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石头记第一回【重要脂批】解读(100)

(2012-01-21 00:40:41)
标签:

杂谈

分类: 石破天惊:红学



一、     高经十二丈【甲批:总应十二钗。】、方经二十四丈【甲批:照应副十二钗。】顽石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喻大石头是十二钗的传记。]

二、     瞬息间则又乐极悲生,人非物换。究竟是到头一梦,万境归空【甲批:四句乃一部之总纲。】[即雍正乐极悲生,被毒杀,万境归空。]

三、     【蒙批:谁不解得世事如此,有龙象力者方能放得下。】[指曹雪芹有龙象之力,可以打倒“龙象”——皇帝。]

四、     【甲批:用中秋诗起,用中秋诗收,又用起诗社于秋日。所叹者三春也,却用三秋作关键。】[吴批:《石头记》原书结尾处还是贾雨村写的另一中秋诗。曹雪芹和竺红玉(毒杀雍正)起事(政变)设于秋日;《石头记》中三件大事发生在秋日。三春即三年。]

五、     【甲批:据余说,却大有考证。】【蒙侧批:妙在“无考”。】[可见,书中隐有真事,隐有大事。]

六、     【甲批:事则实事,然亦叙得有间架、有曲折、有顺逆、有映带、有隐有见、有正有闰,以致草蛇灰线、空谷传声、一击两鸣、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云龙雾雨、两山对峙、烘云托月、背面敷粉、千皴万染诸奇书中之秘法,亦搏复少。余亦于逐回中搜剔刮剖明白注释以待高明,再批示误谬。】[吴批:有隐有现即用曲折的密法写史。凡谬误之处,皆有隐史,皆有原因。非高明者不能知也。]

七、     【甲批:这是第一首诗。后文香奁闺情皆不落空[吴批:即后文诗中含有谶语,必将应验。]。余谓雪芹撰此书,亦有传诗之意[《石头记》是以诗传史。红楼梦中隐藏的历史是以诗写成的。]。】

八、     “因此一事,就勾出多少风流冤家来【甲批:余不及一人者,盖全部之主惟二玉二人也。】,陪他们去了结此案。[吴批:全书即二玉二人传记,勾画出那么多风流冤家,目的为了在众钗身上隐写和影射二玉之某一段故事。含蓄地阐明了用分身法写传记的秘密。]

九、     空空道人乃从头一看,原来就是无材补天[满清入主中原谓之天塌。即补此天失败],幻形入世[即曹雪芹无奈幻化成贾宝玉入世。]【甲批:八字便是作者一生惭恨。】[即作者曹雪芹补天失败,不能以真名真姓真的英雄事迹,名垂青史。],茫茫大士、渺渺真人携入红尘,历尽离合悲欢炎凉世态的一段故事。[即自传]

十、     【甲批:余代空空道人答曰:不独破愁醒盹,且有大益。 [吴批:作者是菩萨心肠,苦口婆心。作者阐明《石头记》决不是才子佳人小说,作者根本看不起才子佳人小说,脂批“不独破愁醒盹,且有大益。”即对国家民族强盛,对提高国人精神境界,“有大益”。

十一、        那僧又道:若说你性灵,却又如此质蠢,并更无奇贵之处,如此也只好踮脚而已【甲批:煅炼过尚与人踮脚,不学者又当如何?】[指曹雪芹毒杀了雍正,政变却失败,这种经验教训对后人推翻皇权专制的斗争,有很大借鉴意义。]

十二、        庙旁住着一家乡宦,姓甄【甲批:真。后之甄宝玉亦借此音,后不注。】,名费[真废物]【甲批:废。】,字士隐,【甲批:托言将真事隐去也。】[吴批:《红楼梦》中有个“真事隐”(藏)。脂批再三说,以小说古词目之,则大罪过。]

十三、        【甲批:剩了这一块便生出这许多故事。使当日虽不以此补天,就该去补地之坑陷,使地平坦,而不有此一部鬼话。】鬼话指此书乃空虚幻设,指此书表面故事荒诞无稽。

十四、        【甲批:开卷一篇立意,[第一回,是对〈红楼梦〉故事的高度概括,是对〈红楼梦〉所讲哲理的高度概括。]真打破历来小说巢臼。阅其笔则是《庄子》《离骚》之亚。】[《石头记》讲透了人生,不仅文采好,而且精神境界高。]

十五、        【蒙侧批:画的虽不依样,却是葫芦。[写姑苏葫芦庙,实际上,作者在画北京城也。]庙旁住着一家乡宦【甲批:不出荣国大族,先写乡宦小家,从小至大,是此书章法。】

十六、        【甲批:点字二。】【甲批:按字本注:玉小赤也,又玉有病也。以此命名恰极。】[即女主角真名叫红玉。]

十七、        【甲批:知眼泪还债,大都作者一人耳。[明写黛玉还泪,暗指是作者在还泪。黛玉身上隐写着曹雪芹;宝玉身上隐写着黛玉(竺红玉)]余亦知此意,但不能说得出。】

十八、        【甲批:八个字屈死多少英雄?屈死多少忠臣孝子?屈死多少仁人志士?屈死多少词客骚人?今又被作者将此一把眼泪洒与闺阁之中,见得裙钗尚遭逢此数,况天下之男子乎?】[吴批:透漏《石头记》本旨。屈死“英雄、忠臣、志士”的人只能是皇帝,而作者和他的情人正是这样的屈死之人。作者和竺红玉本是英雄豪杰、忠臣孝子、仁人志士、词客骚人。]

十九、        【甲批:看他所写开卷之第一个女子便用此二语以定终身,则知托言寓意之旨,谁谓独寄兴于一字耶!武侯之三分,武穆之二帝,二贤之恨,及今不尽,况今之草芥乎?】[吴批:托言寓意之旨在于控诉皇权专制罪恶,号召奴隶们起来造反。《红楼梦》是作者的血泪史,绝非才子佳人小说。“武侯之三分”:取兴汉之意。“武穆之二帝”:取抗金之意;金即清。“二贤之恨,及今不尽”:现在,遭受“金”的凌辱依然如故。何况现在和雍正有“抄家之仇,夺妻之恨”曹某呢?]

二十、        【甲批:家国君父事有大小之殊,其理其运其数则略无差异。知运知数者则必谅而后叹也。】[吴批:如果知道作者是“以家喻国;以父喻君;以小喻大。”的写作方法来创作《红楼梦》的,读者必定会大惊失色。“家”和“国”的事情,命运和变化的道理是一样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