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山巅一寺一壶酒——圆周率的谐音记忆
(2013-06-22 02:23:41)
标签:
转载 |
古时候,江南有座子虚山,山上有座胤久寺,寺中主持法号土律,好作诗文,爱饮美酒。山下有座私塾,唯一的先生名叫汲解,管着十五六个学生。汲先生和土律法师兴趣相投,时常上山对饮,以文会友。一日,先生临上山前,给学生留下一道作业题:记忆圆周率到小数点后第22位,也就是3.1415926535897932384626。学生怎么也记不住,愁苦万状,抓耳挠腮。其中有个学生名叫连象,比较机灵。眼珠一转,计上心头。他把数字用谐音编成"打油诗",一记就记住了,又快、又准、又有趣。他把此法传给其他同学,同样见效神速。夕阳西下,先生回来了。满以为可以借机好好教训教训这帮叫他烦心费神的小家伙。不料,一提问,个个对答如流,先生不禁狂喜。不过,追问原因,却差点把他气昏过去。原来,他们背的打油词是:
这段打油诗其实是骂先生呢,汲先生岂能不急!
下面的小故事同样是利用谐音记住圆周率的小数点后100位数字。先设想一个酒徒在山上寺中狂饮,醉死山沟的情景:
接着设想“死”者父亲得知儿“死”后的心情:
再设想“死”者父亲到山沟寻找儿子的情景:
然后是父亲在山沟里把儿子找到,并把他救活。儿子迷途知返的情景:
还有一首诗是这样编的:
前不久,河南省郑州市退休职工孟和平已经将圆周率小数点后的前1000位数字编成了一首情节完整的五言叙事诗,开头的两句:“要是要我酒,尔乐舞扇舞。把酒吃酒散,尔散拔四柳。”3.14159265358979323846……(要是想要我的酒,你得跳段扇子舞。举杯把酒喝完后,还得拔四棵柳树。)
全诗的题目为《山颠妖肆传奇》,说的是山顶的酒肆里有九位相貌妖艳的舞女,她们因为一些小事不欢而散,各奔东西,后来又相聚在另一家酒肆里,最终不计前嫌,一同开怀畅饮。
“走罢三山路,奇赛山里人。时时斗老虎,路路是山岭”这两句诗则描写了其中一位舞女独自旅行时的经历,对应的数字是从第501位至第520位的98336733624406566430.
把圆周率编成故事,充分展示了汉语的谐音特色,其他语言恐怕很难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