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
(2016-01-15 15:46:31)分类: 论语道德:古典 |
第六十五章
[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①民,将以愚之②。
民之难治,以其智多③。故以智治国,国之贼④;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知此两者⑤,亦稽式⑥。常知稽式,是谓玄德。
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⑦,然后乃至大顺⑧。
[译文]
古代善于治理国家的人,不是教导人民学习智谋,而是教导人民淳厚朴实。
人们之所以难于统治,乃是因为他们明白太多的智谋和骗术。所以用欺骗治理国家,就必然会危害国家;不用欺骗治理国家,才是国家的幸福。
了解这两种治国方式的差别会导致不同的结局,这就是一个治国的法则,牢记这个法则,就叫做“玄德”。“道 ”隐藏得又深又远,而与具体事物现象表现相反,知道这个,然后才能极大地顺乎于自然,根据客观规律办事。
[注释]
1、明民:明,知晓巧诈。明民,意为让人民知晓巧诈。
2、将以愚之:愚,敦厚、朴实,没有巧诈之心。不是愚弄、蒙昧。此句意为使老百姓无巧诈之心,敦厚朴实、善良忠厚。
3、智多:智,巧诈、奸诈,而非为智慧、知识。
4、贼:伤害的意思。
5、两者:指上文“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6、稽式:法式、法则,一本作“楷式”。
7、与物反矣:反,通返。此句意为‘德’和事物复归于真朴。
8、大顺: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