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手足口病进入高发期:五岁以下儿童易感

(2013-06-20 16:15:28)
标签:

手足口

健康

分类: 健康百科

来源:疾控处    作者:董全民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6月4日发布疫情监测情况,北京市进入手足口病高发期。预计今后3个月,手足口病病例的发病数将持续在较高水平,且重症病例将时有报告,不排除死亡病例的出现。

     从数据看,2013年1至5月,北京市每天报告手足口病例在50例左右,并且呈快速上升趋势。截至5月底,全市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7384例,重症数41例,无死亡病例报告。

     为了让家长们更加了解手足口病,我院疾控处特别邀请儿科专家,为大家解读手足口病的临床症状、预防及治疗方法。

     http://bjsjth.com.cn/uploadfile/jpg/2013-6/201362082642523.jpg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HFMD)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传染病,又名发疹性水疱性口腔炎。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 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 71)最为常见。它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北京每年5月至7月为发病高峰期。不同年龄组人群均可发病,但以5岁及以下儿童为主。

     【临床表现】

     患儿感染肠道病毒后,多以发热起病,一般为38℃左右。

     轻症患者:早期有咳嗽流涕和流口水等类似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有的孩子可能有恶心、呕吐等反应。发热1-2天后开始出现皮疹,通常在手足、臀部出现,或出现口腔粘膜疱疹。有的患儿不发热,只表现为手、足、臀部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病情较轻。大多数患儿在一周以内体温下降、皮疹消退,病情恢复。

     重症患者:病情进展迅速,在发病1-5天左右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极少数病例病情危重,可致死亡,存活病例可留有后遗症。重症患者表现为精神差、嗜睡、易惊、头痛、呕吐、甚至昏迷;肢体抖动,肌阵挛、眼球运动障碍;呼吸急促、呼吸困难,口唇紫绀,咳嗽,咳白色、粉红色或血性泡沫样痰液;面色苍灰、四肢发凉,指(趾)发绀;脉搏浅速或减弱甚至消失,血压升高或下降。

     【疾病治疗】

  • 轻症者可给与抗病毒、抗感染、全身支持治疗;

  • 重症患者还应密切监测病情变化,尤其是脑、肺、心等重要脏器功能;

  • 危重病人特别注意监测血压、血气分析及胸片。

     【疾病预防】

  • 做到“洗净手、喝开水、吃熟食、勤通风、晒衣被”。

  • 春夏是肠道病毒感染容易发生的季节,要讲究环境、食品卫生和个人卫生。

  • 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饭前便后洗手,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 尽量不要带婴幼儿去人群密集场所。

  • 哺乳的母亲要勤洗澡,勤换衣服,喂奶前要清洗奶头。

     【专家提醒】如果婴幼儿有以上不适症状建议到正规医院就诊,以免延误病情,及时得到有效治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