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时俱进--记透析室护理学习会议

标签:
学习会议 |
分类: 工作记事 |
3月30日晚上六点半,在屠恩玲护士长的组织领导下,我们又一次召开了透析室全体护理人员共同参与的“析会”。会议上屠恩玲护士长向我们传达了“2015年中国血管通路专家共识”的主要内容,从动静脉内瘘,深静脉置管,人工血管的建立时机,到内瘘的成熟时间和成熟的判断标准,再到内瘘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穿刺方法等,都有了全新的标准和突破。让我们了解到血液透析有关的新进展、新概念、新知识,并及时运用到日常工作中,融入护理操作中。潜移默化的提高护理质量,就是悄然的给病人提高治疗质量。
http://www.bjsjth.cn/uploadfile/jpg/2015-4/20154791656482.jpg
透析的患者是边缘化的住院病人,同时也是门诊的常客。他们不属于病房,但比病房的患者来院时间更长;他们是门诊流动患者,但比普通的患者更熟络。对于他们这样的一个特殊的群体。为了更好深化优质护理的理念,从14年年底开始,屠恩玲护士长要求我们护理人员固定透析间(每3名护士一组,在同一透析间工作3个月)并且相对固定透析间的患者,这样在护理病人时,既强化了专科护理操作,又能在此基础上不断深化护理内涵,并责任到人,同时能很好的掌控病人的变化,及时作出反馈;对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变化能做到心中有数;对于一些潜在的突发状况提前做出预防,护理时,省时、省力、省步骤,不但整体提升了我们的护理服务水平,同时得到了病人积极的反馈“我们这儿透的安心,舒心,也放心”。
现在,3个月的时间已近过去,为了更好的接替下一透析间的工作,我们特别进行了一次大的交接班,这就是我们会议的第二个内容“透析间的交接工作”,每个透析间针对自己组内的患者,从血管通路,治疗期间的常见状况,饮食控制方面到近期主要存在的问题,护理重点到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等,逐一做了交接。让大家对于即将护理新一组病人的情况了然于胸,更快,更高效的融入到新的一组工作中。
这就是我们会议的主要内容,最后屠护士长对于我们的交接班做了总结,指出工作要点及近期出现的一些问题,并给出解决办法。
每一次凝聚都是有价值的,虽然开会占用了一些时间,但在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里,新知识、新观念时刻冲击着我们的生活、工作。有时候,我们需要慢下脚步,给自己点儿时间,看看、听听那些变化。不断创新,追随先进的脚步。
与时俱进,杜绝墨守成规。
(荐稿:屠恩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