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沪港通开通,沪深两市大盘高开低走,投资者大涨的预期落空!中小盘及创业板指数与沪深大盘形成了跷跷板的效应,平开高走,惹人眼目。媒体素来大涨看多,大跌看空。许多久在江湖的投资者已经习惯了媒体的论调。
后市的大盘如何发展是存在投资者心中很大的疑问,是减仓,是补仓,还是撤离?
老股民都知道每一轮牛市的节奏都带有快涨快跌的特点,昨天的大幅震荡恰恰带有快涨快跌的节奏!沪港通昨天的配额是130亿,下午14:00用完。港股通的配额是105亿,到收盘只完成18亿的目标!如何解读这种“北热南温”的局面呢?看有媒体分析,香港的资金看好A股的低估值,国内的资金对港股普遍持谨慎的态度。甚至有网友调侃:这一次终于把国外的资金套在山顶!实际的情况是怎样的呢?叶檀的博文《沪港通不是短炒工具》中谈到了这个状况:由于总额度控制,北上资金多南下资金少,境内股票市场会有严格的做空限制,并且成本极其高昂。由于沪港通的额度限制,对机构投资者而言并不方便。机构投资者买卖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对留,额度控制下,无法实施对留交易;第二种是平均价下单,很多机构都采取每小时平均价分散落单的做法。有总额度限制,随时无法下单,亦不会帮衬沪港通。这两种情况,机构投资者不会弃用QFII、RQFII渠道,转搭沪港直通车。第三种随意下单,在升市,这些基金会先用沪港通交易,从而节省自己的QFII或RQFII额度,赚取更多收益。
叶檀分析的很有道理。同时我认为昨天进入A股市场的130亿产生了第一种情况对留,有额度无交易量,只能算囤积在市场外的资金,A股下一步的调整恰恰给了这些资金选择进入的机会。牛市最难能可贵的就是牛回头,尤其现在的市场,经过连续的大涨,中小盘及创业板的股价已经高高在上,国际资金是不会青睐这些缺乏业绩股价已经高估到云端的品种的,除非大幅下挫后才会在低位选择有价值的股票参考。蓝筹股在沪指500点的大涨后,许多的涨幅也很可观,如券商股,银行股。任何资金都是逐利的,低价位,低估值才有投资价值。我在前面的博客反复说到国外资金进入A股市场根本就不会到蓝筹股与主力们抢筹,囤积在市场,等待时机,等待大盘回调,伺机进入才是最大的可能。昨天也就不难理解大盘冲高回落的原因了,因为国际资金根本就没有大量的进场交易。加上冲高套利盘,回落并不稀奇。
本周前面说过有几个利空,周五股指期货交割日,第六批11支新股ipo要冻结资金。大盘有回调的趋势,本周的走势应当说以震荡调整为主,但大幅跳水的可能性是不存在的,随着调整的深入,会有抄底的资金进入,包括每日沪港通的配额部分资金,大盘盘整后会重拾牛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