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育:中国记者眼中的以色列幼儿园

(2012-07-24 14:19:04)
标签:

杂谈

 

 

以色列计划新浪微博:http://weibo.com/theisraelproject

 

以色列计划中文网站主页:http://www.theisraelproject.cn


转自:http://bjyouth.ynet.com/3.1/1207/24/7316868_2.html
  
◎栋逊(驻外记者)

  女儿赫赫两岁开始在耶路撒冷上幼儿园,上个月底参加了学年结束典礼。300多个日子如水般流过,让作为家长的我对这里的幼儿教育有了点滴了解。

 

视频是一个另外的链接,是对犹太人教育的补充

 

 正文:

 

  ■选学校

  我们为赫赫选的是YMCA和平幼儿园,既有犹太孩子,也有阿拉伯孩子,还有外来的国际娃。

  众所周知,这片土地上的犹太人和阿拉伯人之间积怨颇深,但两个民族中不少有识之士,摒弃隔阂仇视,试图增进了解,YMCA和平幼儿园就是这种尝试的一个例证。

http://s1/bmiddle/9c055a79tc58d945232e0&690

  YMCA下辖的国际幼儿园根据孩子年龄分成班,以赫赫的班为例,14个孩子配有两位老师:一位犹太老师,用希伯来语上课;而另一位是阿拉伯老师,平时同孩子们讲阿拉伯语。此外还配有两名助理,也是犹太人和阿拉伯人各占一个,负责照料生活。

 

  ■课程表

  从早上7:30到下午1点是“必读课”时间,周六休息,每个月学费1650谢克尔(相当于人民币2673元),游泳、音乐、画画、手工、到操场上疯玩以及早饭都安排在这个时段。

  每周课程围绕一个主题,比如冬天到了,这一周的课程就会侧重讲冬天,观察落叶,画冬日场景,讲雨季(地中海气候,冬天是雨季)。上个冬天,耶路撒冷迎来4年来首场降雪,孩子们还专门讨论了下雪。

http://s2/bmiddle/9c055a79tc58d97928fa1&690

http://s10/bmiddle/9c055a79tc58d97ac6f69&690

  周五是特殊的一天,家长们轮流带蛋糕,这一天放学时间提前到12:30,放学前最后一个节目是吃蛋糕,庆祝一周学习结束。孩子爱蛋糕,所以这个环节几乎是所有孩子一周中最盼望的一刻。

  从周日到周四,下午1:00到4:00是“选读课”,参加与否全凭家长意愿。

  孩子们做的手工、画的画,老师会选出优秀作品在走廊里和教室里展览,不定期更换。据我观察,每个孩子都有机会。幼儿园开设Facebook页面,时常发布孩子们在幼儿园里的照片。更让人惊喜的是,在学年结束典礼上,每个孩子收到一本精心装裱的纪念册,上面有孩子的照片,也有这一年里画的画,带给家长一种硕果累累的喜悦感。

 

  ■哄孩子

  学年刚开始的一个月,被老师称作是最艰难的一个月,有些一直跟着妈妈的孩子忽然来到陌生的幼儿园,不免要哭。赫赫就是其中一位,当然她面临的挑战也更大,除了脱离妈妈,她还得过语言关,这一关只能靠她自己,因为爸爸妈妈对希伯来语和阿拉伯语一窍不通。

  我有好几次把赫赫送到教室,她拉着我的手不让走。我想多安慰安慰她,就有幸看到老师处理此起彼伏的号叫场面:年龄最小的犹太小男孩Hadi在妈妈走后,扒着门哭号,同时还有几个孩子也在哭。两个老师不急不躁,一边尽力哄正在哭的孩子,一边发给不哭的孩子饼干吃,我觉得这一招挺绝。要按照我的习惯思维,这个饼干应该发给正在哭的孩子,息事宁人,但仔细想想还是老师高明,这是在教室立规矩,只有乖的孩子才有奖励,哭能得到哄,却不能得到实际的好处。

http://s13/bmiddle/9c055a79tc58d9973c26c&690

http://s4/bmiddle/9c055a79tc58d99b2fa23&690

  一个月后,其他孩子都成功“心理断乳”,不再因为妈妈离开而哭泣,赫赫对父母的依恋却只增不减,每次送到学校都是难舍难分,多粘一会儿是一会儿,终归是要大哭一场。后来,犹太老师正色对我说,You must go!我才意识到,过于迁就孩子的依恋反而是在拖累她的成长。

 

  ■家长会

  一年下来,幼儿园共召集家长开了两次会。第一次是入学前,大家围成一圈,听老师介绍幼儿园的作息制度、课程安排、新学年打算等入学须知,家长可以随时向老师提意见。我记得有个家长说,孩子觉得幼儿园的饭不好吃,家长担心他吃不饱。老师当场答复,不少家长反映了这个情况,今年幼儿园重新挑选了一个厨子,我们试吃过,很不错,当然我们只能在保证营养均衡的基础上尽量让孩子爱吃。之前的伙食口味到底如何,我无从得知,这一年的伙食可真是不错。每个月初,幼儿园就贴出公告,公布食谱,这份食谱还通过电子邮件直接发给家长,鸡肉丸、迷你萝卜、意大利面……一周下来,几乎没有重样。

http://s1/bmiddle/9c055a79tc58da4d2fc30&690

http://s5/bmiddle/9c055a79tc58da4fa9e64&690

  第二次家长会是因为幼儿园发生了几起小孩咬人的事件,主任召集家长们开会,聘请幼儿心理专家给大家讲解孩子为什么咬人,怎么对待咬人的孩子,怎么教被咬的孩子应付此类事件。我注意到,至于是谁咬了人,从始至终没有人提,也没有人问。家长们坐成一圈,讨论孩子们的问题,没有指责,没有抱怨。

 

  ■过生日

  每个孩子的生日都是全班的节日。幼儿园和家长们有约在先,孩子的生日要听幼儿园的安排,不能炫富攀比,也不能过于草率。

  生日到来的前一周,老师会给家长一张物品清单,包括20个气球、一张带有孩子过去6-8张照片的海报、生日蛋糕、生日蜡烛和餐巾纸。海报和气球要在派对前一天就准备好,老师把海报贴在墙上,把气球装点在教室里,开始为生日派对造势。赫赫的生日海报贴上墙的时候,全班的孩子争先恐后凑过去看,一时把赫赫挤了出来。赫赫啊的一声,挤到前面,一副主人翁的架势,自豪感油然而生。

http://s6/bmiddle/9c055a79tc58da5e5b775&690

  老师将每个孩子为寿星画的画装订成册,作为祝福送给寿星,之后大家围成圈,将寿星和寿星椅一起抬过头顶,欢呼。寿星还要躺进被窝里,听老师专门为她讲一个故事,然后坐回寿星椅,接受同学们逐个上前行贴面礼。

  最后,老师把蛋糕切成小块,寿星逐个分给大家。另一位老师把装点用的气球摘下来,孩子们一手拿蛋糕,一手拿气球,高高兴兴跟家长放学回家。这个气球就是寿星送给派对客人的礼物。

  我之前认为过生日就是要收礼物的,而这里的孩子过生日却要发礼物,反差真大。这不免让人联想,在生日这个一年一度的特殊日子,究竟该教育孩子奉献社会还是向社会索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