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什么是“膀胱过度活动症”?

(2014-08-14 08:56:11)
标签:

膀胱过度活动症

分类: 健康百科
来源:泌尿外科 作者:阎乙夫

     膀胱过度活动症(OAB)是一种以尿急症状为特征的症候群,常伴有尿频和夜尿症状,可伴或不伴急迫性尿失禁。曾被称为女性尿道综合征、逼尿肌反射亢进、逼尿肌不稳定、不稳定膀胱等。

     【疾病流行】膀胱过度活动症流行广泛,欧洲40岁以上人群中膀胱过度活动症患病率为16.6%。其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呈现出逐步升高的特点,在40岁以上的人群当中女性的OAB患病率略高于男性。

     【临床表现】OAB是一个独立的征候群。但在临床上,有许多疾病也可出现OAB症状,48.1%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存在OAB症状;46.4%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存在OAB症状;39.3%泌尿系统感染患者存在OAB症状。

     【发病机制】OAB的病因尚不十分明确,目前认为有以下4种原因:

     -逼尿肌不稳定:由非神经源性因素所致,储尿期逼尿肌异常收缩引起相应的临床症状;

     -膀胱感觉过敏:在较小的膀胱容量时即出现排尿欲;

     -尿道及盆底肌功能异常;

     -其它原因:如精神行为异常,激素代谢失调等。

     【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及行为治疗。药物治疗为OAB最广泛使用的治疗,其中M受体拮抗剂是OAB的首选治疗,其副作用主要为口干,胃肠反应(如便秘)及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行为训练联合药物治疗则效果更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