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多媒体网络室
作者:王占荣
为期一个月的病友服务中心体验活动,我对临床服务、临床部门的信息化需求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为科室信息化业务开展积累了经验。
本次体验活动分为三部分:导医体验,预约中心体验,患者满意度调查体验。
一、导医体验
我院门诊导医台每日咨询量900次左右,导医台涉及导医咨询、陪诊、代取药品、寄存包裹、提供雨伞、租用轮椅等40余项服务内容。导医咨询内容涉及各个就医环节,复杂多样。
导医咨询台是我院的特色服务项目,门诊患者导医需求量很大,导医咨询台大大方便了患者就诊,但纯人工的门诊导医模式限制了导医作用的发挥。
1.
提供自助导医服务:为患者提供更丰富的服务获取渠道,缓解导医工作负担。
2.
建立导医服务项目数据库:导医咨询内容复杂多样,应建立导医服务项目数据库,并应能够不断完善数据库。
二、预约中心体验
我院预约中心每日预约检查量400个左右,其中超声检查每日300个左右,其它检查每日100个左右。目前,预约中心可预约的检查项目包括:增强CT检查、放射影像检查、内窥镜检查、脑电图检查、脑血流图检查、肌电图检查、肺功能检查、超声检查等。工作人员会为预约患者提供纸质的预约检查注意事项。
预约检查服务水平直接影响患者就医体验,体现医院信息化水平,现有预约检查流程还有提高患者就医体验的空间。
1.
有些预约检查项目注意事项非常复杂(如:肠镜检查),有些预约检查项目周期很长(如:孕妇检查),患者解读复杂的注意事项会存在困难,周期较长的检查可能不清楚该预约什么检查。
为患者搭建动态的预约检查注意事项提示平台。对于注意事项较复杂的检查,按步骤、按时间提示患者该做什么准备;对于周期较长的检查,按时间提示患者该预约什么检查。使患者获得更好的就医体验。
2.
预约检查提示功能涉及医院信息系统数据安全,应在保障核心数据安全的基础上,开发提升患者就医体验的项目。
有目的的提取核心数据项:预约检查提示功能需要的核心数据项仅有患者手机号、预约检查类型、预约检查时间,依照内外网完全隔离的原则,预约检查提示数据库在定期获取三个核心字段后,完全与内网隔离,预约检查提示功能将完全依赖于外网数据库运行。
选择更安全的数据交互模式:预约检查提示功能应注意选择“两日后才做的预约检查项目”。一方面,这类检查较复杂,提示需求较明显;另一方面,核心数据项可以采取“每日低峰业务时段仅获取一次”的获取原则,最大限度保障核心数据库安全。
三、患者满意度调查体验
我院患者满意度调查工作分为:填写满意度调查表和出院患者随访,其中人工跑表量每月2000份左右,出院患者电话随访量每月1000份左右。满意度调查表分为7种类型:针对患者的窗口满意度调查表、门诊满意度调查表、医技满意度调查表、住院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出院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后勤满意度调查表,及针对职工的一线对二线满意度调查表。部门利用现有满意度调查系统,周期性统计满意度调查表数据,生成报表。
患者满意度调查工作直接影响我院临床服务水平,现有满意度调查流程仍有优化余地。
1.
采用纸质调查表需要额外的人工录入。
满意度调查表跑表人员需要可移动的填表平台,电话随访人员需要可视化的填表平台,直接录入表格数据,避免了额外的人工录入。
2.
患者基数较大,进一步获取大基数、高精度的满意度调查数据成为问题。
为患者提供填表平台,让满意度调查工作不局限于医院物理环境,让患者随时、随地可以进行满意度填写。
应注意患者填表权限的设定,确定患者身份为我院患者,同时注意为用户保密个人信息,不同类型患者能且只能填写对应类型的满意度调查表,以及患者填表频次的设定。
3.
满意度调查数据、调查表项目受限于现有满意度调查系统,很难开展更深入的数据挖掘工作。
满意度调查统计系统应提供调查表管理功能,系统不应局限于现有的调查表项目,应具有对调查表、调查表项目进行维护的功能,增加满意度调查统计系统的可扩展性,从而更个性化、更深入地开展数据挖掘工作。
工作和生活一样,并不缺少亮点,而是缺少一双发现亮点的眼睛。体验活动让我走出科室,走进医疗,走近患者,提供了一个体验医疗,体验服务的宝贵机会。走进门诊大厅,才能发现更多服务项目,更多临床信息化需求,更多工作上的灵感,更多亮点。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