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以关系:以色列认为加强与中国的经济关系将有助于伊朗和叙利亚局势

标签:
杂谈 |
|
以色列财政部长尤瓦尔·斯坦尼茨称:通过帮助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的领导人更好地了解这个犹太国家对伊朗和叙利亚的政策,可以使深化与中国的经贸关系取得成功。
以色列在过去两年间对中国的出口额翻了不止一番。这个级别“目前还不够”,斯坦尼茨说,“还远远不够。” 他努力争取与中国有更多的经济联系。中国是伊朗石油的最大买家,同时不支持对伊斯兰共和国核项目的国际制裁。以色列人士称伊朗计划制造核武器,同时以色列不排除军事打击以预防该地区紧张局势升级。据悉,这一地区拥有全球石油储量的54%。 伊朗表示其浓缩铀的目的仅用于民用能源,并于上周拒绝让联合国专家调查其一座怀疑与核设施有关的军事基地。一名伊朗将军同时表示如果他的国家受到威胁,他们将考虑采取先发制人的行动。当日,发生军事冲突的风险明显加剧。 利库德集团成员斯坦尼茨表示他将把外交讨论主要留给总理内塔尼亚胡或外交部长阿维格多·利伯曼进行。 中国在联合国的否决权 联合国安理会针对巴沙尔·阿萨德镇压反抗导致数千人死亡做出了由美国和以色列支持的要求叙利亚总统巴沙尔·阿萨德割让权力的决议。中国政府本月联合俄罗斯否决了该项决议。中国反对对伊朗的贸易限制,并表示对其石油出口的制裁不是“建设性的”,国营新华社 1月26日报道,引用外交部评论。 中国和以色列于1992年建立了全面的外交关系。随着欧洲与债务危机和全球贸易变缓的奋力抗争,以色列正在努力增加与诸如中国和印度一样的快速经济增长体的贸易。出口额大约占以色列国内生产总值的40%。 2010年10月,以色列银行行长斯坦利·费希尔说,全球经济的“重心”正在向亚洲转移,该地区将主宰未来经济的增长。费希尔在上周一次采访时说,世界经济危机最为严重的时刻是否已经结束,“现在盖棺定论还为时尚早”。 以色列出口 以色列向中国出口的产品包括电气设备、宝石、化肥和医疗设备。中国向以色列出口的产品包括机械、化工产品、服装和家具。 2月27日,以色列财政部在一封电子邮件声明中表示,斯坦尼茨签署的协议将对以色列农业水利技术的出口商提供帮助。 斯坦尼茨和环境保护部部长吉拉德·埃尔丹(Gilad Erdan)一同于2010年5月访问中国来帮助促进经济关系。埃尔丹说,以色列的公司当时具有“无限”的可能向中国出售技术,特别是在水循环使用、海水淡化和太阳能发电等领域的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