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院中医科、药剂科联合举办“糖尿病中医临床路径研修班”和“糖尿病治疗的中西药合理应用培训班”

(2013-10-29 16:45:17)
标签:

培训

教育

分类: 教学科研

来源:中医科    作者:周 铭

 

     10月19日、20日,由我院中医科、药剂科联合举办的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糖尿病中医临床路径研修班”和“糖尿病治疗的中西药合理应用培训班”在我院举办。来自北京各医院中医科、药剂科的150余名学员参加了培训班。

     培训班的开幕式简短而热烈。,我院副院长闫勇欢迎各位专家及学员的到来,并简单介绍了我院中医科和药剂科的情况。北京中医药学会邓娟秘书长肯定了我院中医科及药剂科近年来取得的成绩,表示糖尿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大有作为。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副院长宋春生也对培训班的举办表示祝贺。

http://bjsjth.com.cn/uploadfile/jpg/2013-10/201310299222371.jpg

http://bjsjth.com.cn/uploadfile/jpg/2013-10/201310299228495.jpg

“糖尿病中医临床路径研修班”
“糖尿病治疗的中西药合理应用培训班”

http://bjsjth.com.cn/uploadfile/jpg/2013-10/201310299256806.jpg

http://bjsjth.com.cn/uploadfile/jpg/2013-10/20131029932764.jpg

我院中医科主任冯兴中进行讲座
我院药剂科主任孙路路进行讲座

     在两天时间里,来自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的宋春生教授、美国佛罗里达州布洛瓦市中心医院药局的谷黎红药师、卫生部北京医院的李怡教授、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的倪青教授、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东方医院的杨晓晖教授以及我院中医科、药剂科的专家们先后就中医临床人才培养、糖尿病中医临床路径、糖尿病中西医结合治疗等问题开展讲座,学员反响热烈。

     通过这次中医科、药剂科联合举办“糖尿病中医临床路径研修班”和“糖尿病治疗的中西药合理应用培训班”,将进一步增强我院中医药联系,医药一体,规范糖尿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更好地为患者服务。同时,也将有力地推动我院中西医结合学科的建设。

http://bjsjth.com.cn/uploadfile/jpg/2013-10/201310299311942.jpg

http://bjsjth.com.cn/uploadfile/jpg/2013-10/201310299317163.jpg

参加培训人员合影
培训现场

      

     相关介绍:

     中医科是我院的重点科室,北京地区综合性医院示范中医科、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北京地区首家综合性医院北京市中医“治未病”中心,是北京市中西医结合神经内分泌免疫重点学科,国家中医管理局“十二五”中医内分泌重点专科和国家卫计委的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在北京地区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中名列前茅,享有盛誉。作为世界中医药联合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学会副主任委员、北京中医药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在全国有一定的影响。

     中医科在冯兴中主任的带领下,在中西医结合诊治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方面形成了中医专科专病特色医疗。北京中医药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联合我院中医科,已经连续四年举办“中医糖尿病临床路径研修班”,旨在推广糖尿病临床路径,规范糖尿病住院诊疗过程,提高医疗质量,降低医疗成本,促进医疗机构医疗绩效提高,使有限的医疗资源得到更好的配置。

     我院药剂科具有调剂、制剂、临床药学、教学、科研于一体的完善的学科体系,学科的硬件优势和软件优势使我院药剂科的基础工作质量扎实,人员素质迅速提高,成为医院药学行业内近年来快速成长的新星。2012年获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授予的“示范中药房建设单位”,制剂室是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首批认证的医疗机构制剂认证(GPP认证)。我院药剂科是北京市卫生局科教处认证的住院药师培训基地,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资,通过卫生部科教司组织的临床药师培训基地资格认证,肿瘤专业和内分泌专业成为全国临床药师培训基地之一。多年来,药剂科多次成功举办了卫生部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