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苗瑞恒
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现代医学不断吸纳前沿领域的科技成果,攻克诸多难关,一些曾经令人束手无策的疾病,现在也看到了治愈的曙光,有学者甚至大胆预言,在未来的十几年间,癌症等疾病也能被彻底治愈。然而,在人类迎来医学发展春天的同时,我国的医疗形势却越发严峻。医疗黑幕、伤医杀医等负面新闻频繁见诸报端,似乎昭示着医患关系陷入了前所未有的低谷。医生与患者明明有着相同的目标,但在一致对“病”的过程中,患者怀疑医生、医生提防患者,双方难以建立有效的互信,本应无间的合作生出裂隙,给了别有用心之人机会,让原本就岌岌可危的医患关系雪上加霜。某医学论坛的调查显示,过半在职医疗工作者都反对子女从医。这个结果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讨论。想必大多数医疗工作者在听到伤医、杀医事件之时,都会在震惊之余对未来表示堪忧。
培训之初,徐院长谈古论今、旁征博引、深入浅出的演讲,阐述了当前医疗的窘境是暂时的,未来必是光明的,并为我们勾勒出了世纪坛医院未来建设的宏伟蓝图,指明了我们发展的方向。李书记以“生存与发展的思维方式”为题,生动细致的讲述了思维之于生存与发展的意义、学会思考及其方法,嘱咐大家在工作岗位上要不断的学习和充实自己。刘书记在医德医风的讲座上,例举了世纪坛医院面对特殊医疗事件时,始终坚持“珍爱生命、以人为本”的原则,对穷困、无家属、遭到其他医疗机构推诿等情形的病患,伸出援手,挽救了一个又一个生命。至此,我之前对于医疗工作的担忧和顾虑渐渐消融。因为世纪坛医院传承着一种精神:“救死扶伤,当仁不让”。诚然,担当生前事,何计身后评!做好我们的本职工作,以患者的利益为重。尽其当然,而顺其自然。
使我进一步坚定工作信念的原因,是我有一群可爱的同事。初来乍到,大家都比较内敛。经过医院安排的拓展活动,大家增进了了解,提高了团队意识,建立了友谊。令我很感动的是,在拓展的最后一个项目中,每个组都不遗余力的训练和比拼,谁都不甘居人后。我们组也一样,大家由最开始的失误连连,到后来的精准无误。在最后一轮比赛中,我们组前几个项目表现优异,毫无瑕疵,胜利近在眼前。然而,我在一个项目上的失误,耽误了全组宝贵的时间,我们最终与胜利失之交臂。我失落且自责的等待着批评与指责,没有人比赛是为了输,人因为失利而产生不悦是正常的心理活动。然而,气喘嘘嘘,大汗淋漓的各位,却微笑着:“没关系,下次再一起努力!”“以后给我们针灸减肥来补偿吧。”……那一刻,我有了许久未有的感动。有这样善良、优秀的朋友和同事,未来自然能团结互助,克服难关。
短短两周的培训,我收获颇丰。打消了工作上的顾虑,结识了一群真诚友善的朋友。不可否认,医生医疗水平的提高需要不断的学习和经验的积累,无论领导、上级医生、家人、朋友,都对我们持以宽容的态度,给我们提高的时间。我就常常被安慰,不要心急,中医越老越好,二十年以后就行了。可是,千帆过尽,大浪淘沙,人们常常寄望未来而忽视了眼下。肩负医生的天职,带着亲友的期望,时不我待:二十年太久,只争朝夕。
(荐稿:贾宇飞)
(编者按:本文栏目旨在提供学习交流平台,文章中观点不代表本网站观点。)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