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千里太行第一峡——太行大峡谷:泉潭叠瀑桃花谷(河南行之二)

(2019-02-15 17:01:50)
标签:

飞龙峡

黄龙潭

白龙潭石瓮

九连瀑

丫字瀑

分类: 游记
        横亘于林州市西北部的太行大峡谷,台壁交错、谷幽峰奇,是北方山水风光的典型代表。
千里太行第一峡——太行大峡谷:泉潭叠瀑桃花谷(河南行之二)

千里太行第一峡——太行大峡谷:泉潭叠瀑桃花谷(河南行之二)

千里太行第一峡——太行大峡谷:泉潭叠瀑桃花谷(河南行之二)
  昨天下午2点游览完红旗渠全部景点,上G234公路前往林州市石板岩镇。国道旁的房屋前修筑着围墙,围墙上画着红旗、天安门城楼等标志,整体感觉很整洁。
千里太行第一峡——太行大峡谷:泉潭叠瀑桃花谷(河南行之二)
        45分钟的车程,一路全是景——在太行的高山峡谷间,太行山脉蜿蜒起伏,像一条巨龙卧伏在华北大地上。
千里太行第一峡——太行大峡谷:泉潭叠瀑桃花谷(河南行之二)

千里太行第一峡——太行大峡谷:泉潭叠瀑桃花谷(河南行之二)

千里太行第一峡——太行大峡谷:泉潭叠瀑桃花谷(河南行之二)
        太行山跨越北京、河北、山西、河南,唯独在南太行拥有充足的水源!
千里太行第一峡——太行大峡谷:泉潭叠瀑桃花谷(河南行之二)

千里太行第一峡——太行大峡谷:泉潭叠瀑桃花谷(河南行之二)
        转过一道弯,峭壁悬崖,层峦叠嶂;树木葱郁,溪流潺潺,鸟儿声声。尤其是南谷洞水库区,泛着蓝绿色的水库宁静、幽深,水面宽阔、水质清澈,犹如一颗明珠镶嵌在太行山深处。
千里太行第一峡——太行大峡谷:泉潭叠瀑桃花谷(河南行之二)

千里太行第一峡——太行大峡谷:泉潭叠瀑桃花谷(河南行之二)

千里太行第一峡——太行大峡谷:泉潭叠瀑桃花谷(河南行之二)
        为方便明天去太行大峡谷景区,计划住在近景区的石板岩镇。镇上酒店都是当地居民开的,挑了间近大路边看上去大气、洁净的“尚客优连锁酒店”住下。
千里太行第一峡——太行大峡谷:泉潭叠瀑桃花谷(河南行之二)
        距晚饭还有段时间,便在酒店附近走走。离酒店不远处的空地上,一位中年画家正在创作油画,便与先生走去看看。用西洋画来表现中国山水,中国意境与西方视觉相融合,把根植于两种文明的绘画艺术形式融合在一起,妙不可言。
千里太行第一峡——太行大峡谷:泉潭叠瀑桃花谷(河南行之二)
        据说石板岩镇是艺术创作基地。太行山脉一层断崖一层绿带,层次分明,朴实浑厚如版画,强烈的审美意境,蕴含着无尽的美与灵光,远离尘世的喧嚣,实在是画画的好地方。
千里太行第一峡——太行大峡谷:泉潭叠瀑桃花谷(河南行之二)

千里太行第一峡——太行大峡谷:泉潭叠瀑桃花谷(河南行之二)

千里太行第一峡——太行大峡谷:泉潭叠瀑桃花谷(河南行之二)

千里太行第一峡——太行大峡谷:泉潭叠瀑桃花谷(河南行之二)
        第二天早餐后即前往太行大峡谷景区。
千里太行第一峡——太行大峡谷:泉潭叠瀑桃花谷(河南行之二)
        太行大峡谷核心景区包括:泉潭叠瀑桃花谷、百里画廊太行天路、太行之魂王相岩等景区。乘坐景区观光车至桃花谷景区门口。
千里太行第一峡——太行大峡谷:泉潭叠瀑桃花谷(河南行之二)
        抬头仰望,180米的崖壁上,由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张海题写的飞龙峡三个大字遒劲有力。
千里太行第一峡——太行大峡谷:泉潭叠瀑桃花谷(河南行之二)
        构成飞龙峡的岩石主要为石英砂岩,在这套巨厚的石英砂岩中,局部含有较软的粘土(页)岩:在飞龙壁的底部恰巧发育了一层紫红色的粘土(页)岩,这层粘土(页)岩受风化和流水侵蚀的作用极易被掏空,使其上覆坚硬的石英砂岩悬空;由于石英砂岩中垂直节理比较发育,这些垂直节理联通性又非常好,在地震、暴雨等外力的诱发下极易沿垂直节理面发生崩塌作用,无数次的崩塌作用形成了今天的绝壁丹崖景观。
千里太行第一峡——太行大峡谷:泉潭叠瀑桃花谷(河南行之二)

千里太行第一峡——太行大峡谷:泉潭叠瀑桃花谷(河南行之二)
        进入景区走不多远,有一个巨大的平台上书写着“琴台”两个字,传说姜子牙辅佐武王克纣,商亡周立,姜子牙功成身退,云游至五行山(现太行山),被此处的山光水色所陶醉,盘石而坐,架起琴台琴案,在此弹奏高山流水乐曲。如今宽大的“琴台石”犹在,潺潺的流水声,宛如古琴奏出的遗韵,在峡谷美妙回旋。
千里太行第一峡——太行大峡谷:泉潭叠瀑桃花谷(河南行之二)

千里太行第一峡——太行大峡谷:泉潭叠瀑桃花谷(河南行之二)
        哗哗的水声冲击着耳部。穿过“琴台”,暖暖的阳光照在绝壁丹崖上,折射至绝壁下的一汪水潭晶莹透亮。
千里太行第一峡——太行大峡谷:泉潭叠瀑桃花谷(河南行之二)
        此潭谓之为黄龙潭,水面开阔而平缓,潭面约350平方米。
千里太行第一峡——太行大峡谷:泉潭叠瀑桃花谷(河南行之二)
        潭的左上侧有条一跌四叠的小瀑布,如顽皮的小孩坐滑梯似的滑落而下,跌进潭中。
千里太行第一峡——太行大峡谷:泉潭叠瀑桃花谷(河南行之二)

千里太行第一峡——太行大峡谷:泉潭叠瀑桃花谷(河南行之二)
        走过潭上跳蹬,沿步云栈道而上。
千里太行第一峡——太行大峡谷:泉潭叠瀑桃花谷(河南行之二)
        眼前的景像让人惊叹不已——原来上面还有一潭。此潭十分奇特别致,周围高山雄峙,像一个气势宏伟浩大的石瓮,石瓮边沿有一豁口,潭水溢出,从狭窄的小豁口飞腾而下。
千里太行第一峡——太行大峡谷:泉潭叠瀑桃花谷(河南行之二)

千里太行第一峡——太行大峡谷:泉潭叠瀑桃花谷(河南行之二)

千里太行第一峡——太行大峡谷:泉潭叠瀑桃花谷(河南行之二)
        因入潭有条高20余米的线瀑,故被称为白龙潭。
千里太行第一峡——太行大峡谷:泉潭叠瀑桃花谷(河南行之二)
        白龙潭与下面的黄龙潭组成桃花潭,也称为母子潭,上为子、下为母,双瀑双潭,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千里太行第一峡——太行大峡谷:泉潭叠瀑桃花谷(河南行之二)

千里太行第一峡——太行大峡谷:泉潭叠瀑桃花谷(河南行之二)

千里太行第一峡——太行大峡谷:泉潭叠瀑桃花谷(河南行之二)
        白龙潭顶部,两崖相夹,天开一线,谷底激流飞穿,谷壁瀑布高悬,给人以“看天一条缝,看沟一条龙”的感觉,这种峡谷模式,在地质学上叫“箱形峡谷”
千里太行第一峡——太行大峡谷:泉潭叠瀑桃花谷(河南行之二)

千里太行第一峡——太行大峡谷:泉潭叠瀑桃花谷(河南行之二)
        登临白龙潭东端的仿生桥,只见两潭两瀑,潭瀑相连,白绿相间。尤其是那两汪潭水深幽,宛如镶嵌在峡谷中的翡翠,让人流连忘返。
千里太行第一峡——太行大峡谷:泉潭叠瀑桃花谷(河南行之二)

千里太行第一峡——太行大峡谷:泉潭叠瀑桃花谷(河南行之二)

千里太行第一峡——太行大峡谷:泉潭叠瀑桃花谷(河南行之二)
        桃花谷景区是太行大峡谷一处重要的景点,是大峡谷中的一条“谷中谷”,有长约4公里的栈道相连,向上攀爬于海拔在800m-1736m之间,整个行程高度落差近千米。
千里太行第一峡——太行大峡谷:泉潭叠瀑桃花谷(河南行之二)

千里太行第一峡——太行大峡谷:泉潭叠瀑桃花谷(河南行之二)
        顺着峡谷栈道进入飞天峡。亿万年来溪流不断地冲刷,硬是在坚硬的红岩石上磨出了一条深沟。
千里太行第一峡——太行大峡谷:泉潭叠瀑桃花谷(河南行之二)

千里太行第一峡——太行大峡谷:泉潭叠瀑桃花谷(河南行之二)

千里太行第一峡——太行大峡谷:泉潭叠瀑桃花谷(河南行之二)
        赤壁若朝霞——冰冷的绝壁遇上暖暖的阳光,仿佛披上了彩衣。
千里太行第一峡——太行大峡谷:泉潭叠瀑桃花谷(河南行之二)
        绝壁逢生——绿意浓浓的植物顽强地扎根在绝壁裂隙中。
千里太行第一峡——太行大峡谷:泉潭叠瀑桃花谷(河南行之二)

千里太行第一峡——太行大峡谷:泉潭叠瀑桃花谷(河南行之二)
        飞龙峡深谷中有一瀑布,因一圆石所阻,流水呈“丫”字形跌下深潭,人称此瀑为“丫字瀑”,又称此瀑布为“龙噙宝珠”,它像是一条巨龙头向上,嘴噙宝珠戏耍。
千里太行第一峡——太行大峡谷:泉潭叠瀑桃花谷(河南行之二)
        该圆石为玄武岩质地,历经多年,已被冲刷的圆润光滑。
千里太行第一峡——太行大峡谷:泉潭叠瀑桃花谷(河南行之二)
        桃花谷中,溪水叮咚,串满了清冷柔美的音符。累了,在潭边小憩,呼吸下谷中清新而湿润的空气。
千里太行第一峡——太行大峡谷:泉潭叠瀑桃花谷(河南行之二)
        “水云间”是一处架设在山溪之中的九折玻璃桥,长24米、宽2米。莅临其间,围绕着的是高山流水、白云蓝天。尽管山水无言,但人在山水之间,心境宛如水晶般澄明。
千里太行第一峡——太行大峡谷:泉潭叠瀑桃花谷(河南行之二)

千里太行第一峡——太行大峡谷:泉潭叠瀑桃花谷(河南行之二)
        一组连续的跌水,水流沿石级层层流下,泛起粼粼的水光,经过一处浅潭,水流缓缓地铺开在宽阔的水面,水中垂柳依依,碧波荡漾,好像从雄伟的太行山一步迈入了俏丽的江南。
千里太行第一峡——太行大峡谷:泉潭叠瀑桃花谷(河南行之二)

千里太行第一峡——太行大峡谷:泉潭叠瀑桃花谷(河南行之二)
        桃花谷的精华是水,潭水清澈见底,在阳光下放射出不同的色彩,仿佛所有的绿都蕴含其中,一潭的碧绿,一潭的清澈,一潭的明亮。山因此而滋润起来,鲜活起来,秀丽起来,神奇起来。
千里太行第一峡——太行大峡谷:泉潭叠瀑桃花谷(河南行之二)

千里太行第一峡——太行大峡谷:泉潭叠瀑桃花谷(河南行之二)
        行走在桃花谷中,总有穿越千年的感觉:这些岩石形成于元古宙的中元古代,其年龄在12亿年左右。
千里太行第一峡——太行大峡谷:泉潭叠瀑桃花谷(河南行之二)

千里太行第一峡——太行大峡谷:泉潭叠瀑桃花谷(河南行之二)

千里太行第一峡——太行大峡谷:泉潭叠瀑桃花谷(河南行之二)
        在景区的中程,有个“二龙戏珠”景点:巨“珠”旁的两股瀑布哗哗地注入深潭,宛如在水中嬉戏的两条矫健的白龙。潭水深约12米,是亿万年来水流长期冲刷的结果。潭水清澈宜人,苍翠夺目,是连接在桃花溪中的一颗温润的碧玉。
千里太行第一峡——太行大峡谷:泉潭叠瀑桃花谷(河南行之二)

千里太行第一峡——太行大峡谷:泉潭叠瀑桃花谷(河南行之二)
        伴着桃花溪的潺潺流水,跨过“风月桥”,即由桃花溪的左岸来到了右岸。
千里太行第一峡——太行大峡谷:泉潭叠瀑桃花谷(河南行之二)
        往前便是“花溪栈道”。栈道全长220米,沿途上方遍布桃花。据说春季桃花盛开时节,飘零的花瓣散落水中,铺满水面。
千里太行第一峡——太行大峡谷:泉潭叠瀑桃花谷(河南行之二)
        在近“九连瀑”处,有些岩石呈现出“波痕”,它是沉积岩中的一种层面构造。是由于水中的波浪作用于沉积物表面时,所造成的起伏不平的波纹状痕迹。
千里太行第一峡——太行大峡谷:泉潭叠瀑桃花谷(河南行之二)

千里太行第一峡——太行大峡谷:泉潭叠瀑桃花谷(河南行之二)
        “九连瀑”非指一处瀑布。在桃花谷中,200米内有大的跌水九处,形成九道瀑布,称为九连瀑。在九连瀑中潭连瀑、瀑连潭,潭瀑相连,由于落差和地形不同,呈现出姿态各异的瀑布形态,相映成趣。
千里太行第一峡——太行大峡谷:泉潭叠瀑桃花谷(河南行之二)

千里太行第一峡——太行大峡谷:泉潭叠瀑桃花谷(河南行之二)

千里太行第一峡——太行大峡谷:泉潭叠瀑桃花谷(河南行之二)
        桃花谷景区的高潮和终点——九连瀑布。瀑布宽约50余米,落差28米,形似贵州黄果树瀑布,是太行大峡谷中最宽的瀑布。
千里太行第一峡——太行大峡谷:泉潭叠瀑桃花谷(河南行之二)

千里太行第一峡——太行大峡谷:泉潭叠瀑桃花谷(河南行之二)
        高山悬瀑落百丈,泉流潭水澄如镜。风景秀丽的桃花谷,一条蜿蜒曲折的桃花溪水贯穿峡谷,沿谷流下的溪水跌落成瀑,瀑落成潭,潭潭相连,构成了桃花谷山灵水秀的峡谷风韵。
千里太行第一峡——太行大峡谷:泉潭叠瀑桃花谷(河南行之二)

千里太行第一峡——太行大峡谷:泉潭叠瀑桃花谷(河南行之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