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看到的神经内科和二楼干部门诊--记录在世纪坛医院的真实体验之五

(2012-12-05 09:16:59)
标签:

就医体验

医患关系

感谢信

杂谈

分类: 医患情深

作者:一位热心患者  (荐稿:宣传中心)

 

     对于一个被头疼困扰了三十多年的患者来说,经常光顾神经内科是很正常的,尽管没啥好办法和特效药来解决。我要介绍的是一位年轻的女医生,这是我介绍的第三个年轻人了,很可惜我没有办法查到她的名字,那是为我母亲咨询用药的时候遇见她的。

     我们国家今年广泛宣传关爱脑退化者这个主题(老年疾病),我拿着相关报道去咨询,患有健忘症的母亲服用“安理申”一个月以后,应该如何加药的问题。她首先问我,母亲病情加重了没有?我说不明白,她又说生活可以自理或半自理吗?我说可以自理。她说那为何要加药呢?我说按照药品说明书,一个月以后是要加药的。她笑起来解释说:“这一个月指的是依个体情况的观察期,如果没有较大的副作用,该加药再加,不是一定要加。”她还向我表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科学理念:不要寄希望于老年人的疾病会出现好转,这种病是一个不可逆的自然规律。她说做晚辈的必须要正视这个现实,要有一定的思想准备,一旦发现病情加重就要带老人及时就医,对老年人要有耐心,要多关爱。我感觉上了一堂如何服侍老人的科普课,讲课的是一个紧随时代脉搏的敬业者。上课时间2012年10月15日下午4点左右,地点:神经内科1诊室右座。

     二楼干部门诊:(即将改名为:老年病学 我定义为:全科门诊——60岁以上才能享受)

     这是我最向往的科室,强烈呼吁扩大享受范围——50岁,哪怕是55周岁以上的呢。以我的愚见,全科门诊,是人类医学发展的方向,任何年龄,任何人种,任何地域都应该首选的门诊。在此基础上,再推荐或自选相应的专科。

     2009年春,我的母亲出现了颈部疼痛,她因为好强,所以先是忍,后来实在忍不住了,我们为她把按摩医生请到家里(我母亲已经疼痛的无法行走)。起初都以为是颈椎病,后来又改用拔罐治疗,这时我母亲的左手、左臂已经出现难以忍受的剧烈疼痛,挽起袖子,把所有人都吓坏了:从肩膀到左手都是疱疹。我们直奔医院的皮肤科,医生埋怨我们怎么耽误到这个时侯才来看,已经错过了治疗带状疱疹的最佳时机。我们真是欲哭无泪,有口难言。她有糖尿病,从此伴随着带状疱疹后遗疼至今,很多医生都讲治疗带状疱疹越早发现越早治疗就越容易治好。几年下来,我母亲变成了面目全非,性格大变,左臂到左手永远疼痛的老年人。我有个同学的儿子是剑桥医学院毕业的医生,他也表示无能为力,但是他说,在英国如果一个人,尤其是老年人或者免疫力低下的人,述说有疼痛现象,医生首先要检查其全身的皮肤,我对此感悟太深刻了。现在我们全家已经成为带状疱疹疾病方面的半个专家了:带状疱疹不一定出现在腰部(俗称缠腰龙),它可能出现在全身的任何部位,有的是先出疱疹后疼痛,大多数是先疼痛再出疱疹,如果一旦出现从未有过的疼痛感,就应密切关注全身的皮肤,尽早到皮肤科治疗,这个病特别欺负老年人和免疫力低下的人。我真想先于母亲得这个疾病。起码比她有体力来承受,然后获取经验。

     一个全科门诊的医生会有多元的医疗知识,在患者被多种疾病困扰或者病症真相被掩盖的时候,采取适时、全面、综合、不相冲突的治疗方法,再根据需要到相应的专科继续治疗。我这几天看到报道,现在口腔医院已经开展首先让患者看全科门诊的问诊方式,如果需要再由医生给他们预约继续分诊就医。

     下面介绍护工管理办公室和宣传中心的王彬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