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中国以色列专家共商“石油替代品”技术

标签:
杂谈 |
以色列计划微博:http://weibo.com/theisraelproject,http://t.qq.com/yiseliejihua
以色列计划中文主页:http://www.theisraelproject.cn
6月22日,在上海外国语大学主办的“以色列研究在中国”的研讨会上,与会专家讨论了石油替代品的问题。专家们的普遍看法是,中以两国都是对石油依赖比较严重的国家,开发石油替代品对彼此都具有重要的战略利益。而以色列政府不久前也投资3亿多美元,邀请100家创新企业参与开发替代石油技术。
石油替代品日益重要
中国社科院的叶海林教授从战略角度着眼分析了以色列的石油替代品问题。他认为,由于政治和宗教等原因,以色列在中东的石油安全没有完全的保障,因而石油替代品问题,这对于以色列而言是一个重要的战略问题和政治问题,以色列如果能在此问题上找到一个解决办法,那么中东地缘政治版图和能源版图将出现重要变化。
以色列金融经济规划研究所、石油替代品研究主任阿里埃拉•伯格女士通过网络电话参加了会议讨论。根据她的研究,全世界石油的消费主要用交通,占到92%的比例,这意味着要从交通能源利用和消费方面着手来解决石油问题,是最可行的办法。所以能开发出一种替代石油燃料的清洁能源并大力推广将是一种革命性发展。伯格女士认为相对电力而言,天然气的可行性更大。天然气和甲醇的混合能源也会有更大的发展。
中国商务部对外研究贸易部金柏松研究员也关注了交通能源问题,特别是新能源汽车的开发。他认为西方国家的汽车发展走过了漫长的道路,中国汽车产业如果要研发新能源摆脱石油依赖也不会是短期的事情。据他讲,中国去年汽车销量为1800万辆,但新能源汽车不到1万辆。与此对比明显的是,电动自行车是2600万辆。所以目前除了发展电动汽车之外,更应该关注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的技术进步。有些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的电池续航里程从之前的50多公里,上升到了100多公里,电动自行车的时速也有了50多公里的进步。这可能是另一个应该受到重视的石油替代品领域。
中以合作空间广阔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赵宏图博士认为,对中国来说,不仅需要找到石油替代品,包括煤炭的替代品也不能被忽视。因此中国和以色列在发展清洁、环保能源方面有着合作空间。赵博士去年曾到以色列进行实地探访,据他介绍,以色列的太阳能科技非常发达,而中国现在也在大力发展太阳能,有很多相似之处。以色列与中国开发太阳能不同之处在于,以色列更多的是利用光热,中国则是光伏产业。彼此之间还有很多互相借鉴的空间。
http://s3/middle/9c055a79tc37eb6928ee2&690
北京大学世界新能源战略研究中心的张天舒教授同样认为中以合作前景广阔。她分析,世界能源产业有3大重要事件,影响了世界能源发展进程:美国页岩气革命降低了能源使用成本、日本核电站事故让核能弱点暴露、中印等新兴国家能源消费量快速增长。就中国而言,2011年的石油依存度已经上升到了60%,因而中国有必要加快石油替代品研发。而以色列将是一个很好的合作伙伴。以色列规定了一个目标,到2020年,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将占到总利用率的10%。其中的49%是太阳能、30%为风能,21%为生物能源。张天舒教授对甲醇作为汽车燃料的推广也持一种支持的态度,并期待更多的合作。
“100家以色列创新企业参与开发替代石油技术”
实际上,以色列政府一直在开发石油替代品。就在6月初,以政府批准了Eyal Rosner担任一项国家项目负责人的任命,该项目旨在开发新技术以减少全球交通运输石油的使用。总理内塔尼亚胡说:“政府正在努力鼓舞某些科技的发展,这些科技将降低我们国家对石油的依赖。”
由国家经济委员负责人Eugene Kandel教授领导的特别小组,制定了国家项目的指导方针,鼓励学术研究和企业家精神,以检查石油的替代方案。
该项目于2011年获得政府批准,10年的预算是14亿新谢克尔(约合3.65亿美元),用于投资开发代替石油的新技术。Kandel教授向部长透露,除了100个基于大学的研究小组之外,目前以色列拥有超过100家替代能源创新公司。基础设施部长Uzi Landau说他的部门已经正在鼓励研究与开发天然气燃料,有望在年底呈现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