报414版镇西随笔33。读后掩面深思,感触颇深,为文中
孙明槐老师的做法拍手叫好,对那些学生学困生而言,此方法不失明智之举,老师们可以借鉴和提倡以善意的谎言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农村,学校教育教学理念有了很大的转变,老师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新的教法,使学生很大程度上得到了解放,传统的教育模式逐渐远离学校,这是我们所欣喜的,可以说课改,让我们看到了中国教育的希望,但在实际教学中,仍存在具体的问题,学生的情况存在差异性,仍然存像文中“婉约”这样的学生,不是不交作业,就是草草的完成作业上交,问其原因,要么是低头不语,要么一句“我不会”搪塞了事,很多老师对这样的学生甚是头痛,真有点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感觉,部分教师有时心里想“我已经说了多次,你不做就算了,”致使这些学生放任自流,渐渐对学习失去了兴趣,恶性循环由此而生。要么老师为完成教学任务,担心因辅导耽误时间而不予理睬,于是班级的学习情况形成两级分化,由此可见,究其原因,教师缺失的是一种爱心和耐心,如果我们能够像孙明槐老师那样,发现学生的特性,对症下药,那么就没有教不好的学生。
在新课改理念下,我们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是缺少没有潜入学生的“内心”的老师,并没有挖掘学生想知道什么,而是仍然以课本的知识强加于学生,使其接受,这有违于新课程理念,因此,要改变文中类似“婉约”这样的同学,我们何不借鉴孙明槐老师的做法,不妨给学生“拉拉夹带”少许有何妨?
一、教育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所完成的,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千变万化的,于是教师在教学中急不得,要有耐心和爱心,设身处地为学生考虑,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二、教师决定不能有放弃学生的思想,放弃有失于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准,将会成为历史的罪人,我们还需将更多的爱心倾向于学困生。关注他们的一举一动,及时给予心灵的呵护!
三、“长短板”的理论,让长板更长,虽不能补短板,至少发挥短板的优势,这就是说捕捉“短板学生”的优势,及时提出表扬,让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让他们知道并不能因为是短板而一无是处,找回自信心,步入学习的轨道。
四、一种善意的谎言和欺骗可以树立学习的自信心。我们不妨在课堂之前,让学困生就课堂上将要展示的内容给予辅导。当然,老师要做到的天衣无缝,不能留下破绽,老师知道是谎言是一种欺骗,但这种欺骗是善意的,是真诚的。自然对学生来说,老师是真情的辅导。这样,在课堂上,这位学生在同学面前捡回了自信,得到了赏识,受到了表扬。让自己感到有信心,有能力把学习搞好。
无论哪一种方式,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还学生自主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学生在心情愉快时,他们会喜欢干任何事情的。基于这点,我们还是想法设法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