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坦魔芋(Titan
Arum)生长于苏门答腊群岛,是热带和亚热带种植的耐荫作物,最怕光直射,要求日照强度弱,时数短。泰坦魔芋有着类似马铃薯一样的根茎,能活150年左右,生育期要求适温15-25
℃,年平均温度14-16 ℃ ,气温 12 ℃ -15
℃开始萌芽,块(球)茎膨大期气温在20-25度生长良好。泰坦魔芋会先开花后长叶,当花凋谢后,会由生长在地底的球茎上长出一片叶子,这片叶子很大,可以长到6米高,5米宽,近似于一棵小树。叶柄绿色,似树干,在叶柄的顶端会分叉为几个分枝,每个分枝上着生有许多小叶。当生长季结束,地底的球茎储存到足够的能量后,老叶会萎凋掉落,接着泰坦魔芋将从地下长出花朵。成花可以高达1.8米左右,是世界上体型最大的花,刺鼻的气味是从它的花冠释放出的,
花冠成熟时臭气最浓,臭气吸引来的大量
苍蝇和
甲壳虫则帮助它传播花粉,同时散发出的尸臭味也会急剧增加。当花朵凋落后,这株植物就又一次进入了
休眠期。
巨型魔芋花的外形非常有趣,它有着直挺挺的外形,这种结构其实是它的花序:在一个巨大的烛台亦即佛焰苞的中心矗立着高大的蜡烛——肉质花序轴。而巨魔芋真正的雌雄小花被包裹在佛焰苞底部。佛焰苞通常在下午展开,红紫色的花朵持续开放,小雌花排列在小雄花下边,间断性地释放出腐尸气味,当晚花苞会合拢一些;第二晚雄花开放并产生黄色花粉,通常情况下没有授粉的花序维持一周后枯萎,当花朵凋落后,植株又一次进入了休眠期;而经过授粉的则产生带有橘红色浆果的巨大果序。当生长季结束,地底的球茎储存到足够的能量后,老叶会萎凋掉落,球茎进入休眠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