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综合实践活动项目组课题申报表
(2015-01-09 13:02:34)分类: 2014年国家级课题 |
年度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委托项目
子课题立项申请·评审书
课题名称:高中研究性学习的课程整合策略研究
负 责
人:
单
申请日期:2013
教育部新课程综合实践活动项目组
教育部华中师范大学课程研究中心制
申请者的承诺与成果使用授权
一、本人自愿申报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重点课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与实验”。本人认可所填写的《教育部综合实践活动项目组课题立项申请·评审书》(以下简称为《课题申请·评审书》)为有约束力的协议,并承诺对所填写的《课题申请·评审书》所涉及各项内容的真实性负责,保证没有知识产权争议。同意教育部综合实践活动项目组有权使用《课题申请·评审书》所有数据和资料。课题申请如获准立项,在研究工作中,接受教育部综合实践活动项目组及其委托部门的管理,并对以下约定信守承诺:
1.遵守相关法律法规。遵守我国《著作权法》和《专利法》等相关法律法规。遵守我国政府签署加入的相关国际知识产权规定。遵守《教育部综合实践活动项目组课题管理办法》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
2.遵循学术研究的基本规范。科学设计研究方案,采用适当的研究方法,如期完成研究任务,取得预期研究成果。
3.尊重他人的知识贡献。客观、公正、准确地介绍和评论已有学术成果。凡引用他人的观点、方案、资料、数据等,无论曾否发表,无论是纸质或电子版,均加以注释。凡转引文献资料,均如实说明。
4.恪守学术道德。研究过程真实,不以任何方式抄袭、剽窃或侵吞他人学术成果,杜绝伪注、伪造、篡改文献和数据等学术不端行为。成果真实,不重复发表研究成果;对课题主持人和参与者的各自贡献均要在成果中以明确的方式标明;不侵占他人研究成果,不在未参与研究的成果中挂名,不为未参与研究工作的人员图虚名。
5.维护学术尊严。保持学者尊严,增强公共服务意识,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维护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声誉,不以课题名义牟取不当利益。
6.遵照管理规范。课题研究名称、课题研究组织、研究主体内容、研究成果形式与课题申请书和立项通知书相一致。若有重要变更,必须向教育部综合实践活动项目组提出书面申请并征得同意。
7.标明课题研究的支持者。要以明确方式标明为课题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非课题组个人和集体。
8.正确表达科研成果。按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规范使用中国语言文字、标点符号、数字及外国语言文字。
9.遵守财务规章制度。合理有效使用课题经费,不得滥用和挪用。课题结题时如实报告经费使用情况,不报假帐。
二、作为课题研究者,本人特授权教育部综合实践活动项目组,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报送课题成果的原件、复印件、摘要和电子版;有权公布课题研究成果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同意以影印、缩印、扫描、出版等形式复制、保存、汇编课题研究成果,允许课题研究成果被他人查阅和借阅;有权推广科研成果,允许将课题研究成果通过内部报告、学术会议、专业报刊、大众媒体、专门网站、评奖等形式进行宣传、试验和培训。
申请者(签章):____
基本资料
一、负责人基本信息 |
|
|||||||||||||||
姓名 |
张质彬 |
性 |
男 |
出生日期 |
1962-12 |
|
||||||||||
职称 |
中学高级 |
职 |
校长 |
最后学历 |
大学 |
|
||||||||||
职务 |
校长 |
最后学历 |
大学 |
办公电话 |
029-82633721 |
|
||||||||||
手机 |
15332481360 |
邮 |
|
邮 |
710043 |
|
||||||||||
通讯地址 |
陕西省西安市新城区西安市东方中学 |
|
||||||||||||||
二、课题通讯员资料(专职与总课题组沟通的课题组成员,如果通讯员是负责人可不填) |
|
|||||||||||||||
姓名 |
严凯 |
年龄 |
46 |
性别 |
男 |
职务 |
教师 |
|
||||||||
邮箱 |
956353303@qq.com |
办公 电话 |
029-82633721 |
手机 |
15332481326 |
|
||||||||||
地址 |
西安市新城区西安市东方中学 |
邮编 |
710043 |
|
||||||||||||
三、课题组主要成员资料(可续表) |
|
|||||||||||||||
姓名 |
性别 |
年龄 |
专业 |
工作单位 |
分工情况 |
|
||||||||||
张质彬 |
男 |
51 |
化学 |
西安市东方中学 |
课题负责 |
|
||||||||||
严凯 |
男 |
46 |
物理 |
西安市东方中学 |
研究设计 研究报告 |
|
||||||||||
李培 |
男 |
36 |
物理 |
西安市东方中学 |
物理学科 |
|
||||||||||
冯团结 |
男 |
34 |
地理 |
西安市东方中学 |
地理学科 |
|
||||||||||
党平 |
男 |
32 |
地理 |
西安市东方中学 |
地理学科 |
|
||||||||||
高国全 |
男 |
32 |
教育技术 |
西安市东方中学 |
信息学科 录像编辑 |
|
||||||||||
徐振刚 |
男 |
35 |
数学 |
西安市东方中学 |
数学学科 |
|
||||||||||
薜冠峰 |
男 |
34 |
数学 |
西安市东方中学 |
数学学科 |
|
||||||||||
任延旗 |
男 |
32 |
生物 |
西安市东方中学 |
生物学科 |
|
||||||||||
研究 课题 |
高中研究性学习的课程整合策略研究 |
|
||||||||||||||
起始 时间 |
2013-12 |
终止时间 |
2015-3 |
成果形式 |
研究报告 |
|
||||||||||
一、本课题研究现状分析及研究本课题的意义和目的。 研究现状: 研究性学习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主体内容,在高中阶段开展研究性学习,对于促进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当前,研究性学习在高中学段主要以课题形式开展,从实践到理论已取得了很大成效,但研究性学习与其他学科的整合研究仍在实践与探索之中。 研究本课题意义: 我校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与其他课程整合的研究》课题研究中已有初步探索,但通过深度融合来促进研究性学习的有效高效落实、以及通过研究性学习促进其他课程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仍有很大空间。 立足校本研究,促进我校高中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 研究本课题目的: 1.前期已有一定研究,现专项研究,以求研究过程更扎实有效,以课题研究促进和带动我校高中学段的课改深入进行。 2.以“能力生根”为课题研究立论点,探索学科能力发展的有效操作模式。 3.通对对各学科的原生态课、公开课、各级优质课的观摩研讨,进行研究性学习学科整合成功经验的理论反思,促进学科教学实践深化,教学质量进一步提升。 |
|
|||||||||||||||
二、本课题的基本内容,预计突破哪些难题。
预计突破: 1.研究性学习在各学科教学中开展的各类课型下的实施条件、课堂教学的具体操作方式、研究性学习课题形式、学生课外学习的指导形式。 2.学生自习时间的学习方式研究及规律。 |
|
|||||||||||||||
三、课题的研究思路、方法。 研究思路: 1.首先进行综合实践课程理论学习,学习综合实践资料包内容,了解和研究综合实践活动研究的最新进展。 2.以“能力生根”为研究的理论起点,进行实践创新,探索学科能力发展的具体操作策略及方法。 3.对我校前期研究反思,开展针对本课题的专项研究,结合学科实践,大胆实践,及时反思,对行之有效的创新做法及时总结,理论上及时结晶,以研究促教学,以教学促发展,探究形成校本化的有效实践研究性学习促进学科质量提升的途径及方法。 研究方法: 文献法、行动研究法。 |
|
|||||||||||||||
四、研究周期(研究的时间进度和计划)。 |
|
|||||||||||||||
五、研究成果的预计去向及使用范围 |
|
|||||||||||||||
六、申请单位或负责人在近三年来主要研究成果(注明课题研究的名称、周期或刊物的年、出版社、出版日期) 2010年10月,我校承担陕西省十一五教育技术课题《网络环境下开展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已结题。(研究周期2006-4---2010-9) 2011年8月,我校承担的十一五国家级重点课题子课题《综合实践活动课与其他课程整合的研究》,已结题。(研究周期2009-9---2011-6) 2012年7月,我校承担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十一五”重点科研项目《创新写作教学研究与实验》课题子课题《扩大写作视野,创新写作形式》,已结题。(研究周期2009-9-----2012-7) 2013年1月,我校承担区级《高效课堂教学研究》子课题《高效备课途径研究》已结题。(研究周期2010-4----2013-1) |
||||||||||||||||
七、申报单位意见(课题组负责人及成员的学术水平、完成课题的条件等) 签名: 单位盖章 年 |
八、申报单位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领导意见
(保证落实综合实践活动)
|
九、专家评审组意见(课题研究的意义、内容、学术思想、思路和方法及研究基础等) |
十、总课题组意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