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节外科故事三则

(2016-01-05 15:03:41)
标签:

关节外科

医生

分类: 工作记事
来源:关节外科    作者:曹冉,赵涛,王雅


之一 我们科的“碎嘴子”

“谁管3床,看看跌倒评分评了吗?床头卡标识有吗?”

“谁管26床,骶尾给他贴个敷料,别出压疮,再给他上个气垫床吧?”

“加3床那个老奶奶给她用可调输液器吧。”

“注意一下35床引流及双下肢的感知觉情况。”

……

每天,病房里总能听见这样碎碎念的声音传来,这个声音不是别人,就是我们科的“碎嘴子”——邓喻晓。

伴随着护士长的外出学习和院里的人员调配,科室临床上小到床单位的整洁,大到科室里家属的投诉,她都亲力亲为,不仅这样,她还要完成自己分管病人的日常护理工作,而她自己分管的病人数量,却没有丝毫的减少。每天中午,她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检查并指导新入职同事的工作,不能按时下班对她来说更是家常便饭。几乎每个夜班的同事,都能接到她再三嘱咐的电话。看着她瘦小又忙绿的背影,心里说不出来的滋味。

每当我跟她说:“邓姐,你别太累,你管着这么多事,就少管几个病人吧。”她总是笑着说:“没事儿,挺一挺,这周马上就过去了。”这就是我们科的“碎嘴子”,一个为我们临床工作保驾护航的“碎嘴子”。

 

之二 个体化医疗服务

12月,2015的岁末,关节外科收治住院病人近百余人,其中80岁以上患者达二十余人,90岁以上患者3人。如此多的老年患者,在我科均接受了科学有效的治疗和细致入微的康复指导,满意度良好。

关节外科医疗团队不但有着精湛的医疗技术,更是将关爱做到点滴。我科根据不同病种、不同手术类型等,制作了细致的、有针对性的个体化出院指导,里面精心印制了个体化康复方案、医生的联系方式、复查时间等,有效减少了患者反复来院咨询的不便。

护理团队更是将“个体化”做到极致。术前,术后的宣教经过无数次揣摩,在文字描述的基础上,大大增加了图片的使用,做到图文并茂,让患者能够简单而准确地理解康复内容,为术后康复奠定良好的基础。

如此细致的思量,正是源于对患者的关爱和责任,是对患者性命相托的最好回报。

 

之三 我在这儿实习

我是首都医科大学一名正在关节外科实习的学生,在这里实习的一个月给予了我深刻的感受。

关节外科中各位医生、护士老师们团结一致努力解决病痛,总是呈现出一片积极向上、生机勃勃的景象,不仅让病人如沐春风,也提起了大家工作的积极性。在面对痛苦不堪的病人及心灰意冷的家属时,老师们以自己一颗真心,凭借着认真的工作态度、娴熟的工作技能,给其希望与温暖,深刻地体现了“以病人为中心,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工作理念。

尽管关节外科的工作很繁重,但是老师们依然没有降低工作质量,护士长还不定时进行相关护理知识的提问,这个举措有效地提高了科内护士们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关节外科是先进集体,表扬信更是贴满了整个展板。建立巡视、翻身卡是关节外科的特色,老师们每天亲自为病人翻身拍背,有效的减低了压疮的风险,可谓是用心良苦。

老师们技术精湛,兢兢业业,对待患者和蔼可亲,对待同学倾其所有,对待同事互帮互助,对待领导尊重配合。在这样一个优秀的科室里实习是我一生的财富,给我今后的职业生涯做了良好的铺垫,让我感慨良多。

(荐稿:曹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